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暑假到了,教师培训的高峰期也来了。可是很多教师都对培训持反感态度,这里面当然有对牺牲正常休息时间的抱怨,但更多的是因为很多培训既苦且累还不实用,实在看不到培训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有多大。
近期,笔者所在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以“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为主题,邀请专家团队对本校全体专业课教师集中培训了一个星期。起初学校也很担心培训的效果,事先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召开了专门的动员会——说穿了就是带了点强制性。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员们很快就找到了状态,学习兴趣一天比一天浓厚。虽然学习强度很高,常常深更半夜还在做作业,但普遍感到学有所得,累有所值。谈起收获来个个喜笑颜开,不住点赞。很多教师主动跟我说:“校长,这样的培训还是可以多搞一点啦!”
事后总结,我们认为这次培训之所以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外,最关键的还是得益于专家团队“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方法。
“教学做合一”源自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主张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做”是核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一理论的关键就在“做”,教师不一味地把“讲”当作“教”,学生不一味地把“听”当作“学”,“讲”和“听”都统一到“做”上去了,教师和学生做的是同一件事,处于同一个动态系统当中,教、学、做不是处于分割状态,而是合而为一。
专家团队正是依靠“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开始前,就要求每位学员自带手提电脑。在“课程设计”、“微课制作”、“空间课堂建设”等培训课程中,培训专家带着学员一起在电脑上“做”,学员在做中学,不仅学会了技术、方法,而且体会到了这些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在跟学生上课,大家都知道要改革教学方法,不能搞“满堂灌”。培训教师时,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大多采用讲座式培训。大家似乎都认为成年人自制力强,只要培训专家“会讲就行”,以至于培训专家都只拼口才,不拼教法。实际上成年人已经没有听课的习惯了,听“满堂灌”的课比学生还痛苦。遇到真正口才好的培训专家,学员一开始还会激动一阵,但连续的“狂轰滥炸”,还是会让人疲惫不堪。遇到口才一般的培训专家那就等于活受罪了。而且那些理念性的东西听得再多也不见得就会,不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带不回去,根本就进不了实际操作程序,更无法在工作实践当中加以应用。这样的培训又怎么可能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呢?
无论大人小孩,都应遵循共同的认知规律。为了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教育部门和专家也应转变观念,重视研究教师教育规律,重视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改进,切莫再把“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搬到教师培训的讲坛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