首页书信倡议书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5篇)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怎么写?下面我们范文网倡议书频道给大家精编的5篇关于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篇1

中国人向来注重仪式感,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每逢春节,贴对联、吃年夜饭、看春晚、穿新衣、挂灯笼……这些仪式都是过年的味道。然而,今年春节防疫形势依然严峻,返乡需做核酸检测,政府也呼吁尽量留在工作地过年,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今年就地过年的人员会大幅增加,而如何保持过年的仪式感,笔者认为,下足功夫、做足特色、建立机制,才能让他们在异地他乡感受家的温暖、年的味道。

下足功夫,让就地过年仪式感一件不落。就地过年人员大多属于外出务工人员或外来人口,较大的物质、精神需求就要求政府不仅要提前谋划,做好前期工作,掌握好就地过年人员所需、所求、所愿,把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帮扶。更要号召更多企业参与进来,保证节日市场和群众居家生活充足的物资供应,比如,浙江义乌鼓励就地过年的“大招”冲上热搜,单单20G免费流量便满足了就地过年人员与家人团圆吃年夜饭的仪式感。因此,当地政府还得下足“功夫”,毕竟便利的物质基础、坚强的心理建设才能让过年仪式感一件不落、一样不少。

做足特色,让就地过年仪式感与众不同。为鼓励就地过年,各个地方拿出真金白银,千方百计用心留人、用岗留人、用薪留人、用情留人,既有天津的“先发后补”为一直在津的外省市户籍员工按照每人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也有义乌春节期间公交车、停车场全免费的举措。但这还不够,还应该用“特色”留人,当地政府可以依托本地及周边资源,景区好的就打造景区旅游过年方式,美味佳肴好的可打造舌尖上的过年方式,或者探索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的过年方式……只有做足“特色”,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过年方式,让就地过年的群众感受到过年仪式感,才能让他们愿意留、过得好。

建立机制,为就地过年仪式感保驾护航。号召就地过年是为了减少人员的流动,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要能够吸引更多的人留在工作地过年,还得营造良好的过年氛围。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让就地过年的政策福利覆盖更多人;其次,要建立常态化保障机制,确保政府职责不间断、不延迟,保障承诺履行到位,全方位立体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责和担当;另外,也要做好疫情防控安全,让这个特殊的春节有序而温馨,为春节里的仪式感保驾护航,让就地过年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篇2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发布的一则春节防疫通告“火了”。在这则广受网友点赞、群众好评的通告中,义乌部署了17条2021年春节期间的有关事项,鼓励人们留在义乌过年,还给出了方方面面的福利。

腊月已至,年味渐浓。春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和情感的节日,也是人员迁徙规模最大的时段。当前,仍有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能否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事关重大,各级各地要形成合力再添一把火,在特殊时期的年关让“就地过年”真正火起来。

给政策加把火,下好防疫抗疫一盘棋。对于疫情防控这道考题,可谓“全国一张卷”,每个人都事关大局,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盘棋”思想,用心用力“答好题”。要清醒看到境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蔓延态势和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层层落实疫情防控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义乌通告”般的防疫抗疫政策,让外来者、他乡人、异国客安心就地过年。倡导“线上过年”,通过电话、视频方式与家人“云团聚”,彼此道道挂念、表表乡愁,进一步减轻属地和交通系统的防控压力,缩减交叉感染的风险概率。

给落实加把火,织密严防死守一张网。要坚决把住严防疫情输入关口,严格落实入境人员“14+7+7”隔离要求,加强重点地区人员管控和民俗活动管理,引导群众养成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习惯,咬紧防控到底目标不放松。将外乡人就地过年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精准施策的切入点、关键点和突破点,统筹协调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开通24小时帮服热线,有序开放超市、医院、银行等相关场所,确保城市的有序运行,为就地过年人员提供生活便利。同时,还要加强对医护、警察、消防、环卫和社区志愿者等抗疫一线人员的关心关爱,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给氛围加把火,拧成留人留心一股绳。就地过年,不是将就过年,不能用“加码隔离”的土政策让人员流动骤停,更不能把防疫简单当作“赶人”处置。要切实做到管人更管事,留人更留心。因地制宜,切实加强服务保障,鼓励以发放电子消费卷、流量包、企业补助和倡导减免房租等方式降低生活成本,以组织包饺子、共吃年夜饭等活动增添“年味”,将“尊重”“认可”具象化,服务无微不至、关怀无处不在,努力营造“亲情遍地在,哪里都是家”的良好氛围,让就地过年人员“留得好”“留得住”“愿意留”,齐心合力,共克时艰,共度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我们要以“暖政”“暖行”抚慰人心,用浓浓的年味抵消乡愁,为“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惯例按下“暂停键”,让“有事没事就地过年”真正火起来。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篇3

临近春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点零星散发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为了减少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各地纷纷采取行动“挽留”外地人员就地过年,一些地方针对就地过年人员给出的方方面面福利和一项项周到而务实的举措在网上传播后,更是让广大网友拍手叫好,也让就地过年人员感受到来自地方政府的真切关爱,既“舒心”又“暖心”。

要想让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就地过年,只有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和诚意,才能“留住”更多外来务工人员,才能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在这个“特殊之年”里感受到更多暖意,快快乐乐地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全力保障生活要素,让就地过年人员更加“舒心”。

选择就地过年,意味着不能与家人团聚,内心总免不了有些许失落。这时候,要让就地过年人员过上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地方政府良好的服务保障是关键。要在出行、就医、水电气供给等基本需求方面为就地过年人员提供充分保障,在春节期间为就地过年人员免收停车费、免费乘坐公交车;也可以通过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及设施,让就地过年人员的生活更多充实。

既然是过年,节日的喜庆和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也能让就地过年人员的春节更加欢乐。在春节到来之际,各地可以结合本地的过年风俗,让就地过年人员融入到本地过年的节日氛围中,一同赏花灯、猜灯谜、看烟花、看联欢晚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过上一个开心年,舒适年。

组织开展慰问活动,让就地过年人员更加“暖心”。

春节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做出留在工作地就地过年的决定实属不易,各地一定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扎实开展好就地过年人员春节慰问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线上“送福利”的方式,为就地过年人员发放新年“消费红包”“流量红包”等,让他们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也要积极组织线下慰问活动,组织本地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同就地过年人员一起吃年夜饭,一起迎接新年,为他们送上更多贴心的服务,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在生活上存在困难的就地过年人员,各地要主动关心,主动帮助,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困难人员慰问活动,去了解他们的所诉所求,去倾听他们的迫切盼望,拿出实际行动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在新春佳节里深切感受到来自地方的关怀,内心更加温暖。

倡议就地过年,是“特殊之年”的特殊之举,那些做出就地过年决定的每一个游子、父亲、母亲,是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各地一定要拿出应有的行动,让这些为抗击疫情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之人在这个新春佳节里既“舒心”又“暖心”。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篇4

年关将至,多地相继出现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给归期打上了一个“问号”,“回家过年”和“就地过年”成为了摆在异乡人面前的选择题。如今,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积极响应“非必要不返乡”的号召倡议,不仅是让来日相聚更可期的正确选择,更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责任担当。

春节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回家”更是中国人难以割舍的浓烈情怀。但身安为富、心安为贵,身安才能让家人心安,平安才能过个好年。让异乡人留得下来、过得暖心、待得舒心,成为了社会、政府和企业的“温暖工程”。

让“宣传工作”更走心,树立“就地过年”风向标。春运是摆在疫情防控面前的一场“大考”,“就地过年”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成为了节前一道关键的“加试题”。多地为了留住返乡过年的人,纷纷开启了硬核宣传标语模式,“感情牌”“爱企牌”“忠心牌”层出不穷,但要让异乡人真正留下来,关键还得走心。各地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民情,提供人性化的、可操作的过节指南,做到防疫政策人人知晓、人人重视,结合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让“就地过年”的倡议宣传落地落实,通过入户走访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解开群众的“返乡心结”,让异乡人真正留得下来、留得踏实。

让“年味服务”更温暖,烹出“有滋有味”团圆饭。“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曾为“只要心中有爱,所到之处是故乡”的文字动容,一个人能与一座城产生联结,有落地生根的归属感,是打心底里能感受到城市散发的浓浓暖意和周遭给予的满满善意。要让“异乡客”变成“本乡人”,让“就地过年”不再孤单,就用“年味服务”为感情升温、为心灵连线。各地要在保障好节日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积极安排和组织“送温暖”入户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和才艺比拼活动等,并针对留守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进行深入慰问走访,让“归心”在关怀中“暖心”,让“寒冬”在拥抱中变“暖冬”,让这个年过得有料有实、有滋有味。

让“保障套餐”更实在,搭建“同力协契”连心桥。古语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孤身在外,“穿得暖不暖、吃得饱不饱、住得好不好”等问题让家人深深牵念和挂心。选择“就地过年”的人们,意味着不能和家人团聚、回不了熟悉的港湾,能做出留在工作地的决定实属不易,所以做好“就地过年”人员的保障工作,不仅是留人之计,更是尊敬之举。各单位、公司应积极响应倡议号召,推出实实在在的“保障套餐”,解决好就地过年人员的“后顾之忧”。社会也要多一些支持和帮助,对生活上存在困难的人群,主动关心帮扶、群策群力协助,让每一个留下来的人在物质保障和精神助力中,过一个舒心年,让远在千里的家人少一份担心,多一份放心。

2023春节就地过年优秀倡议书篇5

霓虹闪烁,车水马龙,每逢佳节倍思亲,时至春节情更浓。在外奔波的一年里,最期盼的节日就是春节,游子归家、举家团聚是神州大地共同的家国记忆。然而,河北疫情又起,各地也出现疫情多点散发现象,“返乡”还是“留守”,“团聚”还是“平安”,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选择。身为组工妈妈的我,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地过年。

@父母:嘱咐组工责任扛在肩,静待春暖花开再相逢。视频面前的我,欲言又止,还未等我把话说出口,父亲提前打破了彼此的沉默:“女儿啊,今年过年是不是不回来了?我已经看到‘就地过年’倡议书了,你在组织部更要起带头作用,今年过节不回家,爸妈不会怪你的。小宝我们会带好的,你就放心吧”。这一流畅语言的背后,是父母的关爱与深情,是对孩子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其实,面对父母,我是愧疚的。忙碌了一年却没能按时回家,与父母好好坐下来,吃顿团圆饭。但是我不后悔,因为组织有号召,作为党员干部的我必须主动肩负起自己的一份责任,用难以团圆的遗憾来保证家人的健康与平安。

@孩子:纵使别离有万般心酸,惟愿吾儿坚强带好样。懵懂的小娃娃,你是不是又在摄像头面前大声地喊“妈妈”呀?小傻瓜,那个可不是妈妈哟,妈妈还在深圳这边工作呢。你是妈妈心里最牵挂最愧疚的人,你在妈妈身边的时候,妈妈时常因为工作回家晚;你不在妈妈身边的时候,妈妈又不能回去看看你。但是,我的宝贝,你知道你自己有一个很炫酷的称号吗?那就是“组工娃娃”。身为一个“组工娃娃”,我家宝贝可能会比其他宝宝要承受多一些离别,少一些撒娇,尤其是现在的疫情反复,不少医生、战士都还没来得及踏上回家的征程就再一次投入了抗疫战斗,那些“白衣娃娃”们也在等待爸爸妈妈的归来。我的小宝贝更要学会坚强,做个好榜样,好好长大,待疫情过后,妈妈再回家好好亲亲你、抱抱你。

@亲友:今年未能应约促膝谈,来年把盏相聚言更欢。前天,我在“挚友”微信群发送了一条消息:“集美们,今年过节我就不回去啦,留在深圳了。”结果,大家的回复竟然惊人的相似:“跟着组织走,就地过年+1”“不给国家添麻烦”。我相信在手机屏幕前的我们,肯定会像之前一样默契地相视一笑。以往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亲朋好友相聚一堂,畅聊这一年来的收获与喜怒哀乐。现在,全国多个省份发出“就地过年”的倡议,大家也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工作地过年,潮流地与亲友“云拜年”。虽然我们未能像白衣战士那样第一时间冲向防疫一线,但每一个“就地过年”的你也是英雄。我们深信:短暂的别离只为最终胜利的相逢,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定会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