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论孝作文怎么写?下面是我们范文网议论文频道给大家精编的5篇关于论孝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孝是什么?孝是《搜神记》里王祥卧冰求鲤的真挚,孝是子路翻山越岭只为借米来奉养父母的诚心,也是老莱子七十彩衣娱亲的一片赤诚。
孝,是世间最可贵的美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相传的活的灵魂。
动物中也不乏孝的存在。
乌鸦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是不祥的象征,然而,即使是这样令许多人厌恶的乌鸦也懂得反哺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可见,孝不仅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动物中也不乏孝的影子,孝是生物最原始的本能。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很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完完整整的把它们又回报给父母呢?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了大半辈子,当我们长大、成熟,懂得回报他们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却永远失去了对父母尽孝的机会。
总有许多人,一直相信父母会永远陪伴自己,总是告诉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还很长很长,我将来一定会……诸如此类,这不过是为自己的不孝所找的借口罢了,这样的人,面临的将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
但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孝呢?孝,是发自内心的供养,而不是为了名声不得不背负的责任,更不是所谓的“愚孝”。
我国古代奉行的孝是“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的盲从,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而是“愚孝”,《二十四孝图》中埋儿奉母便是“愚孝”的一个典型事例,在我看来,郭巨所谓的孝行并不是真的为了尽孝,而是一种变相的为自己谋取名誉,他将对母亲的供养看做了一种责任,不得不肩负的义务,如果不承担会使自己难堪的包袱,才会险些酿成悲剧。
真正的孝是当父母犯错时善意的提醒,真正的孝是时刻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真正的孝是长情的陪伴。
父母需要的不是虚假的物质享受,不是假意的逢迎,不是一个一味听从他们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真正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成熟、独立、有用于社会的人。
或许现在的我们经常想,现在我还小,孝顺父母是等我长大后的事,这并不是正确的。
当你为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当你为父母下厨做一顿饭,当你对忙碌工作一天的父母说一声“辛苦了”,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回报,这便是最好的孝行。
所以,孝是对父母真诚的回报,它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孝不应该是等待,而是从现在做起,从一点点小事做起,孝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孝是一种伟大的品质。
古往今来,亿万中华儿女莫不推崇孝道。
孝本是一种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百善孝为先,不孝,即使有好的才华也无人赏识。
古有替父温席,也有弃官寻母。
像二十四孝等的故事如今广为流传,人人皆知。
这就是中华儿女孝顺的体现。
弟子规中也曾提到: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的要求我们应该尽量满足,并且不能耽搁。
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是我们用尽一生也报答不完的,恩情不用说也没有人能够忘记。
给予我们生命的他们,养育我们长大的他们,就是那么的不辞劳苦、高尚。
随着小树苗的茁壮成长,园丁却已渐渐衰老,他再也无法修剪我们的枝条,也无法达到我们的高度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伸开自己的双手为他遮风挡雨。
渐渐老去的他们,脸上布满了时间刻下的痕迹。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的,绝不是嫌弃,也不是怠慢,而是向她们对我们的那样呵护他们、陪伴他们、照顾他们。
他们随着时代的演替,不再那么的知识渊博,也已经被时间所抛弃,行动也日渐迟缓起来。
可能连家用电器也不太会用了,但是这只是时间的留下的遗憾,不是他们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做的是原谅、宽容,并帮助他们。
时间抛弃了他们,我们才是他们永远的陪伴。
多想一想他们无私的爱,没有他们的付出,不是他们的努力,我们哪来的本钱去面对人生路,只是给予生命这一点,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感恩,更何谈我们之后的辉煌与光明。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对父母的态度,具体一点,父母的心意不能违逆,父母的身体也已不是太好了,尽量让他们每天多笑一笑,多活动活动身体就好。
百善孝为先,知孝方为人。
孝说到容易做到难,我们要多和父母换位思考,多体谅他们,多包容他们,更加积极的去和他们相处。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
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孝在不言中,我的父母就是这般的不善言谈,不善于表达情感,但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他们的爱,你可以不说出你的爱,但必须要以实际行动来代替。
无言的孝更能给别人以温暖。
古今中外,流芳百世的古人们,许多皆是以孝名垂千古,木兰替父从军,就是为了父亲着想,父亲年事已高,不宜上阵杀敌,最终巾帼不让须眉,最后威名远播。
孝道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感恩;孝道也很难,只有真正怀有感恩之心的人才真正懂得孝为何物、怎样做到孝,才能做到孝感动天。
古往今来,孝都是人们所追求,奉行的美好品德。
在中国古代,对孝尤为严格,若丧父,应守孝三年,丧母,守孝一年。
期间不能做官,应考,嫁娶。
因此,留传下来了二十四孝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哭竹生笋的故事,讲道,一个叫做孟宗的人,年少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去世,只有年老体衰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
一日母亲深感不适,经过求医问药,得知用新鲜的竹笋做汤就可以医好母亲。
因为正值凛凛寒冬,根本就没有鲜笋,小孟宗非常希望母亲的身体好起来,可是又无计可施。
担心忧愁中小孟宗独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
他的哭声打动了身边的竹子,于是奇迹发生了,只听呼的.一声,地上就瞬间长出了许多的嫩笋。
小孟宗看到时心里特别的高兴,他小心的摘取了竹笋,欢欢喜喜的回到了家里。
回到家之后,马上用竹笋为母亲熬好了笋汤。
母亲喝了笋汤之后身体果然大有好转。
而孟宗后来也大有作为。
这个故事到可以接受,因孝顺而感动天地,使竹笋生长。
但埋儿奉母的故事,却让我无法接受。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因为一个生命而要舍弃另外一个生命,这难道是孝吗?古时的孝有一些过激了。
而反观现代,人们悲哀的通过法律去规定亲情,那里知道法律只能规定财产,不能规定亲情,与古时相比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了。
经常有一些情感节目,无非讲兄弟阋墙,母子相争的事,令人无比唏嘘与感慨。
在外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子女可以直呼父母的姓名。
像大仲马与小仲马,他们是父子更是文学界的竞争对手。
大仲马经常以他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儿子的关爱。
小仲马也以自身出色的文学作品来回报父亲的期望。
百善孝为先,而孝,不是郭巨埋儿,不是法律规定,不是不管不问,而是子女对于父母源自真心的敬奉与爱的表现。
有一则漫画讲述了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拿着一杯水“孝顺的”递给他爸爸,可是当他爸爸想再要一杯水的时候,小男孩却理直气壮的说:“作业上并没有写这一项,我为什么要做呢?”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跟我一样对小男孩的行为感到气愤不已,感到小男孩忤逆不孝。可是这幅漫画却反映出时下中国社会教育孩子的一种可悲的现象。如今社会很多家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全家上下轮番像伺候得像“公主、少爷”一样,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都让路。孩子们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仿佛只要学习好,就衣食无忧了。所以,孩子们对父母感恩的心渐渐的磨灭了,不仅会养成“一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大哭大闹”的习惯,长大后,很可能还会不孝顺父母。
20xx年2月14日,北大学生吴谢宇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将母亲残忍杀害,将尸体用塑料布严密包裹,并层层塞入活性炭除臭,他伪造母亲辞职信,还用母亲手机编造理由,向亲戚们借款144万元,之后逃之夭夭。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完美的北大学霸,竟然干出亲手杀害母亲的事情。
古代也有不孝的事情,古代有个徐姓,兄弟两个人,住的相距才十余里路而已,他的母亲每五天兄弟轮一次,但是哥哥比较贫穷,弟弟稍微宽裕一点。结果这次哥哥奉养母亲还剩两天,实在没有粮食了,只好让母亲先去弟弟那。结果母亲到了小儿子家,那个小儿子连门都不开。母亲只好流着泪走了。才走没多久,突然雷电交加,就劈进他们家里去了,结果妻子死在门附近,丈夫死在厅堂。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孝父母,不仅自己会事业下滑,还会家庭不和睦,而且还会出现许多因果报应。
但是还有许多孝顺事件,汉朝时期,孝子黄香的母亲早逝,他知书达理,在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扇凉席子让父亲睡。冬天则先钻进被窝温热被子让父亲睡。
有个人曾经说过一句话:“生命应是一杯渐渐变淡的酒,但孝心却是一叶永远不沉的舟。”愿所有的儿女们对自己的父母永怀孝心!
可能,有不少人会吟那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也许,有不少人知道被评为戊子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刘延信:1973年,刘延信与同村姑娘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谢兰娥去世前,嘱咐丈夫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爹妈和智障兄弟。此后,刘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贞与孝心,成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刘延信后改姓为谢)。1979年岳父患重度脑中风,再也没有站起来。一老,一瘫,一傻,一幼,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谢延信的肩上。谢延信老了,病倒了,但他的意志没有垮、孝心没有变、责任没有失、良心没有丢。他隐藏起最沉重的哀愁,担负起让希望生生不息的重任。可见他的孝心感动天呀!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鸟兽尚且如此,人何以堪?父爱如山,母爱如海。他们给予我们的这段爱,是与我们出生,至于他们离去,是长久,伟大无私的一段爱。而我们给父母的孝呢?无论如何都比不上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正如诗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不及时行孝,留下的只有悲伤后悔和遗憾呀!
在许多人眼里,对待孝的理解极为狭隘。他们认为只有等到他们成家立业,父母衰老时才是自己行孝之时。可能有一部分人连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肯。现在就如此,将来就别提“孝”了,到了那时候那些人的良心就让狗吃了。
父母的生日有谁知道?父母的体质有谁问过?父母的忧虑有多少人了解?
孝不止是父母老后为他们端茶送饭端唐喂药,不只是父母年迈时的物质赡养孝应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恩……
合适我们才能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撑呢?答:从想在开始……让我们为父母尽自己的孝心,让世界充满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