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故事儿童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4篇)

诸葛亮的故事500字篇1

公元223 年,蜀汉皇帝刘备病逝。临终前,他拉着丞相诸葛亮的手说:“你的才能远远超过了魏国皇帝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如果我的儿子刘禅是个明白道理的好皇帝,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低劣无能,你就废掉他,自己做皇帝吧!”诸葛亮听后,痛哭着说:“陛下放心吧,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我绝对不会做的,我一定会忠心耿耿地辅佐新主,一直到死。”刘备死后,诸葛亮担负起了辅助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全国上下,不管大事小事,他都尽心尽力地去做好,一点也不懈怠。在他的努力下,蜀国很快变得强盛起来。

为了完成刘备生前统一天下的愿望, 诸葛亮于公元228 年春天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由于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了。公元228 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出征前,诸葛亮给刘禅写了篇名为《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北伐的决心。刘禅同意了诸葛亮的出兵计划。随后,诸葛亮带领大军开始北伐……

从公元228 年到234 年,由于蜀魏力量相差太大,诸葛亮六次北伐都没有成功,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从没有动摇过。这时,诸葛亮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他积劳成疾,终于卧床不起,在遗憾中离开了人世。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名句演变为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为竭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一切,成为人们表达忠贞之情的名言。

诸葛亮的故事500字篇2

众所皆知,诸葛亮娶了一个德才兼备却其丑无比的妻子黄月英,她甚至被冠上“三国第一丑女”的称号。那么黄月英是否真如传说般是个大丑女?

黄承彦老太爷给诸葛的一封信中提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老太爷是当时的荆襄名士,想把女儿嫁给这个后起之秀,于是提了亲。那时候,竹林七贤还没出生,世风也并不尚任诞通脱,黄老太爷学的是陈藩、李膺这种“以天下名教为己任”的传统士族作派,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谦虚。黄小姐即使真长的和貂婵一样沉鱼落雁,作父亲的也不可能把自己女儿吹嘘的闭月羞花。而况,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原没如今开放,在魏晋风气极盛的时候,陈寿让丫鬟给父亲送药,走在路上让人看见了,立刻被弹劾罢官,何况是建安初年!作为名士的女儿,黄小姐不可能在外抛头露面,因此,南阳当地人看到黄小姐的可能性不大。唯一比较可信的是,当诸葛亮被问起他太太、或准太太的时候,秉着和岳父一样谦冲谨慎的态度——他在谦冲谨慎方面是很有名的——作了回答。因此那句“孔明择妇”的乡谚,就极可能是当时名士圈里的朋友听了答案,而后作歌调侃。一般老百姓不大可能用“择妇”这样还算雅驯的词进入俚歌,也不可能直接称呼与荆襄高层有密切联系的黄家翁婿为孔明和阿承。

如果来看一下黄承彦的家族,就会发现他的夫人,也就是黄小姐的母亲是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后妻蔡夫人的亲妹妹。蔡夫人的美貌和手腕都是一样的厉害,不然刘表也不会对她千依百顺,以至变相放逐了自己的儿子,使得蔡氏一族的势力空前膨胀,从而很糟糕的在史书上留下个“溺于后妻”的考语。而既然蔡夫人是美人,嫡亲的.妹子丑也丑不到哪里去。黄承彦得以娶到蔡家小姐,成为刘表的连襟,除了他本身的名士地位以外,容貌举止方面也决不该猥琐而粗鄙,反观同样是大名士的司马徽,因为其貌不扬,终究娶了个无名的太太。因此,有了父母双方的血统保证,黄小姐充其量姿色平平,只要不是基因突变,绝不可能貌如东施,丑陋无双,而更大的可能也是三国中排得上号的大美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黄小姐真长的不堪入目,诸葛亮会不会娶她。由于历来的讨论都是揭露诸葛亮如何牺牲个人利益,娶了丑女太太,费尽心机拉裙带关系,从而乘机打入荆襄名士圈——当然,他的“好色莫如好德”可以让孔老圣人在天上很是欣慰一把。但是,诸葛亮究竟有没有打入荆襄名士圈的必要呢?当时,他的大姊和二姊已经分别嫁给了当地的大士族:蒯、庞两家,这正是诸葛家族本身就属于这一阶层的证明。况且,如果诸葛亮真有心要跻身上流,士族门禁的森严远不是以其个人的力量能够突破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晋时期,司马炎为太子选妃,最终选择了门当户对的贾家又凶又丑的女儿;东晋时期,桓温的势力如日中天之际,向高第王家求婚,结果被蓝田令王述骂道:兵,哪得嫁女与之!中唐以前,宗族的力量异常强大,有时甚至能与皇权相抗衡,因此,士族之间无形的等第壁垒也就愈不可破。联姻,也许是加强与当地士族之间联系的手段,但决非是进入上层的突破口。诸葛亮一族原籍山东,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亲诸葛珪和叔父诸葛玄也都担任过一定官职。在琅邪当地,诸葛是一个相当大的氏族,从《三国志》、《晋书》,以及当时许多笔记资料中都能够看到诸葛世家的多人在军政舞台上的活动。

而作为家族的一支,诸葛亮一家迁徙南阳,令誉和清名依然存在。并且,当时孔明的长兄诸葛瑾已赴东吴担任长史。如果说因为躲避战乱的流亡使这个家族的命运略显颓暗,那么诸葛瑾的出仕无疑又带来了复兴的希望。因此,诸葛与蒯、庞两家的联姻才得以成功。诸葛亮若真如自己所谦为一介耕夫,这高高在上的门庭就绝对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由此看来,作为相当的门户,诸葛和黄氏的婚姻是平等的。以诸葛亮容貌甚伟,才不可量又自许甚高的性格表现,也不可能纯粹出于门户的考虑,去和一个当地丑的出了名的女子许下婚约。因此,才自丑女这一说到底不攻自破。

诸葛亮的故事500字篇3

诸葛亮八、九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这山上有个道观,里边住个白发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观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道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了。非常高兴,跑到道观向老道人拜谢。老道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

从此,诸葛亮就拜这位老道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读书过目不忘,听讲一遍就记住了。老道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

再说,在这山腰间,有个“庵”,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逗从这庵前经过。有一天,他下山走到这里,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 雨。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油嫩丝白,娇娆仙姿。他不由心中一动:庵里有这样漂亮的女子呀!临走,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来歇息用茶。”

打这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好的饭菜。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与道观相比,这里真是另一个天地。诸葛亮被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

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倦了起来。他笑着从庵里出来,走进观里发愁,真是“出门欢喜进门愁,笑脸丢在门外头”。师父讲的他这个耳朵进去,从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上;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

诸葛亮听出来师父的话里有话,低着头说:“师父!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

“这话现在我却不信。”老道人望着诸葛亮说:“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哑病,收下你当徒弟。前些年你是聪明加勤奋,师父我苦心教你不觉得苦;现在你是由勤奋变懒惰,虽聪明也枉然哪!还说不辜负我一片苦心,我能相信吗?”

“师父!这些天我每睡好觉,头脑发昏。”诸葛亮怕说出真情,挨师父训斥,撒了个谎。

老道人说:“风不来,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说着,他指着庭院里被葛藤缠绕的一棵树让诸葛亮看:“你看那棵树为啥死不死活不活,不往上长呢?”

“让葛藤缠得太紧了!”

“对呀!树长在山上,石多土少,够苦的。但它根往下扎,枝往上长,不怕。

诸葛亮的故事500字篇4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字孔明。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南)人。父母早亡,与弟诸葛均随叔父诸葛玄先至豫章(今江西南昌),后赴荆州(约今湖北、湖南)。叔父病逝后,定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且耕且读10年,专注治国用兵之道。时值曹操一统北方,孙权虎踞江东,势力不断发展。刘表和刘璋控制荆、益二州,但无所作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图谋独立发展,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倾心筹谋,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先占荆、益(指今四川及陕西南部),和抚边裔,内修政治,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分兵两路,令得力将领从荆州取宛(今河南南阳)、洛(今洛阳),主力出益州攻秦川(指关中一带),进图中原,以成霸业。从此辅佐刘备父子运筹、征战,创建并捍卫蜀汉大业。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长坂(今湖北当阳境),退往樊口(今鄂州境)。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同鲁肃、周瑜等劝说举棋不定的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见赤壁之战)。

随后,辅助刘备取长沙、武陵四郡,向孙权“借”得南郡,任军师中郎将,受命督零陵、桂阳、长沙等三郡,清理户口,整顿赋税,保障军需,从而建立了壮大发展、进图益州的基地。十六年,刘备以助刘璋为名,率兵数万入益州,诸葛亮及关羽等留守荆州。年轻的诸葛亮既尊重诸将,又善斡旋,团结共济,使荆州得以稳定。十八年,诸葛亮奉命率张飞、赵云部溯江西上,克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取江州(今重庆),分兵平定江阳(今泸州)、犍为(今彭山东)、德阳(今遂宁东南)、巴西(今阆中) 等郡县,于次年与刘备会师,攻取成都。三国鼎立的局面至此完全形成。升任军师将军。二十三年,刘备统军北攻汉中,诸葛亮留镇成都,为前方筹送兵员军资。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任丞相、录尚书事,助其总理军政,显示出杰出才能。蜀汉章武二年(222),刘备兵败夷陵(今湖北宜昌境),次年病亡。

诸葛亮奉遗命辅佐后主刘禅,封武乡侯,总理军政。深知欲图中原,必先恢复蜀汉元气,遂休养生息,与吴修好,巩固后方。建兴元年(223),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汉族豪强雍闿及孟获等叛蜀,诸葛亮经充分准备,于三年进军南中。孟获于盘东(今云南曲靖之南、南盘江以东一带)被擒后不服,诸葛亮采用攻心为上、攻战为下的方略,将其放回再战,擒而复纵,使孟获等心悦诚服,南中遂定(见诸葛亮进军南中)。又调整南中四郡为六郡,选当地人为吏,举孟获等首领赴蜀都为官,促进夷、汉间交往和南中经济的发展,蜀汉国力为之增强。五年春,诸葛亮为实现隆中决策,乘魏帝曹丕病逝不久,上《出师表》,自统大军10万,进驻汉中,准备攻魏。鉴于蜀汉已失荆州之地,再无条件完全按《隆中对》大胆用兵,因此不用丞相司马魏延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越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按先攻陇右(今甘肃陇山西)、再取秦川的谨慎方略,于次年出师祁山(今甘肃东南部渭水、西汉水间山地)。在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痛失要地街亭后,退回汉中。后又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收复武都、阴平二郡 ,再出祁山设伏射杀魏名将张郃。接着,在汉中大兴军屯,训练军队,运粮储备斜谷口,于十二年春统军进驻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与司马懿所率20万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并约东吴同时攻魏。又于渭滨分兵屯田, 准备长期较量 (见诸葛亮攻魏之战)。八月,因积劳成疾,卒于军中,终年54岁。谥忠武侯。诸葛亮以擅长谋略著称。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蜀汉政治、军事的总方略,影响及于整个三国时期。他善观大势,坚持联孙吴抗曹魏,致蜀汉得与魏、吴鼎立。善于治军,强调为将明纪、治军严法,赏罚严明。用兵谨慎,避实击虚,奇正相依。重视后勤,常年派官兵千余整修都江堰,确保军粮生产。注重革新军械、装具,创制一发十矢连弩和适应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钢刀,增强了蜀军战斗力。好兵法,推演阵法作“八阵图”,为后世传扬。后人特别推崇他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将其视为智慧化身。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用兵经验,后人集成兵书多卷,大都失传。中华书局辑校的《诸葛亮集》中,汇有诸葛亮存世的一些军事著述(见诸葛亮的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