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抢馒头作文怎么写?下面我们范文网日记频道给大家精编的30篇关于抢馒头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说起蒸馒头,我可是头一回呀,心里既兴奋又紧张。一旁的外婆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头安慰我道:“掌握诀窍就行,慢工出细活,熟能生巧,待会跟我学!你能行!”我就像找到了救星似的紧跟在外婆身后,成了她的小尾巴。
说干就干,我拿了一个小面团使劲地揉了起来,边揉边蘸点干面粉,不一会儿,面团变成了小圆球。我瞟了一眼外婆,学着她的样子摁起小圆球来。可是,外婆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手中的圆球三两下就成了一个圆圆的胚子,而我的呢?却变成了一个长长的、不规则的图形。看着自己失败的半成品,我立马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甚至有做逃兵的冲动。但是我又振作起精神,向外婆讨教经验。我又一次把刚刚的面团揉搓成的小圆球放在桌上,嘴里还不停地自言自语道:“这回你可得乖乖地听话,要给我长脸啊!”我紧张地看了看外婆,外婆点点头,似乎在给我鼓劲。我先从圆球中心摁起,慢慢地向四周摁去。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我每摁一下,都掌握好力度,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过了好一会,我的馒头胚子终于做成了:圆圆的,厚度也基本均匀。“嘿!成功了!”我欢呼雀跃,顾不得额头上因紧张而生出的汗水。“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啊!”爸爸妈妈连连翘起大拇指夸我。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吃着自己做的馒头,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了!
再过四天就是春节了,蒸馒头,是我们这的风俗。奶奶说;蒸馒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还能表示来年财源滚滚
一大清早,我奶奶就起了床,拿出了过年时就放在罐子里发酵的酵母,顺便看一下大了多少。应该是时间够了,这酵母好像多了一半似的,将那一大个罐子,都给填得满满当当了。然后,又拿出了早就包好,展示放在冰箱里的一大碗糖丸子,准备用来包甜馒头。再接着,奶奶又捧了一大盆的猪肉馅,还在锅里头又揉又搓的弄了半个小孩子身体那么大的面团。一切准备就绪,不久之后,和奶奶约订报馒头的人也陆陆续续得到了,等他们各就各位,就开工喽。 开始做了,奶奶最先掰下了一小团面粉,在手心里捏来捏去,直到捏成了一个圆球,再用食指把球中间插一个小孔,用两根手指把球得中间给捏空,捏大,直到捏出了个小碗的形状,再拿一颗糖丸子放进去,用手把上头的孔给捏平,多捏出一条小条儿,绕在顶上,一个甜馒头就完成了。 我想:这也没什么,连三岁小孩子都会。便马上洗了手,拿了个面团,中心捏空,我一看奶奶他们都比我快,马上加紧赶上去。可是我这个新手,哪有奶奶他们包得又好又快呢?虽然我报的不是太圆,有点儿棱角,但是我也匆匆完成了我的馒头,和奶奶他们做的放在一起,再过三十分钟,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馒头了,吃着我亲手做的馒头,味道一定很不错。
去年暑假的一天,由于妈妈忙着做饭,就让我去市场买馒头。我高兴极了,又蹦又跳的,这可是我第一次独自出去买东西呀!
下了楼,我高高兴兴地哼着歌向市场跑去。我感觉路两旁的树叶欢快地向我招手,路上的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们都对我微笑,一切都比以前更加美好。
不知不觉就到了市场,我飞快的跑到了卖馒头的地方。站在摊位前,对着馒头店里面我害羞地说:“叔叔,买馒头。”我虽然发出了声音,但很小,连我自己都听不见。这时,过来一位大妈她说:“师傅,买馒头。”一位叔叔就出来了,给大妈卖了一袋馒头。叔叔转过身正要进去,我憋着劲大声喊:“叔叔,给我也买一袋馒头!”叔叔转过头来看我,这时我心里非常紧张,脸蛋烫烫的。叔叔温和地问我:“小朋友,你要买什么?”我说:“一袋馒头。”我说着递过钱。叔叔拿一袋馒头并找了钱给我,我拿起馒头飞快地往家跑。
在半路上,有一位奶奶说:“哟,这小孩子都可以替大人买东西了,真了不起!”我自豪地点了点头。回到家后,妈妈高兴地说:“儿子真的长大了,都能帮妈妈买东西了。”我感觉美滋滋的,一下子觉得自己很能干了,就说:“妈妈,以后买馒头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好!”妈妈爽快地答应着。
那天是我第一次帮家里买东西,也是我第一次感觉自己长大了。
是二十九号,家家户户都要做馒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告诉我一起去买做馒头的材料。
场里人山人海,到处是叫卖声。妈妈先去买了红豆沙后,再去买了些猪肉,叫卖猪肉的帮忙绞成肉馅。回到家后,妈妈先把葱洗好,切成小条拌在猪肉里,再加了些调味品搅拌均匀,这样馅料就算弄好了。
来是揉面团,只见妈妈把做馒头的粉先倒在盆里,加上适量的清水后,将粉和水掺和在了一起,揉了几下后,粉就成了个圆圆的面团,妈妈看我在旁边很想试试,就给了我一些。只见妈妈上揉揉,下揉揉,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揉起来。可是没见一会儿,面团就牢牢的黏在桌面上。原来,是我没有在桌面涂粉,导致面团紧贴着桌面,妈妈把面团给弄出来后,撒上粉,我就放心地揉起来,不一会儿,面就揉好了。
就是发酵和放馅了。看,那小面团在妈妈手中漂亮地转了个圈后,妈妈把汤勺上的红豆沙馅包在了里头,再把它加以摆弄,一个可爱的小包子就横空出世了。我也学着做,可惜小面团不让我如意,掉在了地上。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个小面团。这次,我可学乖了,我先在小面团里挖个洞,再慢慢扩大,最后放上红豆沙馅。可是馅放得太多了,包不上,于是我用汤勺挖掉了一些,然后成功地捏好了一个馒头,但是外形不够美观。后来我又认真地做了好多个,发现自己做的包子比刚做的好多了,妈妈还夸奖了我。
事告诉我凡事只要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三十年后,我已经是一位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了,我发明了一种馒头,这种馒头的味道和普通的馒头不同,它的营养价值高,是人们喜欢的一种食品。
这种馒头随个人的喜好变换不同的口味。有的人喜欢吃草莓味的,馒头就是草莓味的;有的人喜欢吃柠檬味的,馒头就是柠檬味的……每个人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口味。
这种馒头可以改变人的心情。比如烦躁的人吃了以后,心情就会变得平静;忧闷的人吃了,就会变得开朗;心胸狭窄的人吃了,就会变得大方。冷漠的人吃了会变得热情。
这种馒头有助于智力发育。愚蠢的人吃了,就会变得聪明;记忆力差的人吃了以后,记忆力就会增强。
这种馒头还有助于人们的骨骼生长,比如个子矮的人吃了这种馒头,个子就长得高;瘦的人吃了这种馒头,就会长胖,不要什么黄金搭档、牛奶,只需要一个馒头,经济实惠。
看到了吧,馒头的神奇,现在只是个愿望而已,我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生物工程科学家,大家吃到这种馒头的日子指日可待。
当今社会,“信任”一词被提到的愈发频繁,而与此相反,社会的信任危机也愈发严重。这样一来,那为数不多的信任便愈发被推崇,今天这张报报道,明天这家电视台专访。最近的新闻“馒头老太”撂摊卖馍便是如此,频繁的报道和称颂一方面显示了社会对信任的期待,希望通过宣扬事例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另一方面也是新闻媒体为人们点燃的一盏希望之灯,告诉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信任的。
再深入一点想,信任危机,顾名思义便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比如公交售票员总怀疑你没有买票、你总怀疑街边坐着乞讨的残疾人是假装的、等等。《文化纵横》上说:“生活在当今中国的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当下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危机弥散在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存在于不同人群、阶层和行业之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社会细胞内部。”这足以说明信任危机存在的普遍性。
然而,为什么现在会有“信任危机”这个东西呢?信任危机的出现,我个人认为,是这个时代造成的。现今是信息化,全球化的21世纪,电脑,网络几乎普及到家家户户,网络,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七八十年代的聚会,大家吃喝聊天,好不欢乐,而如今的聚会更多的是十几个人围着一个大圆桌,各自把玩着自己的“爪机”,等上完菜了,拍张照片发微博,说:“今天聚会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越来越少,没有沟通,又何谈信任。再加上网络虚拟化的特点,给我们的网络生活蒙上一层雾,愈发降低了我们的安全感,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作文吧
这因“网”而起的信任危机,主要在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之间爆发。现在我们出门,有陌生人问路都要斟酌几番才会回答,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剧吗?而反观那些老人,则一直保持着中华3500年文明遗下的互相信任的美德,“馒头老太”如此,许许多多的老人也是如此,我的姥姥,每天晚上出门散步都不锁门,我问她:“你就不怕有小偷?”她说:“哪来那么多小偷……”短短一句话让我汗颜。试问我们中又有几个,能做到这样无条件相信他人?
我们这个处处充斥着“不信任”的社会,需要拥有信自己,信他人美德的人才,而不是整日怀疑这怀疑那的人。“馒头老太”、信任零钱箱等,都只是一些唤醒有知者的引子,而真正解除信任危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怀疑,助信任复出,画美好蓝图。
由于疫情严重,在家不能出门,于是我跟妈妈学蒸馒头。
妈妈先把面粉和发酵粉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加水和成面团,接着用保鲜膜把它密封起来,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两个小时,原本小小的面团就变成了原来两倍的胖子,我们还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了黄色的玉米面团。
面醒发好了,我们开始揉搓面团,给它排气,等面团表面光滑后,就可以制作面坯了。我想做一个可爱的“小猪”,先拿出一些白面团,搓成一个椭圆形当做小猪的身子,再拿出一些黄面团做成三角形,粘在小猪的身子靠前的地方,这样小猪就有耳朵了,然后我用黄面团做成一个小椭圆形,粘在身子最前方,做小猪的鼻子。最后,用熟红豆粘在小猪鼻子上面做小猪的眼睛,一个可爱的“小猪”出世了。我和妈妈还做了很多有趣的造型。
做完放置15分钟后放入锅内蒸,25分钟后馒头就可蒸熟,在馒头还没蒸熟的时候我就闻到了香味。馒头终于蒸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小猪”咬了一口,真好吃!
蒸馒头“阳阳,下来。”“噢!”又有什么事?我已经被喊了好几次,上楼下楼不知跑了多少次了。我心里特别烦,但又不能违抗妈妈的命令,只好不情愿地下了楼。
“把馒头拿回来,一个袋子装20个。”妈妈下达了新的命令。“噢。”我接过一个个塑料袋,飞一般的向包子铺跑去。原来我家新做了一批馒头。我想早点拿完并写完今日作业。来到包来到包子铺看见蒸笼堆得高高的,还一直冒着一缕缕热气,站在那里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这时,店主大喊一声:“馒头出炉了!谁家的?”我随口说了句:“我家的。”话音刚落,他已经麻利地把热气腾腾的笼格拿了下来,一串动作一气呵成。我在心里不由地赞叹起来:“哇!这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厉害!”这时,我又想起还有作业要我又想起还有作业要写,变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手抓了两个我但与三往袋子装,可是我过于心急把馒头皮抓破了,汁水一下子奔涌而出。更惨的是,我手指抓到了肉馅里去了,烫得我直哆嗦。
接着,我学聪明了,先把手洗了洗,然后,用手把两个馒头快速地放进袋子,梢微停了下,继续重复这个动作,嘴里数着:“二、四、六、八、十、”一袋装完了,接下来是第二袋……第三……第四……呼,终于全装完了,我看了看手上,全是油,在阳光的照射下,黄灿灿。
收完一袋袋的馒头,我便提着馒头回家向妈妈报功了,可是,我的衣服上多出了几油斑,被骂了一顿。但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不知受了谁的鼓舞,妈妈突然有了做馒头的兴致,在百度上找来做馒头的方法,从超市买来馒头自发粉,经过一番课前准备后,开始有板有眼地学做起馒头来。
第一次,因为发酵时间不够,妈妈失败了——从蒸锅里出来的不是白胖胖的“年画娃娃”,而是硬邦邦的“铁头小子”,大小不一,东倒西歪的坐在盘子里,“惨不忍睹”的样子实在无法使人产生品尝的兴趣。
本以为妈妈受挫后会跟以前一样只是三分钟热度,不料妈妈竟然越战越勇,第二个周末,妈妈又开始向她的“馒头大师”目标前进。不过这次做的是红糖馒头。
因为有了失败的教训,这次妈妈很有耐心地等待面团发酵。
过了一段时间,我忍不住跑过去偷看。呀!原本小小的面团发酵成有原先两倍大了,拿手指在上面一按,面团马上出现一个小坑,手指一挪开又快速复原了,发酵终于成功了!
接着妈妈再次揉搓发酵好的面团,做成规格差不多的馒头坯子放进蒸锅,十分钟后,伴随着一缕缕清香,一锅蓬松且有模有样的红糖馒头就新鲜出炉啦!妈妈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而我则迫不及待地履行自己“美食家”的责任——拿起一个馒头,放在嘴里一咬。“哇,甜甜的,真好吃!”我不禁啧啧赞叹。
在不懈的努力之下,妈妈终于学会了做馒头!
在春节放假期间,我和妈妈一起做馒头。
首先,我们把面粉放在盆子里,用温水把酵母化开,再把化过酵母的水倒到面粉里,并且要边倒边搅拌、揉压,和成面团。然后把面盆放在暖气上,让面发酵得更好。一个下午过去了,我想:“面也该发好了吧。”我掀开盖子,只见面团上已经有许多小窟窿了,证明面发好了。
开始动手做了,我们把面揉成长条形,用刀切成一节一节的。再把小面团揉捏成半球状,还在上面嵌上一个红枣。就这样我们做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做了一些只有面的,还做了几个嵌着核桃仁的。最后还剩下些面,我想做个与众不同的。“对啦,刚刚迎来了蛇年,就做个蛇吧。”想着,我就把剩下的面揉成了长条,我把它绕在一颗红枣周围,让它盘旋而上,还给它捏出了眼睛、嘴巴。
水烧开了,我们开始蒸了。妈妈把馒头摆放在蒸锅里后,我不停地透过透明的锅盖看小馒头在锅里慢慢鼓了起来,二十分钟后一笼馒头就出锅了。看到那一个个馒头就像是被吹足了气的球儿一样,圆滚滚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馒头,吹了吹热气就大口咬了一口。啊,没想到还真烫,差点把我的舌头烫坏。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
我吃着自己动手做出来的香甜馒头,心里非常开心,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是放心的,卫生、健康的馒头。
哈!我也成了小厨师了!
昨天,我们一家人在做馒头。妈妈包的馒头可好看了!馒头的下面圆圆的,上面叠起来的地方,简直就像一朵花!我直嚷着也要做馒头,妈妈说:“好的,先把一小团面粉搓圆,然后用两只手心把它压平,要均匀,底子要厚一点,边沿稍微薄一点,皮弄好后,放进适量的肉,再把边一点一点地叠起来,一个馒头就做好了!”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第一个馒头简直就是四不像,妈妈说:“别灰心,慢慢来,会做好的!”听了妈妈的话,我又认真地做起来了,真是一个比一个做得好!
吃着自己做的馒头真开心!
小馒头儿作文800字
有一个白白的,小小的,缺了一半的小馒头儿被人扔进了杂乱的小袋子里,打算扔出去。.
小馒头儿大叫到:“干吗要扔了我,我虽小了点,但也是可以吃的,我没有毒,也不脏。”
可是,没有人把他捡起来。“那行吧!你们不要我,我很干净,还是有用处的。”
于是,他奋力往袋口前爬,终于,他爬出了袋子,他机灵的跳了下去,然后趁主人没看,嘀嗒嗒的离开了这栋楼。
温和的阳光照耀着他,他感到格外的舒服,于是更大步的向前走去。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呻吟,他向声音走去,只见一只饿昏的小蚂蚁倒在地上,虚弱的摆动着他的须,小馒头儿关心的问他:“你为什么这样的饿啊?”
“我不小……心拉对了……找爸爸妈妈的路上,没有食物,我饿了!”小蚂蚁断断续续的说完了。
“那你咬几口我。”小馒头儿说。
“你不疼吗?”小蚂蚁心疼地问。
“不管了,我天生就是让别人吃得,快咬我几口,不然你会饿死的。”小馒头儿说。
小蚂蚁心疼得咬了四口小馒头儿,顿时精神了好多。
“再见,小蚂蚁,祝你赶快找到你的家人,我走了。”说着,招着手告别了小蚂蚁。
小馒头儿越来越小了。
小馒头儿累了,便躺在石头边,睡着了,两个公螳螂,走了过来,看见了小馒头儿,其中一个举起大刀将小馒头儿举起,然后抛给另一个,小馒头儿被甩到了一个花朵旁,花朵看见了问他:“你疼吗?”
“我并是为了这个,而是我又一次被抛弃,没有人要我,你看我还是很干净,只不过刚才被夹了一下。”小馒头儿说。
“是啊!”花朵回答他。
“你怎么有点虚弱,有虫咬你吗?”小馒头儿问花朵。
“没有,最近几天都没下雨,再过一两天,我就会被晒死了。”花朵说。
“我有办法了,你等等。”小馒头儿说。
他跑到河边,掰下一块面包,放进水里,过了一会才拿出,然后,用一块很大的叶子,罩住,跑到花朵那里,打开,一大堆,一大堆的水,流露了出来,花朵和的甜甜蜜蜜的。
“对不起哦!看把你变得小了好多。”
“没关系,虽说我小了,但我还是有用处哦!再见!”小馒头儿招了招手,嘀嗒嘀嗒的离开了。
现在的小馒头儿只有一丁点大了,他走向田野,躺在了蒲公英妈妈的身上,他睡着了,一个星星看到了,他的光芒只有一点点大,因为他没有力气了,于是,他有微弱的光,照着小馒头儿,小馒头醒了,星星问他,是否愿意让他吃下去呢?他点点头,忽然他像一个能飞得物体,瞄准了那颗星星,一直飞去。
我叫馒头小白,北方人给我起了好多名字,有““馍”、“馍馍”、“面头”、“窝头”、“炊饼”、“干粮”等。南方人对我很专一,一直叫我“馒头”。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成长经历吧。我原本是一粒麦种,叫“麦子小白”,我的家在中国的北方,我的家族叫冬小麦。我们的成长是非常艰辛的,在我们非常幼小的时候,我们就要经受严冬的考验,待到春天来临时,我们就开始了快乐的成长。我记得我原本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呆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坐在车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很远的路。突然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度,一只粗糙的大手抓住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啊!阳光,阳光照射到了我的身上,好温暖啊!我看到了一位皮肤黝黑略显苍老的农民伯伯,他把我轻轻的放到了泥土中,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踏实,感觉这就是我曾经的家。慢慢地,我被泥土遮挡了视线,我努力的寻找着阳光,在泥土的缝隙中,我似乎看到了农民伯伯脸上泛着希望的阳光。不知道过了多久,只是感觉到越来越冷,嗖嗖的冷风穿过泥土像刀子一样肆意的划伤我的身体,我感觉自己好无助,只能默默的承受。许久,我感觉好像有东西轻轻的落在我上面的泥土上,看不清,像是白白的冰,好像妈妈给我讲的传说中的雪。慢慢地,有水流了进来,冰凉刺骨,我感觉浑身都麻木了,我记得妈妈说雪是美丽的,可是我看到的雪怎么会变成冰冷的水呢?啊,我动不了了!怎么办?我被雪水冻住了!我要被冻死吗?我好害怕,我想妈妈了,妈妈你在哪啊,快来救救我吧!
我就这样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我感觉好像来到了天堂,好暖和啊!我隐隐感觉到了阳光的温暖。啊!我竟然没有死,也没有上天堂,我还在这里,原来是春救了我,她给了我温暖的阳光,温暖的雨水和清新的空气。我感觉浑身充满了活力,我想要迫不及待的长大,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拯救我的春,看看向往的太阳公公。我努力着,努力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在农民伯伯的二百多天的陪伴和呵护下,我终于长成一株成熟的小麦了。
隐隐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和爽朗的笑声,一个庞然大物向我走来,啊!我的小伙伴都被它吞进了肚子里,怎么办,怎么办?它向我来了!啊!我的头好晕,怎么天翻地覆的,我到哪里了?眼前一片黑暗,好像坐在车上,就像最初的我。晕晕沉沉中,我好想感觉到了阳光,阳光!阳光一恍而过,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个奇怪的机器。我的身体,好痛!我眼看着自己粉身碎骨,我要死去吗?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变成了粉末,但是我仍能感觉到空气,我的意识还在。
此时,我的名字变成了“面粉小白”。当我再看到阳光时,我躺在一个大盆里,有温暖的水流了进来,一双手开始不断的搅揉着我和温水,温水不断的把我和我的小伙伴连接起来,水也融进了我们的身体。我们被这双灵巧的手揉挤成各种形状,最后我们依依不舍的被刀子分离,变成大小和形状相似的面团。我们被装进了锅里,不一会就水汽缭绕,好像是在雾里云间,好一幅诗情画意,我陶醉在这其中。好热啊,我都快透不过气来了,这白气钻进了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开始膨胀了,我的肚皮会不会被胀破啊?真是煎熬啊!突然,白气迅速的飞到天上去了!云雾中,我看到了朦胧的微笑。
我,馒头小白,诞生了!
我热爱历史和哲学,在我短暂的人生中,我终于弄清楚了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这样的人生哲学。我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相传《三国演义》中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我们的族人世世代代被汉族人民所钟爱,直至今日,我们还在默默的回报着喜欢我们的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也不断的与时俱进,根据不同口味和各种作法,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
我馒头小白还发现,我们的家族伴随着中华民族一路走来,我们已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融为了一体。与我们一同陪伴中华民族的还有我们的好兄弟“筷子”,我们是:启迪、传承、明礼、关爱、守望、睦邻,我们共同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智慧和情感。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我们,有我们的地方,就是中国。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和小朋友们珍惜我们,爱护我们,尊重农民,节约粮食,从小白做起,从现在做起!
今天我的爷爷要蒸馒头,我也当了一次小厨师学会了做馒头,并且从泡面头到发面整个过程记录下来,想不想知道馒头是怎样做成的,跟我来吧!
前天晚上把面头掰开用足够蒸馒头的水泡上,第一天早上看看面头是不是泡软了,如果泡软了就根据所需要的馒头量,把面粉和在水里,软硬适度,盖上盖子,开始发面。大约3个小时后面的体积增大了一半,表面有许多蜂窝状的孔,并且伴有酸酸的味道,表示面发好了。
开始和面了,我的爷爷先在面板上撒上干面粉和食用碱,食用碱可以起到消除酸味的作用,但要适量。我的爷爷把大盆面倒在面板上,用力揉,不一会面上小孔不见了,面结实而有劲,我的爷爷说:“面揉到位,馒头才好吃,”我的爷爷把整块面均匀分成25个,我感到好奇,我的爷爷说:“每锅蒸12个,两锅要24个。”我更好奇:“哪还剩一个怎么办?”我的爷爷说:“要把面头留下,下次才有馒头吃呀!”,我的爷爷想的真周到、细致、并且计划性很好。听妈妈其实很多邻居开始用发酵粉做馒头了,我们家坚持用面头,是因为感觉保持用天然是最好的。我开始加入劳动,把一个馒头放在手里怎么揉也不圆,在我的爷爷耐心指导下终于揉成了一个,最后我做了两个面动动物。
馒头熟了我的面动物格外好吃,品尝自己劳动成果,有一种小小的自豪感,真是一次有趣的生活体验。
今天,我读了《一个有缺口的馒头》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深深的打动了我,一个饿的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儿,竟然把能救自己性命的馒头,还给了少校,最后自己却饿死了。
文中,一位少校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那里的全体官兵已经四天没进过一口食物了。中途,第一辆卡车扎进了炮弹坑里,这时候四野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他们发现车里有馒头,就跑到车前抢了起来。车上下来一位大胡子少校,他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说:“乡亲们呐!前边,守着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可还要和鬼子拼刺刀啊!”这时一位小女孩儿怯生生的走到少校面前,把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的手上,把自己嘴里的也还了回去。少校问她叫什么?小女孩儿说:“尤小翠。”那些饥民们,看到小孩儿这么做,心里感到自愧不如,就也把馒头还了回去。一周后,少校到一周前陷车的地方,带着一篮馒头去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儿。一位大娘带少校到一座新的小坟包前,说:“这就是尤小翠,她是三天前死去的。”
我知道,给饥民们跪下的大胡子少校;把馒头还给少校的饥民们;把能救自己的性命的馒头,还给了少校的小女孩儿;这些人都是为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一个小小的馒头,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可能救活一个人的性命。可饥民们还是还给了大胡子少校。人民是多么的伟大呀!
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定很惊讶吧!蒸馒头有什么好写的呀?其实,我做的是花馒头,北方过新年都会着这种花馒头来吃。
那天一大早,我就做起了花馒头,活了一大块面,我想做一朵花,我捏啊捏啊,足足捏了五分钟才弄出一个看得出样来的花瓣太费劲了!哼!不行,我必须要坚持!我又来开始搓呀搓,捏呀捏,面都黑了,还是做不出个像样来。
突然,姥姥来了,她说:“来,我教你吧!我看我是做滑膜的老高手啦!”
我们先做了个小刺猬,,她用面揉成一个圆形,放在面板上,拿一把剪刀洗干净在上面轻轻地剪,就做好了。之后,姥姥又教我做了花儿先是要搓成两条面,并在一起,叠起来,相叠被子一样,再用一根筷子向中间一压,就成型了。我们还做了兔子,蛇,龙,老鼠啊各种各样动物形的花馒头。
“来!我们再做一个加馅儿的花馒头吧”姥姥说。“好!加馅儿的馒头我可真是从来没做过。”她先用面做成一个饼的形状,再用小刀切开一个口,加上蜂蜜和枣泥,在捏好,以免流出来。然后就可以开始加工了,应手指一点点地搓成花型,它还有点像合子,只是它更像花。
之后,我们撒上酵母开始蒸馒头啦,过了四十分钟左右,馒头蒸好了。咬上一口,软软的,香甜的,真好吃!原来蒸馒头那么简单啊!
这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不能单靠自己,也要有好的老师来指导这才是两全其美!
不禁想起家乡的馒头来。
家乡的馒头不是像如今在城里吃到的馒头,白白胖胖,蓬蓬松松。家乡的馒头是自己土里刚收割的新麦子磨成粉做成的,是用新梧桐叶垫在高粱秆子的蒸锅里蒸出来的,颜色深暗,像红非红像黑非黑像黄非黄像紫非紫的那种颜色,里面包着一点红砂糖,热热软软的,咬一口,流出一股黄黄黑黑稠稠浓浓的糖水来,口齿生香,眼角含笑。
说到小麦,现在的人似乎有一种偏执的印象,那就是北方大平原的物产。其实在南方山区,至少在我的家乡,在我青少年时代以前,小麦实在是十分寻常的农家作物。那时的村人,视土地为宝,只要是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不论是旱田旱土还是开垦出来的山坡,在冬季都要种上一季小麦。当漫天瑞雪飞舞,花草树木萧疏,山沟路旁,村边河畔,一垅垅麦苗已碧绿如茵,如毯如被,如丝如缕,给沉寂的冬天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春暖花开,麦苗哗啦啦拔节疯长,直往云天里上窜,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人淹没在绿海里。这时的麦地里,生长着嫩嫩的猪草,当中有一种我们叫烂布筋的草,沿着麦秆攀爬向上,如丝如缕,鲜嫩非常,是最好的猪草,扯了来,又干净又清爽,甚至不用水洗就可以直接剁碎煮潲喂猪。小麦抽穗的时候,麦地里能时常发现坏了的黑麦穗,这也是我们那时不可或缺的玩具,拔了来,俯在地上一弹,一条黑黑的直线就印在了上面。
麦地很快就转黄了,麦穗像长了长胡须的老人,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天天干瘦枯萎。开镰割麦的日子,村庄像招惹了的蜂巢,人来人往,嘈杂纷呈。割麦用的不是割禾那种短把密齿小镰刀,是砍柴割茅草用的那种锋利的长把镰刀,站在干燥的土地上,俯身割麦,沙沙有声。南风吹拂,阳光朗照,一片片麦浪倒伏,土地又变得空旷起来。小麦一捆一捆用棕绳或油茶树条子缚起来,用柴枪一担一担挑到村里的禾场上。
打麦子用的全是手力。打麦子的人字形木架斜撑在打扫干净的禾场上,上面搁置一块青石板,周围用麦捆围一个大圈。打麦子的时候,光脚跨开站在禾场上, 双手掐紧一把麦秆挥过肩膀,猛力朝着青石板打击麦穗,口里不自觉地发出一声一声“哼,哼”的用力声。随着节奏均匀的打麦声,麦粒飞溅,落满一地。
这段日子,村前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拖拉机多了起来,山村上空整日响着噗噗突突的轰鸣声,有时甚至还有大汽车驶过的嘎嘎喇叭声,是来收麦秆的,据说是拖到县城的造纸厂里去,能够变戏法造出一张一张写字的纸来。家家户户便将打完麦子的麦秆重新捆缚起来,一担一担挑到公路边的收购场地,换回多多少少的钞票,赤手赤脚的脸上笑逐颜开。拖拉机和汽车装满一车一车麦秆,堆得活像高高宽宽的蜗牛壳子,一摇一晃驶出了村庄和山岭。
磨坊就在村南河坝边,是几间低矮的青瓦房,中间围着一块三合土打成的禾场。从高坎水圳里落下哗哗的水流,冲击大水轱辘一圈一圈缓缓转动,流经磨坊前门,汇入河中清流。端午节临近的日子,磨坊热闹忙碌起来,水轱辘不停旋转,丽日白云下,磨坊的小禾场上,放了几排高高的木架,架子上用短竹竿挂着一挂一挂长面条,密密麻麻,如瀑如帘。晾晒干的挂面,切成一截一截,扎成一把一把。村人用麦子换了面条,带回家,做成汤面,放点猪油,放点葱丝,放点红辣椒灰,喷喷香香的,是过端午节的好菜,也是招待客人的佳肴。
端午节的大清早,村前河边大大小小的梧桐树,都有各家的大人孩子在采摘肥大的梧桐叶子,用来垫在大蒸锅里的高粱秆子做成的圆篾子上篜馒头,这样篜出的馒头既不粘连,又有一股梧桐叶的清香。馒头做成两种,一种没有放糖,圆圆的像个拳头;一种里面放了红砂糖,做成半月模样,热热的拿一个在手里,从尖角角上小心地咬一口,一股热糖水就流了出来,亲甜,喷香。
小河里没有船,所谓端午节划龙舟的事情,我是在青年时代走出山村才看到过,那也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在我远去的岁月里,端午节其实很简单,就是全家人一起吃一碗作菜的汤面,吃一天母亲做的馒头,这已经足够我们津津回味一年,并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对于我,对于每一个顽皮的村童和少年来说,端午节更意味着河水不再冰凉,天气晴热,可以下河洗澡了。
在家里,我有一只早起的“闹钟”,他会准时叫我起床;在家里,我有一个电饭锅,他每天都会送给我早饭。他就是我的爸爸。
早晨,还是六点钟的时候,爸爸就像小蜜蜂似的,催我刷牙、洗脸、穿衣服。直到出了家门口,他才“变”回原来的爸爸。
爸爸开车开到了永和豆浆,不管自己饿不饿,累不累,给我买了三个热乎乎、香喷喷的小馒头,放到我手上,开着汽车,带着我就匆匆忙忙地走了。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原来,爸爸是怕我上学迟到了。才不给自己买早饭的呀!
这时,我多么想把三个可爱的小馒头给爸爸,好让他不饿;我多么想下车给爸爸买一瓶饮料,给他解解渇 我多么想开一家饭店爸爸大吃顿呀!
望着爸爸那高大而又疲惫不堪的身影,我又哭了。我真为自己有一个这么好的爸爸而自豪、骄傲。
爸爸,您就是那只小闹钟,您就是那个电饭锅,您就是我最最亲爱的好爸爸!
啊!天上的星星真多,哪颗才是我的呢?当然是那颗最明亮、最美丽的星星——我的好爸爸。
今天早晨的时候我成为了家里的厨师,于是负责主张今日的午饭,而弟弟则是在这里随时帮助我。
我的弟弟是一个正式的厨师,只是负责凉菜而不是热菜而已,他又是一个十分懒惰的人,所以总是不想动手操作,所以我这个业余生活者只能成为一个做饭的人了!
今日做饭的时候弟弟负责烧火,因为这里不是城市而是农村,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烧火做饭的,而我则是动手做饭,我们最主要的一个食物就是馒头,其次才是菜,最后才是汤!所以蒸馒头就是今天的重中之重。
在早上起来以后九点多的时候我就开始了,首先就是把昨天晚上的时候发酵后的面粉准备好了,其次把面粉以及其他的苏打粉在这里的案板上撒好,而且还需要撒的多一些才好,因为这个时候的面十分黏,所以一不小心就会粘上去,这样会导致我们做饭的时候十分不方便;当我把发酵后的面倒在案板上之后,就需要我努力做到把所有的面揉捏均匀,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加入到馒头里的碱的均匀;这时候就是需要等待时间了,因为只有弟弟的水沸腾起来,我才可以动手,不过我还要去准备南瓜汤,在这个锅底下同时进行,所以我也是很忙碌的;当一切都已经好了,我就需要开始加速把面揉成团,这样才会出现一个馒头的形状,当一切都已经放入锅里的时候,就只剩下弟弟一个人的工作了!
我就开始切菜准备其他的事情了,就是不知道今天的馒头怎么样?
今天是家里蒸馒头的日子,我甭提有多高兴了,一大早就起床开始准备。
揉面是个力气活儿,平时不爱做家务的爸爸,今天竟然系上了白围裙,套上了护袖,他绕着面缸一会儿揉面,一会儿加水,看起来还挺专业的。
等到做馒头时,家里来了好几个帮忙的阿姨。阿姨们一边谈笑,一边不紧不慢地揉着。她们的手可巧了,一个个面团经过她们的手一压、一捏、一拧、一搓,便成了一个个带着花纹的精致的艺术品。弟弟也感到新奇,站在桌旁望得出神。一位阿姨随手沾了一些面粉往弟弟脸上抹,笑嘻嘻地说:“你们瞧,大果的脸真白,真漂亮!”大家瞧着弟弟可爱的样子哈哈大笑。弟弟知道是逗他玩的,双手抹了几下脸,一溜烟地跑了出去,边跑边喊:“我出去玩了,我出去玩了。”
很快,早先包好的馒头就要出笼了。这时弟弟跑了回来,摇晃着脑袋,一字一顿地说:“我要吃馒头。”望着那刚出笼的热乎乎的馒头,弟弟可等不了了,随手抓起一个就想尝。可是馒头太烫了,他双手不停地翻动着馒头,嘴里还不时发出“嘘”的声音,一边吹气一边小心翼翼地塞进嘴里。一阵慌乱后,他一气吃了两个馒头,我还想让他再吃一个,这时他却躺在一旁,摸摸肚皮说:“肚子饱了,肚子饱了。”
这一天,亮堂的屋子里,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这热乎乎的馒头,大家感到身心是那样温暖。我知道,这热腾腾的馒头可是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童年更是一顿饭,饭里充满了酸、甜、苦、辣。童年更充满了乐趣和幼稚!
五岁那年,我和爸妈去姥姥家做客,在做客的时候,我看见姥姥在蒸馒头。于是,我也向姥姥提出我也蒸馒头,但姥姥说我太小,不让我做。我心想:哼,不让我做,我偏做。
于是,我找到了放面粉的袋子,我先用碗弄出了一点面粉,然后要放一些水。但我怎么也找不到水,哎!这桶水还挺特别的——黄色的水。(后来我才知道,那原来是“花生油”。)但那点面怎么也做不了一个馒头,我生气了,自言自语地说:“哼,看我怎么蒸一个超级大馒头让你们瞧瞧!”
于是,我把所有的黄色的水都倒进了面袋里。但是由于面是黄色水的二分之一,所以根本搅拌不了,我灵机一动,把另一个桶里的黄色的水也倒了进去,这样才刚刚好。问题又来了,怎么做呢?对了,我把一个干净的单子铺在了地上,然后又把面倒了出来……终于成了一个馒头型,但我想为什么不可以改一个另的形状呢!我改了一个苹果型,我找了一个跟红色差不多的颜色——辣椒粉。
我把苹果搬了出去,得意扬扬地说:“这是我用一袋面粉,两桶黄色的水,许多红色的粉“组成的”超级大苹果。”我姥姥听了以后,马上“晕”了过去。
童年是一窜糖葫芦,酸中带甜,甜中带酸;童年更像一叶小船,一去不返。
星期天,我和姐姐正在做作业。忽然闻到一股焦香,跑出去一看,原来是外婆在烤番薯,我俩大声抗议:“我们也要烤!”姐姐拿了一个番薯就烤起来,我又要显示我的与众不同,自己“发明”烤馒头。我把玉米味的刀切馒头插在筷子上,在火堆里来回转动,不一会儿,馒头满头大汗,热得直冒气,而且发出一股香香的玉米味。我忍不住拿到鼻子边嗅嗅,外婆大喊:“再等会儿,谗猫!”姐姐的番薯还一点动静也没有,故意说:“就你谗嘴!”“看谁谗!”我不甘示弱。“焦了,焦了!”一转眼,我的玉米馒头变成了巧克力馒头,浑身黑乎乎的。我迫不及待地使劲吹两下,轻轻的咬了一口,哇,好香!我故意溜到姐姐身前身后,哧溜哧溜地吃起来,嘴里还嘀咕:“香呀,甜哪,我的巧克力馒头!”姐姐吃不到馒头说馒头焦,我才不理他呢!
今天,妈妈心血来潮,提出中午自己做馒头吃。我立马反驳道:“干嘛要自己做馒头,在外面买不是更方便吗?再说了,老妈大人您会做吗?”妈妈说:“外面买的加了添加剂,不健康……”我最终拜倒在妈妈的三寸不烂之舌上,并帮妈妈做馒头。
首先,妈妈往面盆里加了适量的温水,又在水中倒入适量的干酵母,搅匀后,加入面粉,用筷子不断地搅拌,觉得面团的硬度差不多时,用手揉面。我非常想尝试一下揉面的感觉,就开始向妈妈撒娇献媚,最终得到了妈妈的许可。面不是那么好揉的,可恶的面老往我手上粘,我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揉啊,捏呀,在我累得满头大汗时,妈妈叫停,说面揉好了。按照妈妈的提示,我用盖子盖好盛放面团的盆,让它们小睡一会儿。
一小时后,我“叫醒”了面团。在发酵好的面上撒上适量的碱水,再次用手揉面,直到把碱揉匀为止。妈妈指导我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放在案板上,搓成长条状,然后切分成等份大小的面块,再揉捏成自己所喜欢的形状。这时,我突发奇想:馒头要是做成乌龟形的就好玩了。说干就干,我先用一块稍大的圆的面块当龟体,又做了五个椭圆形的小小的面团当乌龟的头和四肢,最后,我又搓了一个细长的面条当尾巴,分别把它们一一安在龟体上。就这样,一个可爱的小乌龟诞生了。
我们在锅里加足冷水,放入蒸笼,将做好的馒头面坯一一摆放好,然后开火。水开后,再蒸15到20分钟后关火。几分钟后就可以掀开锅盖了。香喷喷的馒头做好了,香味诱惑得我口水直流,便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就咬,好烫啊!但内心却有着说不出来的快乐。
这次做馒头让我体验到了做饭的乐趣,同时也感受到了家长做饭时的辛劳,以后我一定要学会做饭,让妈妈尝尝我的手艺。
家里的馒头吃完了,买的馒头又不好吃,也不想回老家拿,于是,我就开始了蒸馒头的学习。
在网上搜索教程,说要先发面。面发好了,馒头蒸出来才好吃。家里有面粉,有发酵粉,还有碱,怎么做呢?记得家里妈妈蒸馒头都要用到所谓的扎头,这又没有。又仔细研究了一下教程,原来用发酵粉就可以了。
接下来,三碗面,大约5克的发酵粉,加入一碗半的温水,然后和面。记得爸爸说过,要想知道面和的好不好,需要三光,面光,手光,盆光。于是开始使劲和面,估摸着差不多了,一看手,还有面团,那就继续吧!又和了好久,终于把面和好了,静等发酵。
过了一晚上,面也发好了。发好的面软乎乎,黏糊糊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面弄到了案板上,继续和。要把发酵的气泡给它揉出来。蒸馒头真是个力气活。接下来就是剁馒头剂子了,第一次真的不会,随便弄了几下,然后就上锅开始蒸了。结果蒸出来的馒头要比剁的剂子大很多,唉,以后就吸取经验教训了。
第一次蒸的不好,慢慢吸取了教训,接下来的几次馒头都变好了。
蒸馒头的过程就像人生,刚开始都一个样,经过发酵成长后,你可能是个馒头,可能是个花卷,也可能是个肚子里有料的包子,经历的捶打不同,最终结果就不同。你经历了什么,最终你就会得到什么。
双休真是爽啊,星期五放学回家,我对着窗外无限风光发呆——院里一树桃花粉艳艳的,几只鸡在树下东啄啄西啄啄,三两只鸟儿忽地在眼前刷几道影子。
“哎,没事的话过来做饭。”妈妈突然一嗓子过来,是在叫我吗?我伸长脖子望向妈妈——平时这样子就等于说我正等着吃饭呢。妈妈视若无睹,又一句话过来:“今天吃馒头。”我的眉头皱起来,馒头我很喜欢吃,可是怎么做呀?妈妈第三句话来了:“这点信心都没有?”
我慢吞吞站起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派荆柯刺秦的气慨,捋胳膊,挽袖子,下厨房。
妈妈在一旁指挥,还好有她押阵,定心丹吃了半丸。
“橱柜上有鲜酵母……拿一块出来……放在温水里……再加面粉……”
妈妈发号施令,我依令行事。手忙脚乱好一阵,一团微微散发着甜香的面团赫然呈现在眼前。
“该做馒头了吧?”我小心地问妈妈。妈妈笑了笑:“面没发好怎么做?”
“哦!”这我也懂,面的发酵没有完成的话,蒸出来就是硬疙瘩了。
无聊地等待好长一段时间后,妈妈终于再度发出口令,让我在发好的偏湿的面团里再加些干面粉,再揉面,揉匀了再揉成长条,再刀切,再摆蒸架……
蓝旺旺的火舌舔着锅底,热气从锅盖边冲起来。我忐忑不安,不知道会不会蒸出一锅硬疙瘩。
半个小时后,在妈妈的注视下,我紧张地揭锅,啊,老天保佑,锅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馒头都咧开了嘴!哈,我也乐开了花!
今天,早上妈妈在洗澡,叫我自己蒸奶香馒头,妈妈把蒸的方法说给了我。
我走进厨房,插上电源,在锑锅里面倒上水,把铁网放进去,再把馒头放进去,就开始蒸了,过了一会儿,我进厨房看见水蒸气直往上冒,我想会不会要爆炸啊!我连忙把火关掉,尝了尝,哎呀!真好吃。
我想,今天这顿饭虽然吃得很单调,可是它让我学会了怎么蒸馒头。
今天,十点左右,妈妈带我的哥哥姐姐一起去抢馒头。
抢馒头可有意思了。不只有馒头,还有其他很多东西呢。不多旧,我们就枪了很多东西。我和姐姐抢了一对馒头和一粒糖,妈妈抢了馒头,鸡蛋还有香肠,哥哥抢得最多了,有五对馒头和无根香肠。我们把两个馒头分开,中间有奖券,不过很多都没有。只有哥哥的那对有。是一把雨伞,于是我们就叫姐姐去奖。奖来的雨伞可好看了。
今天下午,外婆,妈妈和舅妈说要一起蒸馒头。我很期待他们的成果呢!
首先,就是先和面,再准备好煮熟的豆子,蜜枣等材料。妈妈先把面揉成团,再揉搓成一条很粗的面杠。拿起菜刀,认真熟练的把他切成一段一段的,揉成圆球,中间按下去,两只手配合着弄成一个窝窝头的形状,里面装进豆子和枣子,把口捏上,撒些面粉。这样,一个个豆包就在老妈的手中形成了。
舅妈正在把做好的馒头放进笼里,豆包软软的,闻一闻,还带着香甜的面粉味儿。看着这些馒头,就像一个个刚生出来的鸡蛋,白白的,让人爱不释手。
回头再看妈妈和外婆,他们一个人包小的,一个人包大的,不愧是多年做饭的老手,他们很快就包完了。妈妈说蒸馒头需要慢慢等,我们几个只能闻着渐渐浓郁的馍香味儿流口水,却也不能着急。四十多分钟以后,新鲜的馒头终于出锅啦!“哇!”看着妈妈揭开锅盖后那一个个白嫩嫩香喷喷的馒头,我们都惊呆了!很像是刚做出来的奶油蛋糕呢。我连忙拿了一个咬下一口,嗯,味道好极了!
妈妈的手艺真不错,我也想向妈妈拜师学艺呢!这次蒸馒头真快乐!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往事多得像满天繁星,有使我高兴的,有使我伤心的,有使我感动的,也有使我懊恼的……而更多的是让我回忆起来忍俊不禁的事.今天,我就挑一件最有趣的事给大家讲讲吧!
记得那是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妈妈蒸了一锅雪亮的又圆又大的馒头,我高兴极了,抓起一个就往嘴里塞.可是馒头刚出锅,太烫了,我被烫得大叫,急忙把手松开,雪白的馒头落到了地上.我蹲在地上,看着已沾上了灰尘的馒头,伤心得直想哭.突然,我的目光落到了洗衣粉上,心中顿生一计自言自语到:有办法了!”我赶紧打来一盆清水,放了许多洗衣粉.我搅了搅盆子里的洗衣粉,然后把沾了灰尘的馒头放到了满是泡沫的水里,就开始洗了起来.洗了大约二十分钟,我把馒头洗干净了.望着自己的杰作”,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咬了一口,不禁叫了起来:怎么这么苦啊!”我跑到妈妈跟前,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笑着说:傻丫头,洗衣粉是用来洗衣服的,怎么能用来洗吃的东西呢?洗衣分本来是苦涩的,用洗衣分洗吃的,吃的东西当然会变苦的.”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现在,我长大了,每当我洗馒头这件事,就会不断地鞭策自己.因为这个世界的奥妙实在太多了.
五个学生手里各拿着一张火车票,忐忑不安地坐在火车站的长椅上,等待着火车的到来。突然,一位学生看到他的老师正慢慢地向自己走来。五位学生像丢了魂似的,拚命地往长椅底下钻……。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是星期六,是一个月里唯一可以回家的日子。读了半天书,到了上午10:00,才放学了。可是他们五个偏偏要留下来做值日。火车在10:40到站,要把值日做完再去赶火车是根本来不及的!五个人都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是把值日做完,再去赶火车,那样的话只能等到深夜才能回家。如果不做值日,直接去赶火车的话,那么下个星期回来不知道是要写检讨还是要在大会上点名批评。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家心里都很焦急,也很紧张,更多的还是害怕……,这时,不知道谁先开口了:“我们要不,别做值日了,一个月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我们不能失去这次机会,否则只能再等一个月了”,经过短暂地思考,大家同意了这个人提出的意见。五个人放好扫帚等清洁工具,偷偷地溜出了校门,跑到火车站,结果,就有了上面有开头。
老师走到了那把长椅前,叫他们五个出来。五个学生在无奈之下只好乖乖地出来,跟老师认错。本以为老师会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并且回教室继续做值日的。但,五个学生万万没有想到,老师居然从怀里取出了五个馒头,一个一个地分给每个人,并且说了一句:“这些馒头你们路上慢慢吃,别饿坏了肚子,教室里的卫生,我会打扫的,你们放心吧”,话音未落,火车就要开动了,五个学生拿着珍宝似的馒头走上火车,与老师告别。火车开动了,轰隆隆的响声夹杂着这难忘的故事。
那是48年前的一段故事,五个学生里面有一个是我的外婆,至今,她还牢记着这个馒头的美味,至今,她还牢记着这位老师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