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有句古语说的好:“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要在美德中占据首位。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那么又有谁愿意真心与之交往呢?在我们所学的《弟子规》中“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根本己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在古代,三国的时候,孟宗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孟宗一直很孝顺他的母亲,对母亲侍奉有加。有一次,母亲病得很厉害,很想吃用鲜笋做的汤,可这时已近冬至,天气很冷,哪里会有笋长出来。孟宗没有办法,心里十分的焦急,可是没有任何办法,便跑到竹林里,他双手抱着毛竹,心里想着卧床的母亲,不禁两行泪簌簌往下落,孟宗越想越难过,竟大声的哭了起来。或许是他的一番孝心感动了天地,突然间,眼泪滴落的地方裂开了,从地上露出了几茎竹笋,孟宗看了破涕而笑,抹掉脸上的泪珠,兴高采烈地把这些竹笋带回家去。他做竹笋汤给母亲吃,母亲吃了新鲜味美的汤后,居然立刻好了起来。后来他官至司空。比起孟子我真的是自愧不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远古时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可见,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绝不能丢掉老一代流传下来的良好品德,那就让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好好孝顺长辈吧!孝顺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历这样的人也很多,过去人说的忠孝难两全,实际忠是的孝,对我们来讲,要想孝,首先要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孝顺的方式很多,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那就让我们从我做起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吧!
感恩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时刻提醒着我们: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现在,我们都还是刚刚步入初中的中学生,并不能为父母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孝敬父母,应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开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应理解父母的辛苦,从心底里感激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时刻充满一颗感恩心。
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带给我一些礼物。
前不久从徽州回来,也不例外给我带来许多小礼物。其中最令我爱不释手的是那一枚枚精致的书签,上面不是图画而是充满书香气息的文字。有一枚上面印着一个大大的行书"孝"字。这个孝字可不寻常啊,因为它是南宋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所书,运笔浑厚,气势恢宏。上部酷似一仰面作揖、敬老孝顺的后生形象,而此人后脑却像猴头,其寓意是为孝者为人,不孝者为猴。
看着这枚书签,我想到了爸爸平时常常跟我说的孝道。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古人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经》开篇就提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古人都将孝放在第一位。
孝不仅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意识上,更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相传春秋时期的郯子,他父母年老,眼睛又不好,需要饮鹿乳治疗。于是他就披这鹿皮,深入鹿群中挤取鹿乳,以供奉双亲。一次挤鹿乳是发现一个猎人正要射杀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将挤鹿乳奉双老的事情告诉了猎人。猎人被他的孝顺感动了,就赠给他一些鹿乳,并护送他下山。这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鹿乳奉亲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孝感动天、卖身葬父、扇枕温衾、芦衣顺母、打虎救父 、弃官奉亲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都是诗人对父母炽烈情意的热情讴歌。只要是正常人,我相信都会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天哪有地,没有父母怎会由我们?父母之恩深似海,寸草尚知报答春晖,作为子女怎么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我虽然还是少年,但道理我是明白的。想象自己,我感到一阵莫名的羞愧。我平时的一些表现屡屡让父母感到有些伤心和难过,比如常常表现出来的不听话,不认真学习,不尊重和体谅父母,不懂得感恩等等。
现在上学时我把这枚书签放在书包里,回家做作业时摆在桌案上。看着这枚书签我就不会忘记父母的爱和教诲,努力改变自己,做一个德智全面发展身心都健康的人。
百善孝为先。孝是什么?是儿女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每一个人都心存孝敬,可又有多少人尽了自我的孝心呢?
其实做有孝心的儿女并不难,只看你有没有这份孝心。也许是一件华丽的皮草,也许是一件普通的外衣;也许是一桌丰盛的酒席,也许是一桌家常便饭;也许是一栋豪宅,也许是一间平房。可它们在孝心的天秤上是等值的。古时候无论是人主、人臣、还是士民,都是很有孝心的。《孝行览?孝行》中说:“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耘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是啊,确定做人的根本,没有比孝道更重要的了。
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子女长大成人,为事业拼搏,为名利奋斗,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应对的却是父母的一方坟墓。这人间杯具不知何能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请不要等到功成名就时再尽孝心,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尽你一份孝心吧!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应怎样孝顺父母呢?我们不仅仅要努力学习,用最好的成绩回报他们,还要听从他们的教诲,更要学会关心他们,就像他们关心我们一样。开门时的一句问候,疲惫时的一杯白水,冲突时的一次退让就会让父母心满意足。
不要忘记时光的流逝,不要忘记生命的不堪一击,更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抓紧时光吧,抓紧你每一刻能够尽孝的时光吧,时光是不会等待你的。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感激父母,孝顺父母。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人生第一件事是要孝顺。”
“人生第一件事是孝顺。”听了这句话后,我内心十分震撼。我心想,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还要以“孝顺”为先。“孝”字是由一个“子”和一个“老”组成的,孩子背着老人,对父母尽孝,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所以我们长大以后,也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报父母。我曾经看过一则故事,叫做《卧冰求鲤》,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王祥的孩子,母亲因病早逝,父亲新娶的继母朱氏对王祥很不好,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王祥失去父爱。但王祥并没有抱怨什么,只是默默承受继母的冷言恶语。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继母朱氏患病,想吃鲤鱼。王祥不计前嫌,到集上去买鲤鱼,可是街上并没有卖鲤鱼的。王祥想来想去,来到了小河边,此时正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了,因此无法捕鱼。怎么办呢?王祥灵机一动,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将鱼拿回家让继母吃后,病果然好了。读了这则故事后,我感慨万千,一个少年,对继母的闲言恶语并没有斤斤计较,而是凭借自己的孝心感动了父母,感动了后世千千万万的人。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打伞时总是把伞偏向我们这边,而现在我们长大了,应该把伞偏向父母多一点。《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每年都会看,每一次都会热泪盈眶,我相信,人们一定会将“孝顺”流传下去,让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下去。
父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路支持我们、安慰我们、替我们解决难题的“支撑柱”。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三字经》中也提倡“孝于亲,所当执。”可见,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更要从我做起孝敬长辈。
我有一个太姥姥,今年九十岁了,听妈妈说太姥姥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她在年青时为建设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现在已离休在家多年,家里的长辈们对太姥姥非常孝顺。太姥姥很喜欢小孩子,对我特别疼爱,我也非常喜欢太姥姥,我一有时间就去陪太姥姥。陪她说话,她给我讲她过去的故事,我也把我在学校和学习上的事说给她听。太姥姥年纪大了,眼神、腿脚都不好,我经常给她打洗脚水,帮她洗脚,扶她走路,吃饭时给她夹菜……学着家里大人的样子,尽我的能力去照顾她。就在上周我还和姥姥一起用轮椅推着她出去蹓弯,原来我的力气那么大呢!我推着太姥姥在公园里走上小半天也不觉得累。每当这时太姥姥总是大声的笑着,一边给我擦汗,一边夸我是她的乖宝贝,看到太姥姥开心了,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我知道,我为太姥姥做的这些事不过是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在学校老师教导过我们“百善孝为先,孝是道德之本。”妈妈告诉我“孝”字上面是老,下面为小。我想,孝敬长辈,就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让这个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孝亲敬老之风,清代著作《围炉夜话》中更是有着“百善孝为先”的经典名句,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知幼。”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今天我和我的朋友来到的敬老院当义工,阳光从空中倾洒而下,照在树木的枝头以及我们的肩头,暖暖的,清凉的微风在这八月的骄阳下从耳边吹过,牵动人心,敬老院的院子里也铺满了金黄色底色,使我们紧张的心情都放松了不少。
我们向敬老院的大厅走去,入眼的便是颜色鲜艳的一栋美丽的大楼,入口处是一座有玫瑰金色边的旋转玻璃门,门后,就是敬老院的大厅,而楼上就是老人们的宿舍。我们四下张望,好奇的打量着这样一间又大又整齐的屋子,只见那几个被摆在窗边乳白色的沙发,被太阳洒下的光晕笼罩着,显得暖洋洋的,两张棕的发红的椅子靠在洁白的墙边,右边是给老人体检的地方,正中间是前台……
不一会儿,有一个爷爷和奶奶从楼梯上走了下来,我们立即搬了两张椅子让他们坐了下来,我们的妈妈让我们给爷爷奶奶捶背捏腿,我们两个纷纷看向对方,并且都从对方眼中看见了羞涩与尴尬,在我们的妈妈的催促下,我们都带着紧张与不好意思走到了爷爷奶奶边,为爷爷奶奶捶背,并且将力度克制到了最小,生怕一不小心力度用大了,而我们的妈妈还让我们问爷爷奶奶力度行不行,我们都用蚊子一般小的声音问爷爷奶奶力度行不行,这一刻,我们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通通涨红了脸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我们有给爷爷奶奶捏腿,不一会就因为紧张挥汗如雨。但爷爷奶奶都开心的流露出微笑……
接着,我们又去给坐在院中的一位老爷爷去捶背捏腿,隔着夏日单薄的外衣,我明显感觉到了这位老人的消瘦,和刚刚两位有些发福的老人相比,这位老爷爷真是“人比黄花瘦”,而且不止一般的瘦,而是背上的一根根骨头都能摸得清清楚楚,我和我的同伴不禁出了神……
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敬老院离开了这群孩子一般的老人们。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都应该走进敬老院等地去关爱和孝敬这些老人;孝亲敬老,是我们做人基本的准则,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尊敬每一个老人。德国文学家歌德就说过一句话:“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孝亲敬老,趁现在,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再后悔莫及!
孝,古往今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许多伟人都将孝体现的淋漓尽致。
孔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自己的身体爱护,不受他人诽谤这便是一种最开始的孝。自己立身行道。让后世扬名,让父母变得高贵这是孝的归宿。孔子认为孝起始于侍奉长辈,中间则起始于忠诚对待自己的君主,而孝的归宿便是自己立身。在我们看来孔子口中的不仅仅对待自己的长辈,还要对于君主、自己。而我们自身只能做到对于长辈的孝,所以我们更需要专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孝敬自己的长辈。
在周文王身上,我们看到了他这种对父亲专注的孝。周文王每日都要问候侍者三次,来了解父亲的身体状况。微有偏差,文王便不能正常的行走。只有当父亲寝食恢复正常后,文王才会安心。不仅如此,每一次都仔细观察父亲哪一种食物爱吃,并在下一次叫人多准备一些。在最后周文王像他父亲说得那样壮大了周朝。这种对长辈的孝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
不仅在古代,现代也有许许多多的事例体现出了孝。在一个普通的小学生——谢扬琳,发生了不幸。在她的生活中,本来虽然穷苦但是却有温暖幸福。可是她父亲却失去了右臂,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她母亲的身上,可她没有放弃她的父亲,在兼顾学业的情况下每天中午回到家照顾父亲。还得在回到学校去学习。她还在家中的小花坛中种蔬菜以此来补贴家用。正如她所说的“父母恩情重于泰山,知恩报恩不忘本。”这就是一种最真实的孝。
中国有一句俗语“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中孝也是很重要的。“孝、义、廉、耻、忠、信、礼、悌、耕、读”十个字,以“孝、义”两字为首,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孝的看重。所以在此我倡导同学们要有一颗孝子之心,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何为孝?看这个字就能知道。子托着一个老。仓颉造字是多么智慧。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又是何等悲哀。两者鲜明的对比,又能引发怎样的深思?这世上,总有这么一种人:当我们呱呱坠地,他们喜极而泣;当我们蹒跚学步,不小心摔倒在地,他们急切心疼;当我们背着书包憧憬未来,他们夙兴夜寐;当我们在外打拼,他们独守空巢,计算着归期。就是这么一种人,他们的心里永远只有孩子。一句老话说得好:父母心在儿女上,儿女心在石头上。多么讽刺,多么形象。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每天顶着高压工作得儿女们,有谁还会把孝敬挂在嘴边?有谁会推掉几十万的应酬回家陪伴父母一刻,哪怕是一刻也好啊!家中的父母那期盼的眼神又有谁能懂?“母疼儿是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这句话是多么心痛。投影是多么悲凉,反应的是现代人的悲哀。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你功名成就,风尘归来,见到的不是期盼的眼神和熟悉的身躯,而是荒草漫布的孤坟,你心怎想?是心痛还是悲凉?是悔恨还是无奈?那为何不趁他们健在之时多滴孝敬他们?如今,狐死首丘,乌鸦反哺已难得寻见,且二十四孝也不在为之流唱。孔夫子曾言:“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这是为人之本。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可就是这么一件天经地义之事,却被多数人所忽视,成为空谈。他们一味地将时间延迟,非要等到理想实现,成家立业,事业成就之后才去回报。直到再也欺骗不下自己,时间将一切带走,这才悔恨当初。
孝敬不经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义务。它像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照亮了城市最黑暗、最肮脏的角落。它像从罗布泊吹来的凉风吹散了沙漠上的一切炎热。它更像是从千万座埋藏在国土之下的陵墓中传出的一阵阵玄音,将以先辈的力量引导中华民族长风破浪,腾飞在世界得东方。孝,从今天做起!
我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千千万万的优良传统,而其中有一个是最为重要的,‘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这句简简单单的诗句就反映出了这个优良传统——孝顺。
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可在如今的社会有的人却连禽兽也不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南洛阳。一个叫王五玉老人的身上,老人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本应该膝下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的时候,可现实却让人震惊,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在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建造的毛抷屋里,四周漏风漏雨,屋顶还有一个大洞,在屋里唯一的桌子上放着唯一的一把破暖水瓶,可里面早已没了热气。我曾看过老人的照片,那苍白的头发,憔悴的脸庞,无助的眼神,瘦小的身躯让人可怜,而她住在一个漏风漏雨的,摇摇欲坠的屋里,躺在一张木板床上,盖着一床乌黑潮湿的被子,枕着一个用编织袋里面塞上一些破布制成的枕头更让人震惊。也许你会问他的儿女呢?怎么没有管的?那我告诉你,老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而他的二儿子就在离老人几百米远的老人亲手盖的砖瓦屋里,但他不赡养老人的原因竟是老婆有病怕影响老婆。他的大儿子在县城有两座房子,可死活不赡养老人。女儿们远嫁它方,都没有一个人照顾老人,老人的钱财也全被两个儿子瓜分了,现在只有老人的侄子有时来照顾一下老人。老人平常的食物就是一碗清水煮面条。那里的乡长也曾亲自做过调节,可最后无果而终,甚至儿女们再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看望老人,有这样的儿女真让人寒心啊。
这样的事还有许多。北京的柴玉吉老人,养有五个儿女,但最后被活活饿死在家中,半个月后才被人发现。还有江苏的林兰珠老人,待在大儿子的门口六天六夜,而大儿子却一直不开门,直到第七天风雨交加的日子,老人被饿死在大儿子家门口。出现这样的事不得不让我们去深思,是现代教育做的不全面还是其他原因,为什么中华民族的美德被这些人所丢弃?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是河南的,名叫谢延信谢延信是一名普通矿工,原名叫刘延信,在妻子死后为照顾呆傻的岳父母以及弟弟改名叫谢延信。他照顾呆傻岳父十七年,照顾呆傻岳母弟弟三十二年,做到了一个做儿子的责任。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学习现在大家看看这个‘孝’子,上面是‘老’子去了‘匕’而加上一个‘子’这说明是当人老了之后由儿子背着。这就是‘孝’字作为一个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孝道。让‘百善孝为先’从我们这里继续流传下去。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百善孝为先”。现在的社会潮流变化得越来越快,有的人受社会潮流的影响,因为各种理由不孝敬老人,许多老人被子女抛弃、虐待。但是这些不孝顺老人的人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不仅生了你,还辛辛苦苦地把你们养大,他们用无尽的母爱来包容你,指引你,帮助你,而现在他们老了,你们连基本的关心和抚养都做不到吗?
我曾经看过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讲:有一个很老的老人,他眼花耳聋,膝盖不停地哆嗦着,他儿子和儿媳妇把他赶下饭桌,让他用木板吃饭,老人的孙子看见了,也想用木板给他父母做碗,让父母老了以后用。父母知道后,明白自己错了,把老人接上了饭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第二个故事讲:一个男人很讨厌他的父亲,让他的父亲带着一条毛毯出去“闯闯”。这时他不会说话的儿子居然说:“父亲,你不必给爷爷一条毛毯,给他半条就行了。剩下的半条请你好好收藏起来,等我长大后可以把它给你们,让你们到外面闯闯”。孩子的父母认识到错误,赶紧留住了老父亲。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的模范,所以父母在做各种事情时都请考虑一下:“我这么做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例外还可看出,父母是必须受到尊重的。
我在《今日说法》的电视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人把他80岁的老父亲赶进了一个小木房,不给吃,不给喝,老人全靠邻居的帮助才得以生存。我看了以后很生气,长辈们都应该被尊重,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现在为了维护老人的合法权利,已经有许多相关的法律出台了,不过,我相信,老人更希望看到的是自然流露出的真情,而不是被法律所迫的的亲情。
在这里,我向那些不关心老人的人呼吁:“关爱你的父母吧,他们为你付出太多太多!
孝是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所在,从远古到现在、从皇帝到平民孝都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优良传统,自古就有“父母尚不敬,何以敬天下”的名言警句,孝也是社会考察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正所谓“孝”字“老在上,子在下”也就是“老爱子,子敬老”。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父母及祖父母辈的百般呵护,沐浴在爱的春风中,我们有求必应,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生活。可我们却不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不知钱财的来之不易,更不理解父辈的艰辛,“无理取闹、盲目攀比”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从不在自己身上找毛病,都是怨在家长的无能上。所以被人们无奈地称之为“小皇帝、小公主”。我们天真、快乐地过着每一天的幸福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真是无忧无虑,这一切都是上天赐与的,风雨不动安如山。直到有一天的一个电视节目对我触动很大,从心底挖出了一个“私”字,理解了父母无私的爱,懂得了我们应如何回报、如何感恩。
那一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晚会,里面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他们为了父亲母亲,宁愿抛弃自己的所有,甚至是学业!有的为了给父亲治病,推着大铁床带着父亲到上海去看病,有的代替妈妈跑这跑那去送票,还有的为了给母亲看病攒钱,去捡塑料瓶!他们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珍惜父母的爱,不要让父母伤心、失望了!
晚会中有一个人物最让人热泪盈眶,那就是邵帅。
邵帅一家以前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天,这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妈妈患了白血病,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这个消息犹如一个惊雷在他头顶炸响。接着,医生们找遍了中华骨髓库和台湾骨髓库,都没有与妈妈相配的骨髓。这时出现了一线生机:邵帅舅舅的骨髓型号与妈妈相同!邵帅太高兴了,但高额的手术费用让这个家不能承受。他为了照顾妈妈,办了休学一年的手续,他为了攒钱,给妈妈治病的时候没有喝过一瓶汽水,没有买过一袋零食。但不幸还在不断降临,妈妈的病情还在不断恶化,舅舅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只能靠邵帅了。他想也没想,就决定把自己的骨髓献给妈妈。妈妈不同意,但他依然坚持。妈妈得救了!
邵帅,这个普普通通的十二岁男孩,为了妈妈,他倾尽所有。
像这样的少年还有很多,这些是他们的“经典语录”,让我们感受一下吧!
我应该救妈妈,我不救她,谁救她呢?我觉得是天经地义的!
邵帅
妈妈是我们内心最美的牵挂。
吴林香
在妈妈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
徐沁烨
我已经失去了一个爸爸,不能再失去一个妈妈了。
--龙花
……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让我们学习他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哪怕是为妈妈洗洗脚,为爸爸捶捶腰,都能使他们乐的合不拢嘴!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所有,让我们用孝心回报他们吧!
曾记否,在雨里撑伞的,是妈妈,淋雨的,也是妈妈。
曾记否,用心开车的,是爸爸,在车里睡觉的,是我们。
曾记否,伤心时,哭的是我们,心痛的,是妈妈。
曾记否,失败时,痛苦的是我们,鼓励我们的,是爸爸。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个人如果不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就不可能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为了子女含辛茹苦,操劳一辈子,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没有劳动能力了,做为儿女就应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多多照顾他们,让他们幸福地安度晚年。我的老奶奶今年九十多岁了,不幸的是在去年患上了脑梗塞,成了植物人,长期卧床,不醒人事。爷爷奶奶辞去了外地的工作,不论严寒还是酷暑,夜以继日,尽心尽力地精心照顾老人。他们每天给老奶奶梳头、洗脸、擦身子……为了防止老奶奶皮肤感染,每天给她翻身好多次,用成人纸尿片接大小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世间难报的就是父母恩,他们给了我们一切,我们一生一世都报答不完,孝顺父母也是我们每个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孝,是父母工作完回到家我们能送上的一杯热茶;孝,是给父母捶捶背,让他们缓解肩上的沉重;孝,是为父母端上一盆热水洗洗脚,让父母解除一天的疲劳……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重身边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孝老,莫到忏悔时,再报父母恩!
我愿做一名新时代的小孝星,做孝敬老人的传承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抚养成小大人,不知经历了多少辛酸与艰苦。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报道:一个戴眼镜的学生背着一个装满书的书包,跪在北大的大门口,乞求北大录取他为本校的学生。但是北大主办方伸出一只拒绝的手,说:“对父母不孝的学生,本校绝不会录取!”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学生是某市重点高中的尖子生,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别人需要认真读多遍才能背下来的课文,他只需看一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他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老师的得意门生,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让父母感觉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慢慢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导致他变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而且对父母非常不孝。有一次,父亲忍不住说了他两句,他竟对父亲大发雷霆,还动手打了父亲。
一天,邮递员给他送去北大的面试通知书,碰巧看到他跟父母顶嘴吵架的场面,态度十分恶劣。只见邮递员失望地摇摇头,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到了面试日期,看到其他同学兴高采烈地走进北大大门时,他也跟着走了过去,他刚要进去,却被拒之门外。正当他疑惑不解时,那个送通知书的邮递员出现了——原来,那个邮递员就是面试的主考官。主考官严肃地对他说:“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国之栋梁,在我给你送通知书时,看到了你对父母的不孝,严重缺失人格,本校是不可能会录取你这样的学生!”那个学生听了,脸上黯然失色,可是,为时已晚……
我们从小就学习“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赡养父母是每个做儿女都就应尽的孝心。如果连父母都照顾不好,那么又何谈为社会做贡献呢?
我们生长在一个崇尚孝的国度,百善孝为先。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并抚育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作为子女,父母的恩德我们永远报答不尽。
在星期六的一天,我去县城游玩,遇到了一个年龄比我小的女孩子,当时正是大冷天,寒风瑟瑟,这个小女孩衣衫褴褛,她的手在寒风中冻得发紫,而他似乎没有一点寒意在马路上捡着空瓶子。他走到我的身边,双眼乞求的看着我,我以为她在向我祈求财物,我正准备掏钱时,小女孩突然开了口,说:姐姐,能不能把你脚下的空瓶子给我?我怔住了,问道:小妹妹,这大冷天的,你为什么要在马路上见空瓶子呢?她说:妈妈病了,我要赚钱给妈妈买药。小女孩说的话使我再次怔住了,心里不禁感叹:小妹妹真孝顺,和他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
我最近又看了一个节目叫最美孝心少年。里面的每个小心少年都值的我学习
。像:邵帅,路玉婷,黄风,赵文龙等等。
微笑,是八岁的赵文龙对妈妈的誓言,妈妈病了,赵文龙每天都要买菜做饭,他用卖塑料瓶的四元钱给妈妈买了肉,做了肉丸,他把好吃的肉丸藏在碗底给妈妈吃。看着母子俩推来推去的肉丸,我哭了。我也爱吃肉丸,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做肉丸,可我有时还嫌肉丸太硬或太咸,我何时体会过妈妈的辛苦呢?
有人说过:孝字,是老子在上,子字在下,我们做儿女的,就应该要孝敬父母,承担起做儿女的责任。我要向最美小心少年学习,把百善孝为先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古人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着“孝”。“孝”是我家的家风,它伴我健康快乐长。
我出生在一个淳朴善良家风的家庭里,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自我懂事时,爸爸妈妈就时常教导我,要我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每天,爸爸、妈妈总会抽空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打个电话,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带着我们回老家看望老人,陪着老人们聊天、散步、购物。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我。一有空时,我也会主动打电话跟爷爷、奶奶聊聊天,嘱咐他们要注意身体。抢着帮姥姥、姥爷干活,给他们揉揉肩、捶捶背。家里家外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孝”。
有一次,家宴在酒店举行,奶奶就坐在我身旁。席间,大家边吃边谈笑风生。每上一道菜,爸爸妈妈都先夹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乐呵呵地吃着、享受着。这时,服务员把红烧牛肉端到桌上。顿时,香气四溢,我不禁被着美味诱惑住了,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准备放在自己的碗里。突然,我见父亲正意味深长地看着我笑呢。我的心头一震:呦,爷爷奶奶还没尝呢。我的筷子像过山车一样,一晃眼便落在奶奶的碗里。“奶奶,你先尝尝这道菜。”奶奶开心地眼睛眯成一条缝。在场的人也不由赞叹我是乖孩子。宴席上洋溢着尊老爱幼的温馨氛围。
孝是我家的优良家风,它如一盏大明灯,引领我积极健康成长;它如一场春雨,滋润着我成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愿每个孩子都在良好家风熏陶下都会健康成长,出类拔萃。因此,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恪守孝道,让世界充满爱!
父亲英年早逝,母亲便一直是我经常的牵挂。人到初三,身不由己,上周末,月考结束,我便回家看看。记忆里的母亲以前总是看完黄金电视剧就上床睡觉的,可是那天晚上母亲却和我聊到凌晨一点多,也不见有困意。最后,看我困的不行母亲才恋恋不舍地躺在了床上。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来就要赶车,母亲硬是要留我吃了饭再走。记得以前每次离开家的早晨,我还在睡梦中母亲便早早起来给我做好了饭。如果我不吃饭就走母亲一定心里不是滋味。因此,我只好点头答应母亲。
在等待嫂嫂做饭的工夫,母亲叫我给她剪发。当时,哥哥和嫂嫂都反对。哥哥说:“等会儿我给你剪。”哥哥在隔壁开了个理发店,手艺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当时,无论哥哥嫂嫂怎么说,母亲就是不同意;我只好答应了母亲的请求。
剪发的工具全部是从哥哥店里拿来的,由于我从没剪过头发,一动手自然感到难以下手。但是,那天我给母亲剪得非常认真,随着剪刀的游动,渐渐地我的视线便慢慢地模糊了……
记得上次回家时,母亲还是满头乌黑发亮的秀发,怎么转眼间,竟然变成了银丝缕缕?我忽然想到,自己往日的头发都是母亲给剪的,如今已经十五年了,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五年呀?想到这,我心里酸酸的,泪也不听使唤地掉了下来……
我记得,那天早上在我给母亲剪发的过程中,母亲一直是面带笑容和我说话的。可是,母亲究竟说了些什么?我全然不知。我的心一直被母亲的银发揪得生疼,直到疼出了泪水,怕扫了母亲的兴,我只好悄悄地在母亲的背后,轻轻地把流出的泪水慢慢擦干。
下午,我回到学校后急忙电话向母亲报平安。哥哥偷偷地告诉我:“小妹,你知道妈妈为什么非让你给她剪发吗?你走后妈妈对我说,以前在家她经常给你剪发,她想找一回你剪发的感觉。妈妈还告诉我说,爸爸临终前想和你说句话,因为你学习紧张,都没能如愿。后来妈妈还伤感地说:‘我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悄悄地走了。”听了哥哥的话,我顿时泪如泉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放下电话,我想:与其等母亲将来留有遗憾,何不多把握住现在,挤一点时间常回去陪陪她呢!就是坐在她身边静静的看书,也是一种温馨啊……
作者/王钰凯
奶奶突然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当时,爸爸和大伯不在家,妈妈把她送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奶奶得的是脑血栓,需要住院治疗。奶奶说,她只是左半身活动不方便,怎么也不同意,坚决要回家去。后来,爸爸告诉我,那是奶奶担心住院多花钱。
在家住了一天,奶奶的病情更重了,身体左侧完全不能活动。这次,爸爸和大伯放下工作,回来给奶奶办了住院手续。奶奶没再反对,她不是怕多花钱吗?爸爸叹了口气说:“你奶奶怕的是连累我们啊!”
漫长的半个月过去了。医生说奶奶可以出院,在家还要做康复治疗。奶奶回家以后,爸爸找了个会针灸的医生,每天给奶奶针灸、推拿。全家人也都围着奶奶转,照顾她,陪伴她。
爸爸对我说:“小时候,家里没钱,兄弟又多,爷爷奶奶吃了很多苦,受了不少罪。现在应该享福了,可又得了这么严重的病。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孝敬你奶奶呀!”
1.孝是真,孝是善,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孝敬别人的老人,爱护别人的孩子是为人的根本。
2.古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他家里生活很艰苦。在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黄香异常地悲伤。孝敬父母的他,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一直不离母亲的左右,守护在母亲的病床前。当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地关心照顾了,尽量让父亲少操心
3.冬天里的一个晚上,天气特别寒冷。那时,一般的农户家里又没有取暖的东西,根本无法入睡。黄香读书时,捧着书本的手一会儿就冰凉冰凉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是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父亲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是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
,他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父亲铺好被褥,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这是多么地懂事的黄香啊!
4.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哪还有不孝敬长辈的理由呢?就像我妈妈,她每回外婆家一次,每次都会买些生活用品给外公外婆,还会帮外公外婆煮饭、洗衣服,和他们聊聊家常。虽然这是小事,但能体现出自己的孝心,也是值得学习的。
5.其实一个人是贫困还是富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有孝心。有钱尽孝当然很好,但孝子大多数都是出自贫穷家庭里的孩子最多,正所谓“家贫才能出孝子”。父母并不希望吃什么贵重好吃的补品,而是更多的希望精神上的满足。儿女长大了都出去工作了,只留下年老的父母在家里,这让他们感觉很孤独.很寂寞。他们理解儿女的工作繁忙不能陪在身旁,为此他们希望节日的到来可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这就是所有父母亲们的心愿。“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处处都为我们着想,我们也应该为父母着想。
6.对我来说:孝是真,孝是善。孝是给父母递上一杯水,给劳累的他们揉揉肩;孝是睡觉时给父母盖好被子,让他们睡个好觉;孝其实就是每天给父母一个温暖的笑容;孝是过节时说一声“节日快乐”!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百行以孝为先,从古到今,这个思想未曾改变。一个有孝道的人,就算他坏事做尽,心中依旧会有一丝良知;一个有孝道的人,就算是再大的困难也不会使他屈服。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古有王祥卧冰求鲤,就算是继母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讲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亲的爱,但当父母患病卧床时,他又衣不解带地去侍候,继母在天寒地冻的时候想吃活鲤鱼,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待冰自动融化后,跃出两条活鲤鱼。继母食用后,病就痊愈了。他的孝行可谓把“孝乃天经地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平常人家如此,就连帝王也毫不逊色。汉文帝亲尝汤药,以仁孝之名闻名于天下。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在床多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的孝行让人们心目中勾心斗角,冷漠无情的宫廷生活变得不再可怕,反而像平常人家一样温暖贴心。
从古到今,“二十四孝”都是孝子的代名词,二十四孝的故事更是寓意深远。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等,这些故事中的每个人物身上都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孝。孝的诠释方法有很多,而黑龙江人王一民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他的孝。
他倾尽毕生的积蓄,骑着三轮车带着百岁的老母亲,历时三年,实现了与母亲一起穿越中国的愿望。被称为现代的孝子。我想再没有一个人会做载着老母亲游历整个中国这样的“壮举”,谁会因为母亲小小的一句话而去做这样的事?现代人都有一种同样的冷漠:做不到的事就用钱来搪塞。很少人会有这种贴心的想法,为父母的心愿四处奔波,二王一民做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现代的青少年总是与父母保持一种距离,我们称之为“代沟”,在对待父母时总是冷眼相对,把父母的关爱和叮咛当做是一种烦恼,总是嫌他们罗嗦。不曾想过自己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和动作都会把父母的新伤得支离破碎,我们也未曾想过父母照顾孩童时的自己有多么的辛苦,我们从不知晓;我们只晓得劳苦尽教父母受,忧愁尽教父母耽。
我觉得现代人一定要学习语文,学习令人头痛却获益良多的文言文,才可以体会“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千万经典,效益为先”的深切道理,才可以做个孝顺父母,尊爱父母,疼惜父母的人,才会学会体会父母的每句话,每个动作背后所蕴含的爱意。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作为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孝”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风雨还是流传了下来。为了尽孝于家庭,人们可以放弃很多。
孝是一种陪伴。
从56岁的王天军背着八旬老母看社火的新闻中,我们看到的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爱。而这种爱的源泉,也一定是母亲在青春年华时,对孩子无限的操劳与默默无私的付出。
央视的广告中,曾有过这样的画面:小时候,母亲教我系鞋带,教我拿筷子,教我做各种各样的事,时间慢慢流逝,“我”慢慢长大了,苍白却悄悄爬上了母亲的发梢。有一天,她忘记了怎么系鞋带,怎么拿筷子,这时候,我们不能忘。我们是否可以像当年她教我们时那样,给她系鞋带,喂他饭菜,是否可以经常伴她左右,带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呢?
不要忘记,是母亲用时光做筹码,换取了我们的成长和幸福,在她容颜老去之时,我们也应当为她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孝是一种牵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远在家乡的母亲,对外出远游的孩子,是一种无声的牵挂;而远在他乡的游子,对故乡,对母亲,又何曾停止过思念?
俗话说的好,“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人们在外工作,为的是赚钱养家,而工作久了,总会止不住向着故乡的方向驻足远望,总会想在劳累之余听听电话那头熟悉的乡音,问一声“爸妈,您们过的好吗?”这微不足道的问候,包含了游子深深的眷念。
孝是一种付出。
从李之春放弃高薪回家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做出这种牺牲的。他明白即使自己赚再多的钱,也无法填补“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忧伤。如今母亲年迈,正是需要自己的时候,他就像《陈情表》中的李密那样,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只为一个“孝”字,只为在有生之年,做一件不令自己遗憾的事情。
无论哪个时代,孝都是值得被传承,应当被传承的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付出行动,让这个社会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每一位父亲,母亲,都能感受到来自儿女的温暖。
百善孝为先,千年永不变。
孝是什么?孝是对长辈的一种爱和尊敬。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句话说的很好,小时候,妈妈就经常告诉我要做一个孝顺的人,我那时还不太懂是什么意思,现在我长大了,我懂了,我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心中都要有孝,并付诸于实践,这是做人之根本。
孟宗哭竹、慈鸟反哺都是孝行,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孝顺永远是人间最美的品德,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品行。你知道孟郊的《游子吟》吗?是孟郊即将离开慈祥的老母亲,看见年迈的老母亲在灯下为自己缝制衣服时写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父母为我们做什么都不求回报,这点我深有体会,我现在在寄宿制学校读书,当初,我一直觉得妈妈不爱我,才让我在学校读书五天,才回家一次。那时我还经常埋怨妈妈,和妈妈闹脾气,妈妈只说一句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妈妈的心永远都记挂着你。”正是妈妈的爱,妈妈的放手,现在的我,学会了很多生活本领,学会了自立自理。我知道妈妈这是爱我,我也应回报母亲的爱,所以我不再和妈妈闹脾气,每次我都珍惜每周回家的两天,多帮妈妈做些事情多表达下我的孝心。
记得在我幼儿园的时候,一次九月九老师带我们去鸿儒乐园看望老人,我们为老人送去歌声舞蹈欢笑,为老人梳头,看着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如同花一般绽开欣慰的笑容,我们感到无比开心。还有一次妈妈脸色苍白的像张白纸,我十分焦急,被妈妈的病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给妈妈倒了杯热开水,妈妈喝完说:“我不渴了,感觉好多了,谢谢你。”我看到妈妈眼里亮晶晶的东西,我感到很快乐,这快乐不知是妈妈没有了疼痛还是我做了件该做的事?从老师、妈妈以及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我逐步懂得了什么是孝,怎么做一个孝顺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一个孝顺的人就从感恩你的父母和孝顺身边的老人开始,从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那是半年前的事了,但我依旧记忆犹新:那高高怂的颧骨,那挂在她身上,破破烂烂,松松垮垮的“布袋”。
那天放学,我像往常一样路上,远远地看到一个把头埋进垃圾桶,背部尽显沧桑的身影。走近一看,是一位老奶奶,一头银丝,满脸皱纹,身上的衣服像麻布袋一样垂下来,松松垮垮……
“奶奶!”我向这她身边,“都这个点了,您不回家吃饭,在这儿干什么?”我指了指手上的表,问她。老奶奶细眯起眼睛使劲看,随后笑了起来。嘿!这一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这垃圾桶不是有几个空水瓶嘛!我捡起来,拿去卖钱,还能买俩包子吃呢!”她的脸上浮现出了骄傲的神情,好像在为自己能想到这个“好主意”而沾沾自喜。我更加不解了:“那您为什么不回家做饭呢?还要在这儿捡空水瓶?”“我天天在流浪,今天在东村,明天在西村,居无定所,哪来的家?”奶奶的回答让我又心酸又心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您的孩子呢?”一提到孩子,奶奶的眼神便充满了喜色:“他们呀!他们老有出息了,都到外地去发展了!嘿嘿!他们可忙了!几年也不回来一次……”奶奶这么笑,倒让我怪难受的:再怎么说也是生你养你的母亲呀!难道就因为自己“有出息了”就不管自己的母亲了吗?他们有把这个母亲放在心上吗?
我把手伸进口袋里,掏出了五元钱,那是今天买早餐剩下的钱,我本来打算用它买根冰棍吃。我轻轻拉起奶奶的手,把这五元钱塞入她手心,说:“奶奶,这钱你拿着,去买点东西吃吧!”当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眼睛时,她却显得有点呆滞,但好一会儿后,奶奶眼中,闪烁着光,我的眼睛也一片朦胧……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芳留百世,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的生活都变得富裕了,可住在福利院的老人却更多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难道不值得引起我们的反思吗?这空水瓶时刻告诉着我“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人们常说:由小见大,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不懂孝顺的人,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又如何让人相信他会对社会有所建树。
其实,“孝”首先是人的一种需要,是人的一种特殊情感活动。孝顺父母,心里才踏实,生活才充实,才能享受真正的天伦之乐,才能走完没有遗憾的人生。不敬不孝者,表面上看像是占了什么便宜,实际上不但会使老人有所失,也会给自己带来也许是难以挽回的损失。孝顺是只有人才会有的崇高情感。孝,是能使爱心由己推人,人人孝顺父母,世风自然就会完美;反之,若连自己的父母都要虐待,那又怎能善待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同类呢?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所有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啊!感恩是有意义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感,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轻轻吟唱着,在心与心之间传递着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父母的爱,远远比那山高、比那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那么,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敬重。让我们学会爱,学会感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父母,亲朋,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净化你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