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工作总结

关于农村小学工作总结(30篇)

关于农村小学工作总结篇16

为切实做好学生防溺水工作,有效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根据赣州市综治委《关于全力做好防止学生幼儿溺水事故工作的紧急通知》(赣市综治委明电2号)和南康市防止学生、幼儿溺水等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精神,我校6月1日至6月30日开展了主题为“警示警醒、珍爱生命、防范溺水”的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月活动。

围绕全国各地学生溺水事故典型案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深化防溺水教育,组织学习防范知识,增强学生防范意识,提高学生防范能力,加强防范协同保障,落实学校、家长和学生各自责任,避免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主要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媒体和告家长书、短信、家长会、宣传标语(横幅)等形式,在校内外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家长充分认识到小孩不当游泳及嬉水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后果,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

(二)强化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

1、召开全校师生防溺水安全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学校、家长、学生各自防溺水安全工作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七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水边玩耍嬉戏,不准盲目下水施救。动员全体师生人人参与防溺水教育活动,人人为预防学生溺水事故献计献策。

2、组织学生学习和观学生溺水事故案例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私自下水游泳、玩水等引发不测事故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的要求。

3、举办防溺水知识讲座,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护、自救能力。

4、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讲述学校、家庭周边存在的易发生溺水的危险地带、水域,发动学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故发生的建议,以及当发现、发生溺水事故时应如何处置、如何正确自救互救等。

5、组织学生签订一份《学生防溺水承诺书》,使学生履行防范溺水的自律责任。

(三)进一步做细、做实各项防范工作

1、认真落实每天上午、下午放学前5分钟安全提示制度。任课教师在每天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前用5分钟左右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玩耍。

2、建立学生防溺水约谈制度。各班摸排出易结伴或私自下水游泳,在学生中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由班主任或学校行政干部定期进行约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要求其切实做到防溺水“七不准”。

3、建立健全学生上学途中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制度。经常性对学生上学途中存在的危桥、危险路段、危险水域等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要组织学生避险,并立即报告党委、政府和村予以解决。如遇极端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安排教职工会同乡、村干部,加强对学生上下学途中危险路段、危险水域的值守。

4、建立学生互相监督和举报机制。把学生防溺水“七不准”纳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内容,建立学生互相监督和举报制度,要求学生及时举报违反规定的人和事,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按照校纪校规进行处理。我校根据学生的居住地情况,统一编排同村、同屋场学生为一个小组,并选取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组成“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教育”的防溺水“三互”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组建若干个路队,实行路队管理,建立学生放学途中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

5、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监管。完善学生考勤制度,落实任课教师每堂课点名制度,发现缺课学生立即报告班主任并登记在册,班主任跟踪了解学生缺课原因。严格学生请销假制度,学生请假必须出具书面请假条并征得班主任同意,对未请假擅自离校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离校的原因。进一步加强门卫值班,上课期间要关锁好校门,对未履行请假手续的学生不得放行。进一步加强午休管理,健全午休点名制、值班制、巡逻制,严禁学生擅自离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