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在写作之前,我重点进行了命题作文审题训练。重点是训练“同步审视法”和“添加因素法”,题目较长时可以采用前者,题目较短时可以采用后者。
在训练“同步审视法”时,我举的例子就是这个作文题目。本以为学生可以写得不错,可批阅完后才发现,达到良好层面连一半也不到。
主要问题集中在没有突出“那一幕”。有的学生写几幕;有的学生铺垫较多,写到“那一幕”时却止笔;有的学生则写成了“那件事”或“那句话”。
星期天时布置的摘抄内容是和“父爱母爱”有关的文章,我便打算利用学生的摘抄让学生加深对“那一幕”的认识。
上课后,我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摘抄本,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那一幕”。5分钟后,我让学生上黑板概括写出,然后根据学生所写内容,让学生读自己摘抄的让自己感动的“细节”。从学生朗读的片断来分析,学生还是把握住所摘抄文章的“那一幕”。
既然可以把握,那为什么在自己的作文中没有突出“那一幕”呢?可能是学生缺少观察和体味,实在找不出“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一幕”,于是只好信马由缰,随意而写。
为了让学生挖掘自己的素材,我让学生听阎伟文所唱的《母亲》,要求学生重点品味“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没想到歌曲放完,竟然有一位女生小心的啜泣,或许是这首歌曲让她想起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我没有打扰这位女生,让她的感情肆意地流淌吧。我把目光转身陷入沉思的几位学生身上,3分钟后,我开始提问。学生纷纷举出父母关爱自己的镜头和感受。
学生谈的很动感,我听得也非常受感动。孩子毕竟是孩子,父母对他们的关爱,他们是记在心中。只是缺少感情的触发,有时便沉淀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要把触动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让他们的感情迸发出来,自然素材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