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总结技术工作总结

技术服务人员年终考核个人总结(30篇)

目录:

技术服务人员年终考核个人总结篇19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生产力。创新是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我担任刘东煤矿生产经理以来,从矿井的发展出发,把加快自主创新和引进科技成果作为矿井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引进和使用,紧紧跟随煤矿科技发展的步伐,带领全矿广大干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科技强矿、人才兴矿”的发展路线,进一步提高矿井自动化程度和安全系数,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着力提升矿山形象,争创一流标杆企业,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双重驱动,努力打造创新型企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矿已初步成为淮北地方煤矿的龙头企业,成为集团的人才和技术出口基地,为集团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命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将我近年来的科技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达到减少人力、提高效率的目的,我矿逐步引进并创造性地改造了矿井运输系统、工作面支护、机械化掘进等技术装备。

1、购买悬挂支架实现移动支架自动化

我矿工作面以炮采为主,金属单体支柱采用铰接顶梁支护。使用这种方法,消耗大量的篮筐、篮板、绳索等材料,在工作面顶板较差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木方来满足顶板,每班都需要进行移位、打柱等工作量,因此工人的劳动强度相对较高。引入悬挂支撑后,一方面降低了材料消耗。支架采用整体悬挂式顶板支架,不仅可以避免支撑局部冒顶,还可以减少爆破后的过顶工作。暴露的煤顶可以用翻转梁支撑;另一方面,工作面可以实现不间断生产。当悬挂支架推到位时,整个开采过程完成一个循环,工作面除了设备维修时间外,可以实现不间断的循环作业。

2、使综掘机实现机械化掘进

为了提高矿井的单巷水平,减缓矿井的联系压力,实现煤巷掘进的机械化,我主持在我矿新区重新使用综掘机投入生产,掘进南二水平采区准备好的7号煤和10号煤巷道,列为矿井联系的重点。配合锚梁网支护技术,断面大于10m2的巷道掘进达到了250m的较好水平,为我矿生产衔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采掘工作面充填,倡导绿色开采

在我国,工作面常用直接跨越法进行顶板管理。虽然在工作面的压力管理和瓦斯管理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地表塌陷也非常严重,导致大面积良田的耕作价值损失,后续村庄的煤炭资源无法有效开采,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我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率先引进皖北超高水充填项目,可有效解决村庄下煤炭资源回收问题。一方面,减少了地面塌陷和滑坡的处理。我矿煤炭资源范围为—110—900,分布广泛,可采储量高。然而,由于煤炭生产许可证的允许开采范围为—145至—900,按照指定的允许范围开采对国家煤炭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对矿井的生产和延续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矿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对—110—145水平的煤炭资源可采情况进行了充分论证和讨论,并通过钻井和井下进行了实物论证。目前,省内有关部门和专家已确定—130水平以下的资源已合法化,为矿山释放了1万吨煤炭储量,创造了1万元的直接效益。

4、推进科技应用建设数字矿山

随着煤矿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矿井重要场所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控,确保矿井在有效监控下的安全生产,在我的提议和推动下,我矿建立了井下千兆工业环网,并投资500多万元增加或完善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瓦斯监控系统、煤炭计量系统、通信调度系统、OA办公系统和综合生产调度网络。实现了井上无纸化办公、井下全方位覆盖的全面顺畅的数字化平台,并与集团机房相连,可实现实时无缝接入,让集团领导立即了解矿井的安全生产情况。

5、使用无极绳绞车实现一岗作业

随着矿区的扩大和巷道的增加,工作面的运输环节逐渐增多,不仅占用劳动力,而且浪费了运输材料的周转时间。根据工作面运输材料的困难情况,我安排技术人员及时调查和引进无极绳绞车的新设备,实现了多上下坡路的机械化作业,不需要摘钩人员,实现了工作面材料的快速运输,减少了工作面运输材料的影响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促进小皮革的小变化,以实现人员减少和效率提高

为了进一步挖掘矿井的潜力,实现节能降耗,实现长期稳定,我领导和鼓励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改造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环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7、井口罐笼改造,实现机械化

我矿混合井口采用手动推车,效率低,人累了容易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