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我的办公室在一座天主教堂旁边,透过窗子可以看见院子里有棵不怎么起眼的柚子树,我一直想不清楚,为什么那么小的花,却能挂出那么沉的果实。“柚子花开”——我的网名由此诞生,花开花落,几度春秋,柚子花在一天天孕育着她的幸福梦。
蒙田说,“要生活得更写意”。我每天六点起床,在河边跑一圈,回来吃早饭,上班。吃完晚饭,散散步,闻着从河边吹过来的花香。这算不算是一种诗意的栖居生活呢?周国平说:“一个人坚持一种习惯,比如节食、跑步,按时起居,也几乎可以算是有信仰了。”那么,我算不算一个有信仰的人呢?
其实,幸福感是免费就能得到的。人们常常低估了对幸福的理解,以致对幸福的关注被降低到疲软的日常生活之中。没有触及个人与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和使命,不会涉及自我与世界、无限、心灵的对话和安顿,这或许是当下我们的教育品格低下、教育灵魂缺失的关键,亦或许是当前的教育改革远未触及或想触及却在一片标榜与热闹之中被遗忘和冷落的主题……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各种亲密的关系,教育更是如此。
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一点。每当看到孩子在课堂上约束着自己的身体自由,听着老师照本宣科,背诵那些不负责任的简单结论时,我就为他们感到悲哀,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自责。他们得到了一粒砂子,却关闭了一片海洋。世界机械地简化了,许多的可能性被提前抹杀,创造力与想象力岌岌可危。更为重要的是,谁能保证来自这些渠道的知识没有受过污染?
我开始拒绝流俗,拒绝平庸,自主阅读,自主观察,学会辨别,学会抵御知识的压制和思想的覆盖,学会修正和重建。我相信,自己必定会是一个理智更加健全、思想更加活跃、信念更加坚定、创造力更加卓越的人。
教育的真谛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之上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我主动要求上各种公开课,很快成为一名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教师,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觉身心疲惫。生完孩子后,重新走进教室,想想年复一年手里拿着同一本教材,我不断地反问自己,这是我要的生活吗?于是开始写作,论文相继发表,28岁那年,我成为了一名美术教研员。其实,一个人的成长无非就是在平常事务中,追求超越日常生活之上的更高价值,由此而使得平常的生活成为好的生活,成为值得一过的生活。
做教研员的15年也同样经历了“新手——熟手——倦怠——反思——改变”的过程。我一直在思考,教师的成长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一个人在时间推移过程中自然累积的结果吗?若是如此,为什么在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年龄较大的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职业倦怠者?他们没有由新手、熟手最后成为专家型教师。为什么有些年轻教师能赢得更多学生和家长的喜欢和尊重,从新手脱颖而出成为专家型教师?按我的理解,可能是对“技”的训练与对“道”的体验相脱离,把教学技术的掌握和个体生命的体悟割裂开来,没有把一个职业人与生命体和谐统一起来。这个“道”其实就是一种具有职业幸福感的审美快乐。
依我看,成长的意义不就是要帮助你的内心能察知自我,能使你的内心充实而又快乐吗?如此,当一个人体验到正在“成为真实的自我”时,或许已经在过着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