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福建省安溪县第十小学四(8)班王昕瑜
1937年8月28日,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人们都遭受着战争的折磨。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唯一出口。人们都往这里赶,希望能从这儿走出一条生命。然而,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丝机会,他们的轰炸机飞于上海火车南站。此时,火车站里人山人海,只听几声轰隆隆的巨响,数百枚炸弹投向上海火车站。伴随着震耳的爆炸声,浓烟四起,沙扬满天,石块乱飞,哭喊声与跑步声响成一片。过了许久,四周变得死一般寂静,只看到一个三四岁的男孩正坐在废墟里,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溅满了血。那男孩显然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住了,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然而,这凄惨的哭声却没有唤醒他的爸爸妈妈。多么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饱受战争之苦!
值得庆幸的是,几天后,抗日队员们打败了鬼子,把他们赶出了上海。虽然战争中失去了许多生命,但幸存者还是精神抖擞地建立着房屋。有一位幸存的老爷爷看到了这个可怜的孩子,把他收养了。因为这位老爷爷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所有的亲人,所以他把这个孩子像自己的亲孙子一样对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终于长大了,这个孩子因为勤俭读书,成了一名和平工作者。他和他的养父一起环游各国,每到一处,都大力宣传:为了孩子,要和平,不要战争。他们的举动让许多人为之感动。
是啊,战争是多么残酷!是战争让人们无家可归,是战争让无辜的人受害,是战争破坏了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点燃和平的篝火,制止战争吧!
(指导教师傅桔红)
小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不仅写出了图片中折射的故事、时间背景,同时也写出了对日军暴行的控诉,对中华儿女的恸哭,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的呼喊与渴望。小作者对图片观察细致,下笔有序;联系图片展开想象,笔下有境,使这张静止的黑白照片衍生成连续动态的胶片,且前后连贯,形成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