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教育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我们范文网读后感频道给大家精编的30篇关于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我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反映了同学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校园生活。书文字简单朴实,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却让人感动不已。
在五月的日记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书中讲到了意大利13岁的马可尔的父母因欠外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阿根廷首都布宜洛斯艾利斯当佣人。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系。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思念妈妈都想出病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他一定能成功。准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已失去生存希望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妈妈被救了,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差不多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有时发生一点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社会、学校,或者在家庭,关心和帮助是不能缺少的。当你生病的时候,你需要关心和帮助。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你更需要关心和帮助。很多事情都能用事实证明一切。这本书不但让我感受到了爱,还让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每当我做错事的时候,只要想到书上舅舅的教育,我就能控制住自己,知错就改。我从这本书中深深地感受到:人们多么需要互相关心和帮助啊!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爱,那这个世界将变得冷酷无情;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那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爱的教育》真的是一本人生必读的经典,大家都看看吧!
当我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时,心里好像燃起了一团温暖的火争,书中那些勇敢、善良、正义、知错就改的形象不断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善良正义的卡隆,总是得第一的德罗西,勤劳刻苦的可莱谛,孝顺父母的波列科西,酷爱读书的斯代,还有每月故事里的那些少年们,爱国的伦巴第少年、鼓手孝顺懂事的小抄写员朱利奥,为了救祖母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费鲁乔……这些故事让眼泪几次涌上我的眼眶,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
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太紧张刺激的情节,但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各种伟大的爱——友情、新情、师生情等等,处处流淌着温馨或浓郁的真情。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心中一定要有爱,只有这样才能在犯错之后及时改正错误。
在我的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成绩优秀的袁婕,孝顺父母的厉雯,酷爱读书的张丽扬,帮助同学的陆叶……她们都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他们学习。
这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爱的力量,并且,我还明白了,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也怀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就一定可以感受得到,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在爱的怀抱里,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迪。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爱在我们之间无所不在,父母对你们的爱,亲朋好友对你的关怀……让我们在爱中幸福成长。可当我读了《爱的教育》之后对它又有新的感触。
在《爱的教育》里一篇篇动人的故事开始了。在《爱的教育》中,卡洛斐和他的同学出来,在马路上打起了雪仗,忽然不远处传来一声惨叫,只见一位老人双手捂着眼睛慢慢倒下了。“有人受伤了,快救人哪!”他旁边的一个男孩叫着,四面八方的人涌过来,见到这种情景,玩雪球的孩子吓得立刻四散奔逃。这时老人已经围了许多人。警察也来了。人们纷纷问:“是谁伤了他?”此时,卡洛斐正站在卡隆旁边,只见他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这时,卡隆过来了,小声地推卡洛斐说:“快去承认吧,不要做一个胆怯的懦夫!”“我并不是故意的,可是你还是承担责任的,是你打伤了他。”卡隆说。
“我……我不敢去。”“不要害怕,来我们一起去。”卡隆一边说,一边拽卡洛斐,走到老人面前,“我不是故意的请原谅。”卡洛斐用低得几乎听到的声音说道。
这时一双大手从后面抱住了卡洛斐,原来是校长,他说:“诸位,这个孩子已经承认了错误了,不应该再这样了”,然后,他转过身对卡洛斐说:“赶快道歉!”
看了这篇故事,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校长对卡洛斐是一种师生之爱;同学卡隆让卡洛斐主动认错,这是一种同学之爱;而老人原谅了卡洛斐,这是一种社会之爱。归根结底,不就是“爱”吗?爱是上苍赐于人间最珍贵的礼物,爱无处不在。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的第一感触,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柯利的日记来展开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爱的教育》内容虽简单朴实,所描写的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动不已,这也是亚米契斯先生文章的成功之处。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但是我的心久久被感动包围着。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字价值有多高,而是那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爱。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本人对爱的理解。这种情感是普通的,却是不平凡的,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的、浓郁的情感力量令人感到由衷的敬佩。《爱的教育》告诉我们: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真诚的教育。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都不同,但是我们会从《爱的教育》当中体会到那些曾经经历过的类似的情感,只是我们对此的行为态度可能不同而已。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爱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我们加以体会,就会感觉: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如果人生是一场戏,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尽管时间不会给我多余胶卷,这些瞬间也许只会成为我们心中无足轻重的片段,被时间剪掉,那些瞬间,永远只是我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但是,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尽管它是那样的短暂。《爱的教育》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峰德·亚米契斯之巅峰之作,记录的是小学生安利柯的学年纪事。书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争吵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得是:学校里同桌可莱谛不小心把安利柯的纸给弄脏了,可是因为可莱谛得了奖,安利柯很嫉妒他,故意在他臂膀上撞了一下,把他的习字贴也弄脏了,进行报复。两人差点要打起来。虽然安利柯后悔不该这样对可莱谛,但是,他又没有勇气向可莱谛道歉.最后,可莱谛原谅了他,主动和他和好了。对于类似于“争吵”这样的故事,我也体验过。
一次,我在学校走廊里打乒乓球,有一个同学来问我借球拍,我想:球拍借给你了,我怎么打呀?于是,我便不答应借她。谁知她死皮白赖的要我借给她,我就生气了,心想:借不借你是我的权利,你干吗一定要问我借。于是便对她说了:“不借就不借,干吗一定要问我借!”我说着就生气地离开了。后来,她从别处借到了球拍,就过来我邀请我一起玩,我们俩就又玩在一起了。现在我读了《爱的教育》,我感觉我就像书中的安利柯,不大气,爱心不够。如果不是那位同学不计前嫌来找我玩,说不定我从此会少了一个玩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耶。在生活中,爱无处不在。爱是我忘带橡皮的时候,同桌借我一块橡皮;爱还是我题目不知道怎么解答的时候,老师耐心的辅导;爱也是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为我忙碌的身影,我们应该学会去爱别人,去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为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黑夜中的星星晶莹闪烁,为人们驱逐黑暗,带来光明与方向;它也像春日里的阳光明媚温暖,为大地驱走冬寒,带来生机与希望。愿世界永远充满爱!
最近阅读了《不教的教育》一书,通过阅读学习,我深有感触,原来真正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这本书运用了心理学知识,通俗易懂的让家长明白了怎样做到不教的教育,从中国传统教育入手,用易、儒、道三家思想去印证无为和不教的教育。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爱,不仅要用心,还要会爱,首先要尊重孩子。书中有句话这样写的:“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有多少家长做到了呢?家长总是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总是希望孩子们做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但是做起事情确和家长思想一样的人,可能吗?孩子是孩子,请尊重孩子,给孩子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扮演自己的角色。书中的经典语录:“不要以为你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是神奇的自然之子,有着强大的能量。他们甚至是我们的老师,而我们,要学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让阅读陪伴孩子的一生。阅读,就有改善智力、改变命运的功能。让孩子爱上书,就是爱上思考,就是爱上快乐。
家长的作用陪伴者支持者和玩伴。现代社会父母生活工作压力增加,一方面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应酬上,一方面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让孩子开始学习各种知识,并额外的学习很多才艺等,很少有人能抽出足够的时间经常陪伴孩子玩耍,虽然我们物质水平提高了,可是再多的玩具,再漂亮的衣服,再好吃的零食都满足不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再说学习≠智力开发,不要因为错误的拔苗助长而错过陪伴孩子的最佳时间。
家庭系统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一个系统,为了保持平衡,孩子作为家庭系统的薄弱环节,总是最容易受伤害的。书中讲到孩子性格形成主要是因为孩子站在弱势父母一方,孩子出现的心身疾病多是孩子为了纠正家庭系统错误而引起的。认识自己的家庭,注意父母的沟通方式,如何平衡这个系统,才不会伤害孩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不教的教育》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籍。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用多年的心血创作的结晶。读完后给我的第一个感触,那就是爱。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坚强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
这本书的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描写的都是平平凡凡的人物,但他却流露出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动不已。例外每一月的故事中“伦巴第的哨兵”。文中写了在1859年,法意联军为了拯救伦巴第,与奥地利发生战争。一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正在削木棒,原来这个小男孩是孤儿,他留在这儿是想保卫祖国。士官命令士兵注意前方的动静,可房子太低,什麽也看不到,土官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这个小男孩是这里眼力最好的,所以土官请小男孩看前方有什麽动静。当土官问男孩要多少钱时,小男孩却摇摇头说:“不,我一分也不要,要知道,我是伦巴第的人!”看到这里,我想:“他是一个多么爱国的人啊!要是我,我便会漫天要价的。”小男孩爬到树上,把远方的情景说给土官听,万万没想到,小男孩被敌人发现,一颗子弹从小男孩的心脏穿过,他猛松开手,像石头一样落在地上。已经没有希望了,小男孩已经离开了人间。
这个小男孩真是伟大啊!他那种舍身为国的精神真让我肃然起敬,然而,男孩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他知道,为了自己的祖国牺牲生命是值得的。他的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忽略自己身边的爱,如儿子给爸爸倒茶、老师队学生的循循关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等等,这些都被别人看做理所当然,所以才不去认真品味,如果你加以品味,我相信你会觉得世界是多美好的呀!
有的时候,我们会遇上失败和挫折,就经常怨天尤人,觉得世界上自己最孤独,没有人爱他、关心他。其实,只要我们静一静、想一想,就会觉得身边有很多人是非常关心和支持自己,你顿时会觉得自己最幸福的人。
教育之所以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一起乘着“爱”的小船,去探索爱的人生吧!
这个暑假,我闲着没事干,就拿起一本以前看过的《爱的教育》随便翻了几页。孔子曾说过:“温故而知新。”当我再次翻阅这本书的时候,还真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爱的教育》写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其中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们讲述的一个个美好而又真实的“每月故事”和来自恩里科父母的几封信。
《爱的教育》中的人物,不由地让我想起了我们容身的社会家园。在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无数惩恶扬善、流芳传世的动人故事。我们得已知晓的“最美妈妈”吴菊萍易无反顾的用自己纤细的双臂接住从十楼坠下的女孩;“最美乡村女教师”马玉娥三十三年扎根于偏远山村,教书育人无怨无悔;“最美司机”吴斌以惊人的毅力,完成靠边停车,致自己生命于不顾而保证他人安全……
愿天下人都能像《爱的教育》里的人物:恩里科、克莱蒂、卡罗内……那样,心存善良,热情蓬勃,将自己的真爱无私奉献。让我们体验爱与被爱的珍贵,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更和谐!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的教育一书上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特别是每月故事更是让人感动,让我觉得世间处处有真情。其中《寻母记》更使我感动,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就孤身一人从热那亚出发去美洲,这需多少爱来支持他啊!然而到了那里,母亲却又随着房主到了其他地方。
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还有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造事者起立,承认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有坦白过失承担责任的勇气。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人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或一句话。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到:如果人生是一场戏,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虽然这些瞬间永远只是我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是,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尽管幸福那么短暂……
《爱的教育》是以小男孩思利科的眼光,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他身边的小故事。
其中令我最感动、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主人公进入了教室,看见了有三四个同学正在戏弄克洛西。克洛西的一只手残了,他的妈妈在街上卖野菜,爸爸去了美国。那些同学用尺子捅他,用垃圾砸他的头,甚至有人学着他母亲卖野菜的样子嘲笑他。克洛西忍不住了,抓起墨水使劲全身力气,朝其中一个同学砸去,可是他闪开了,却刚好打在了走进教室的老师身上。老师问是谁,一个叫卡隆的同学站了起来,说:“是我。”老师却说不是他,最后克洛西坦白了,老师教训了那三四个同学。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刚才的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不光不能欺负同学,还应尽可能照顾困难的同学。老师们的尽职尽责让同学们敬佩,我们也要好好学习,做好应该做的事。爱心要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可以帮助别人的事做起。
值此新课改全面推进之际,作为教师的我要怎样才能与新课改同行,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更新观念,转变主角,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更新,促进自我的发展呢首当其冲的,我认为还是读书。博览群书,就应是我们教师生存的务必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作为一个教育者,怎样使自我在日新月异的这天,在教育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着实值得思考。要想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合作,学会如何交往,那么教育者本身就就应处在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位,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些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透过学习《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这两本书,使我能够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更新了自我的教学理念,真是受益匪浅。
例如,在《教育新理念》第一章"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因为我是从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这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又就应具有什么潜力,充当什么主角呢我想:教师就应让学生学会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是激发学生用心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以及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但一向以来,课堂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品,学生只是这些专利品的代言人。如何让教师"会问"已成为众多人研究的话题。但从课堂改革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潜力的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用心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当前课改的重点之一。
又如,读了《教育新理念》,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务必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务必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我的头脑,使自我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务必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务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我的思想。仅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透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这是一本让我终生受益的书籍,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意大利市立大学三年级学生写一学年之纪事。故事生动的描写总能把我带入其中,有笑有泪,也跟着主人公安利柯接受了不少爱的教育。
像所有书一样,《爱的教育》也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高尚的卡隆,卡隆是安利柯的同学,虽说是同学,却像个大人一样。他总是帮助弱小的同学,不让他们被欺负,相信同学们犯了错误一定会改正。
在学习上帮助安利柯的莫过于老师了,先生们总是把自己的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即使得了病,也总不肯抛离学生。
一生中对安利柯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他的父亲、母亲和姐姐雪尔维了,我们在这部作品中经常能看见他们写给安利柯的话,只有家人才会毫不掩盖地提出你的错误,让你改正。虽然文中描写安利柯父母、姐姐的话并不很多,但仍然能从细微的细节中感受到他们对安利柯无私的关爱。
在作者刻画这些人物的同时,也刻画了一些反面人物。就如安利柯的同学勿兰谛,他十分讨厌,完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总是没心没肺地笑着。先生让他出去,他嘴里还说“不情愿”,还要咬牙反抗。这样的反面人物,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这样做。
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物背后好像都有许多道德哲理。我们再思考一下,《爱的教育》不就是在描绘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家庭吗?同学中有高尚的,也有不足的;老师就像慈祥的父母亲;家人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这些故事就是在描绘生活呀!
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是爱的教育,在生命中显现、闪烁,需要我们要去发现、去领悟。
我读过一本好书,其中的内容虽然朴实、通俗,但情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令我百读不厌。因为,它的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真实、美好,这本书,就是——《爱的教育》。
特别是其中最经典的一篇:《伦巴第的小哨兵》,更是让我的思绪万千,心情久久激荡不能平息……
小哨兵是一个孤儿,在解放伦巴第的战争期间,他没有象其他人一样逃跑,而是勇敢地留下来看战争。他为了让自己的军队战赢,小哨兵爬上大树刺探敌情,然而却被敌人发现了,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时的小哨兵再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孤儿,而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他为祖国而牺牲了一切。
如今,国家安定团结,人们安居乐业,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充实自己,长大为我们的祖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能一天到晚幻想当什么家、当什么长的,却不知成功的背后得付出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呀!俗话说得好:“把时间用于空想,那是在浪费生命。”想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计划和付出。
所以说:“把时间用于计划,是做好一切的办法!”大家可别忘了老师、家长的辛勤培育。战争时期的战士们和现在各行各业的英雄们(包括文中的小哨兵)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为的就是让后代更出色、生活得更美好!我们如果不认真学习的话,对得起这些牺牲的战士吗?让我们想想前辈、想想他人,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和博大的爱,回报祖国!
爱,这是一个多么有力的字眼呀!让我们用爱去感化世间万物,向着成功前进!
暑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
《爱的教育》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是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的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爱的教育》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学生的日记,但他写出了人间最朴实,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让我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有安利柯的许多同学,有助人为乐的卡隆,有学习优秀的代洛西,无赖的弗兰谛,可怜的贝谛……其中,我归喜欢的是助人为乐、保护弱者的卡隆,因为卡隆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我们要学习卡隆不求回报,乐于助人,保护弱者的精神。生活中,有许多人十分可怜无助,像有困难的同学,为了孩子乞讨的母亲,他们是多么地痛苦,我以后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就给人一句安慰,一块钱,别人也会万分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文圣孔子的一句名言:爱人者人人爱之,敬人者人人敬之。这句话是多么地有道理啊!我还喜欢卡隆的行为,我对他十分敬佩。书中有一段关于卡隆的故事:弗兰谛欺侮克洛西,笑话他的母亲驼背,克洛西忍无可忍,飞起墨水瓶砸向弗兰谛,没想到打中了老师。老师生气地问谁干的,卡隆竟然站起来为克洛西顶错。多么高尚的行为!一般我们犯错,都是不肯承认。而他舍己为人,为克洛西顶错,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所以我喜欢卡隆。
从这本《爱的教育》中,我悟到了真爱,让我感受到人们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多奉献一点爱吧!让更多无助的人感受到爱的温暖!我要抱有一颗爱心,对痛苦无助的人多一点关心,对他人多一点诚心。这是我读《爱的教育》最大的体会。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在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后,我深有体会。
创造教育理论,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个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要进行生活教育,首先要将其与传统教育区分开来。陶先生称传统教育为吃人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下学生只读死书、死读书,逐渐失去了生活里、创造力。相较而言,生活教育则刚刚相反,它教人做人,教人生活,在生活教育下的人读活书、活读书,这样的人即使做官,也是服侍百姓的好官。这种是非分明的论断虽有些偏激,但一语道出了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陶先生用简单的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什莫叫生活教育,这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很是有启发。就从小学的课本上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越来越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开始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再看课程的设立,多了综合活动、校本课程等综合课;最后看学校的制度,逐渐从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自律,通过与社区合作,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校与社区结合,让学习与生活结合。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她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其次这个做也是行是知之始的行。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个学生,关心爱护他们,让她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成长。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充实自己,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爱心与教育》深入浅出、亲切感人的教育,“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是李镇西老师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书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潜移默化的爱,这种爱充盈着整本书,也冲击着我的个心灵世界。
李老师在书中提到:“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以爱,这种爱不是高高在上的平易近人,而是拿他们当朋友的朋友之爱。当看到李老师与“后进生”万同的故事时,我是如此感动。作为一个老师,能够对一个学生费如此大的心思,那么什么样的学生不会被感化呢?反思我的工作,我要学习李老师善于锻造"优秀学生"的卓越人格;实施民主科学与个性化教学,把更多的关注投向"后进生"。像李老师那样,怀着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给"后进生"们以心灵的呵护,帮助他们树立起人的尊严,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我把李老师书上提到的马特洛索夫的一句格言铭记于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既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的伟大,对祖国、对社会、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要。也要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伟大,找到生存的意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生命的舞台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落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芒!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学会发现、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不偏爱分析能力强的优等生,不歧视具有实践创造能力的中等生和后进生。老师们,不同爱好的学生不可能都成为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但是,如果老师能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能充分体现,成功智力的学生也会大大增加,“个性+特长”的学生也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但只要我们用心感受,爱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滋润童心,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读了《爱心与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学生,需要的是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需要的是李镇西老师的那份坚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式的班级,关注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去创造自己灿烂美好的明天!
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在读时,我感受到了无边的爱的沐浴。
这是意大利的一名叫亚米契斯的作家在三年级写的共一个学期的日记,日记里写了每月故事中的人物和在学校的同学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尊重残疾人……的精神。例如,《一个不幸事件》中,罗贝蒂为了救一个快被车撞到的男孩,不幸被轧断了一条腿;《佛罗伦萨的小抄写员》中的朱里奥为了减轻爸爸写封套的劳累,他准时晚上起来偷偷地写封套,却因白天劳累遭到父亲误解;《伦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弃儿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顾子弹袭击,爬上树侦查情况,不幸中弹身亡……而这些事的思想,都出自同一个思想,同一个信念,那就是“爱”。爱的力量是强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们去做,去发现。
我记得还在上幼儿园时,看见了一位残疾人,他走路手一拐一拐的,脚也跛了。当时我不懂什么,也学着他的样子走,觉得好玩,结果小伙伴们都笑掉大牙。现在,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没有尊重他,如果他知道,一定会让他心里永远留下这样一道伤口。
在我们生活中,爱是到处都有的。我们也应该学会并做到关爱同学、孝敬父母、热爱祖国、尊重残疾人……这样才能做个好学生,还会得到同学、老师和父母的赞许和尊重,这就是爱的强大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爱,离我们并不远,只要我们做到。
《爱的教育》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是那平实而细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大爱以及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日记小说所蕴涵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是感人至深,让人从中感悟到,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之中的。如:怀有侠义之举的卡隆;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梯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以及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等。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但他们身上都传承着、散放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短小的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也让我这个外国读者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情感所震撼。
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的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对新东西的感悟,因学习而充实起来。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着《爱的教育》,使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主人公安利柯的生活,知道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的。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可不是吗?教育中有了爱,使我们、老师拥有更加丰盛的心灵!在我的学习生涯里,我始终沐浴在师爱之中,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师爱的伟大!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爱。正因如此,我们的人生才显得这样绚丽多彩!
暑假,妈妈去书店买了一本《善的教育》给我看,这对于喜欢看书的我,是最高兴不过的事情了。
《善的教育》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的作品,对于刘心武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文章《错过》。
初看书名,《善的教育》不是和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的《爱的教育》差不多嘛,阅读后才知道,爱和善,原来是在同一跑道上的。书的前言说道:爱和善,是人与人相处时,最宝贵的情愫。
《善的教育》中,“我”名叫奇奇,十四岁,是一名在读的中学生。通过奇奇和他的同学铜娃在寒假到奶奶家去玩所发生的事情,将每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来为孩子们呈现了在现在孩子们心中的真善美是什么?
为大家摘录一段书中的语录:我跟铜娃出生在同一年同一月同一天同一所医院。他生下来的时候,有三千一百二十一克重,哭声如铜锣当当响,所以爸爸妈妈给他取名叫铜娃。我呢,生下来的时候,才一千四百零六克,没他一半重,哭声跟蚊子似的,医生护士把我放到培养箱里,好几次差点儿不行了,一个多月以后,缓了过来,当护士长阿姨把我送到妈妈怀里,让她喂奶时,我爸我妈激动极了,他们说医生护士创造一个奇迹,给我取名叫曾奇,小名叫奇奇。
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生活化,很像平时爸妈帮我们这群刚到世界的小孩们取名字时的情况。作者刘心武就是用这温馨的文字来播种孩子们心中的正直、真诚、善良的种子。
什么是善?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当一个孩子刚降临到世界上,他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真诚地看这个世界,去了解、感受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他感受到了美好,可是随着他渐渐地长大,他的善良渐渐减少了,他学会了撒谎,学会了欺骗,学会了冷眼看待这个世界。“善”是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只有“善”,他才会学会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孝顺父母,热爱家园,“善”是一个开始!
刘心武希望现在的少年儿童,能够从小懂得爱和善,珍爱自己,更珍爱别人;予人以善,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善报。这也是每个父母所期盼自己的孩子的成长轨迹,希望他们自己的孩子可以善待他人,善待动物,谁不会这样想呢?可是父母往往没有这样做,想做,却又失败了。当一个人在年幼的时候看见有小偷想要阻止时,父母往往都出手阻止,阻止自己的孩子这样做,他们生怕孩子受到伤害,可是当这个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可能自己也变成小偷,变成那个不劳而获的人,他会认为反正没有人会阻止自己这样做的。这个时候就会变得好可怕,这个孩子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的错误教育,才会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已经离开了“善”有一段距离了,他不会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所以说父母应该要好好地从孩子年幼的时候开始,在孩子的心里播下“善”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到大都要真诚地面对这个世界!
《善的教育》不仅适合我这样年纪的孩子阅读,也可以让成年人感受到温暖。所以说这本书是老小皆宜的。就像,刘心武说:我期望这本书不仅对少年儿童有益,也能滋润在现实中陷于浮躁焦虑的成人的心灵。
《善的教育》可以为你带来人生新的认识和憬悟,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爱与善,一起感受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善良。
看完《善的教育》,我觉得,爱,是需要传递的,当一个人的爱传递出去后,可能会传递出千千万万个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是我感受到了人类是需要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爱。
在这本书中,我影响最深的是《要学会爱人》。这里主要讲了: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见一个妇女,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他感到非常气愤,并告诉安利柯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品德。说实话,其实我也有时候和安利柯一样,撞了人,也不说对不起。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我和我的一群好朋友在一起玩。一不小心,我就撞了一个人还踩了他的脚。当时,我就没有道歉,一句话都没说,那个人居然主动道歉。我真是太惭愧了。我本应该向他道歉的,反而他向我道歉。
我对自己说:以后千万不能再这样了。一个人要培养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将来就成不了大事。今后,我要学习关心他人。如果看见小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包括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这都是爱的表现。
我真心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从满爱心。
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书,它通过讲述主人公———安利柯身边发生的故事来教我们“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儿女之爱,国家之爱等。它是一本教育我们的好书,值得每个人用心的阅读。
在《爱的教育》里面给我印象最深是“普雷科西得奖”这个故事,故事的情节是:普雷科西的爸爸是一个铁匠,经常无缘无故的打他。有一天上午,督学和校长来发奖章,第一枚奖章发给了代洛西,第二枚奖章发给普雷科西,普雷科西表现出无比感激!放学了,督学走到普雷科西的爸爸面前高兴地说:“我为你高兴,你的孩子胜过了54个同学,获得第二枚奖章。他是一个聪明又有梦想的孩子,他会前途无量。”铁匠听后十分惊讶,过一会,他的眼泪慢慢流下来了,然后紧紧抱住了普雷科西。
这个故事说明了:普雷科西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爸爸对他的态度。
我也要向普雷科西学习,比如做作业遇到困难,不能想都不想就去问爸爸、妈妈。我应该多动脑筋想一想。
普雷科西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学习,也能学习的这样好,我的学习环境比普雷科西的学习环境好多了,普雷科西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学习,还学习得这样好,我也要比普雷科西学习得好。好遇见困难永不退缩,还要相信自己,困难打不倒你,我自己能做到。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这本小说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这本书是以安利柯,在一学年十个月里记载的日记,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吸引我,它拥有着并包含着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生活中处处都有着爱,空气中漂浮,人心中埋藏,他似乎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如影随形的,但有无形无影被人们所忽视,抛弃。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故事啊,也是从小开始,我们就沉浸在爱的海洋中,人生路上友爱,亲人的爱,师生的爱,还有爱情,哪一个不是以爱的基础来发展延续的呢看了之后,我懂得了很多,我知道要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同情弱小。看了之后,我对“爱”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爱的教育》是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对最高境界的理解。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动力和热情。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我们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通过本次学习,使我体会到教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报,刻苦地钻研下去,一切为的就是一份热爱和执着,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对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有了新的理解……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我还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导。这就要求个人魅力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书是最好的老师,多读书,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反思自我,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让我有了明确的定位、坚定的信念、奉献的精神、良好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热爱学生的行动、进取的意识并且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课题研究已经开始了。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开题仪式过后,每人要读一读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并写下心得体会,我于是找来一些书看,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今日读到《适用课堂教学艺术》第十五章“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之第二节“因材施教”。这一节里有一块内容叫“教师对待好学生、差生的态度”。读过这一节内容之后,我感慨良多,觉得差生转化工作之艰难而有趣。
文中写到:“教师如何善待差生、转化差生,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学校的差生问题不仅迟迟得不到解决,而且变得越来越严重。除了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不够正确。其实,尽管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绝大多数在教师的重点调教下是能转变的。应当确立这样的信念:这里不全是废铜烂铁,这里有黄金白银,只不过暂时被灰尘蒙住而未能闪光而已。”
读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对待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说实话,我过去对待差生总是持消极态度,认为这事多花力气而“得不偿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千方百计挖掘别人的优点,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样的话,不仅师生关系搞不好,转化差生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当代处于素质教育发展时期,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素质,差生是每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差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班风、校风,甚至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尽管差生问题很令人头疼、费心,却有着莫大的意义,研究和解决差生问题属于真正的“痛并快乐着”。
怎样转化差生?文中写到,“首先要有信心(这些学生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求进步的,只是自制能力比较差罢了);其次要精心挑选合适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文中还写到教师指导学生重点应放在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来源有三个:一是报刊是介绍由后进生变为先进生的经验之谈;二是班内优秀学生行之有效的良好的学习方法;三是差生本人学习中值得肯定的方法。”读到此处,我明白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应当放在寻找好的学习方法上,教给他们方法,“授人以渔”,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学生的学习搞好了,才能逐渐消除“乏信心”,促进思想转变,最终实现将其转化。同时,我也明白了应当从差生本人身上寻找闪光点,不仅能激励他本人,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此方法应当想法子推行。
文中还介绍了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指导既要务“虚”,又要务“实”。即除了讲一些大道理之外,还可适当降低作业难度,有进步及时表扬以及定期“开小灶”等等。“对差生要多表扬、少批评、不讽刺。嘲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其后果或是产生自卑感,或是产生对立情绪,这对提高差生的自尊心是极端不利的。”在过去,我也对差生满怀信心教育之,但一旦学生不听话,或顶撞了我,或明知故犯,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就容易丧失继续教育的信心,甚至不惜严厉批评、嘲讽,可越是如此,学生对抗、抵触情绪越强,工作越难开展。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越难开的锁才越是好锁。因此,我今后应当加强修养,增强个人人格魅力,对差生多一点信心,再多一点耐心。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转化差生的工作一定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俗话说“开卷有益”,今天果不其然。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我终于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爱的教育》仔仔细细地看完了。
读罢,我抚摸着那厚实的纸张,心中思绪万千……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以生动而细腻的笔调讲述了小学四年级的心中有爱的学生、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恩利科在自己的母校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一些人和事,真挚的同学之爱,感人的师生之爱,伟大的父母之爱,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关爱……都像一股股甘泉流进了我们心中。
读完全书,不难发现,书中的很多小故事其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从未去细细感受罢了。卖菜的母亲不辞辛劳只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心地善良的姐姐主动为家里分担一些忧愁;班长用自己正直的言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而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形象便是斯达尔迪了。
他是一个长得其貌不扬的男孩,天资也不聪颖,就硬凭着自己那一股倔强的牛劲儿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班上数一数二的好学生!这个爱的小故事给我的触动极大,因为我也是个其貌不扬的女孩,但是我却没有像斯达尔迪那样坚韧不拔的毅力,从未有过力求上进的决心,我和斯达尔迪简直不能相比。
好多时候,斯达尔迪那在油灯下孜孜不倦地读书的情景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向斯达尔迪学习,用自己的勤奋刻苦换来优异的成绩单!我更要如同书中的主人公恩利科一样,学会用爱去看待这个世界,用爱去回报这个美丽的世界……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常被其中篇篇短文中的通篇贯穿的育儿智慧所打动,也常常看着看着就陷入我儿时经历的各式各样有利或是有害的“老式教育”中。其实我觉得每篇短文都值得为人父母者所深思和反省,它颠覆许多根身蒂固在父母身上那些坏掉的教育理念。每篇文章都很值得写一篇详细的读后感,以加强这种公平和更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将这种教育溶到自身的血液中。
每个女人天生下来都可以做“妈妈”,但是否能做一个好妈妈是需要学习的。套用一句话来讲就是世界上没有坏妈妈,只有懒妈妈。
今天从这篇短文开始《河流可以是粉色的》,这篇文章讲的是圆圆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上幼儿园时选择一个学画画的特长班。有一次老师留一幅作业,要求画小朋友们在草地上玩耍的画面,并承诺选出画的优秀作品放到幼儿园长廊里展览一段时间。画家之后圆圆用彩笔画的非常用心,甚至连吃饭都不愿意停下来。画出来的画面非常的漂亮,红红的太阳,绿色的草地、蓝色的云,上面有几个玩耍的小朋友,旁边还有一条“粉色的河流”,为表示出是河流还画几只鱼儿。画完,她的妈妈表扬她画的非常的漂亮,并问她河流为什么要画成粉色的?圆圆说因为她觉得粉色特别的漂亮,就画。
这幅令圆圆非常引以为傲的图画结果没有被幼儿园老师选中,原因就是“河流不能是粉色的,应该画成蓝色的;白云也不能是蓝色的”。圆圆回家后把这个原因跟她的妈妈说,并问妈妈“河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的妈妈从自来水里接一碗水让圆圆说是什么颜色的,圆圆说是白色的。然后妈妈又把水放到一个红桶中,让圆圆看是什么颜色的,圆圆答不出来。妈妈把水一边倒出来一边让她分辨是什么颜色的。她的妈妈说对,水流是透明的,没有颜色的。
那没有颜色的水应该用什么颜色的彩笔来表示呢……如果要求我们要画的准确无误,就永远找不出一根可以画出河流的笔。
妈妈接着说,一幅画只有好看不好看,没有对于错。你可以运用任何大胆的颜色,只要你喜欢,河流可以是粉色的,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用任何的颜色!
——圆圆妈妈企图用这种观念来影响圆圆,呵护她的想像力,却没有能力带着弱小的孩子一起去迎接中国当前教育中的束缚及桎梏的东西。中国教育中这种条条框框的方式禁固孩子们许多灵光突现的想象力,甚至抹杀他们敢于去想像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情感及喜好的能力。
是啊,想想自己小的时候,也很喜欢画画。可是每次画画时,爸妈都是以画的像或不像来评价我画的好坏。以致于我幼小的心灵中只认为画画就要画的像,不知道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会用画笔来表达我心中想象着的东西,只会照着某物,用我稚嫩的画笔尽量把它画到最像。
是什么扼杀我还是孩童时本应丰富多彩、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恐怕就是当代教育中的那请所谓的“应该”和“不该”吧。
我们无力和宏观的教育做斗争,只能尽量的做好身为家长的责任,好好保护孩子幼小、奇妙的心理世界吧。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专著《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在阅读中,我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幼儿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幼儿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幼儿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幼儿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幼儿的评价。教师因幼儿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幼儿而存在。培养幼儿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我不由地思考,老师和幼儿究竟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才最有益于幼儿的成长。在读完《做最好的老师》后,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幼儿,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幼儿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幼儿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么?,如果你对这个问题还感到很陌生的话,那么就请你读一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吧!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 安利柯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而引发了感想做的纪录。但是从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东西。
在安利柯眼中的世界里,“好人”和“坏人”有明显的区别。“好人”是善良,诚实,会尊敬他人的人.“坏人”则是会欺骗、邪恶;心 术不正;做错事不知道悔改,只会推卸责任的人。你看,是不是很简单?所以我们要用一种更简单的眼光去看别人。其实人都是善良,纯真和温暖的,用另一种眼光看别人,看社会,这就是《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的.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洛马格那的血》。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杂货店的孩子,由于赌博输了钱被奶奶发现了,奶奶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他,并诉说了如何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孩子虽然嘴上没说,心里早已被打动。正在此时,一场噩梦降临,两个强盗闯入家中,一个用刀威胁老人,另一个抢了钱,正当他们离开时,老人认出了其中一个,那强盗立即要杀人灭口,一刀向老人刺去,孩子舍身护住了老人,自己却被刺中。强盗逃走后,孩子不顾自己的伤,还安慰着老人,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故事当中有高兴也有忧伤,有懂事也有调皮;有对先生和身边优秀人物的尊重和敬佩,也有对嫉妒者和以强凌弱者的不屑一顾与厌恶。“在学校里,无论什么阶级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友人了。”;“卖炭者的儿子与绅士的儿子平起平坐。”告诉人们意大利孩子在学校是如何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地学习与生活的。
书中提到了这样许多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肇事者亲自承认错误。最使我感动的是一个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叫叙利亚的五年级学生,为了分担父亲工作上的压力,深夜悄悄地爬起来,替父亲抄写白天没有抄完的稿子,为贫困的家庭换得一点微薄的生活费。刚开始,他不知情的父亲还以为是自己的抄写速度加快而高兴,可是不久便发现叙利亚上课打瞌睡,功课成绩也从头几名降了下来,不免对叙利亚感到失望。叙利亚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直到有一天,父亲看见了深夜伏案抄写的叙利亚时,才恍然大悟,父亲一下子把叙利亚抱到床上,满怀愧疚地对他说: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错怪你了》”。 还有《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一些故事都令人潸然泪下。
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亚米契斯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学校、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让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份情感。充满爱心、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对孩子关怀备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纯善良、活泼可爱、见义勇为、心灵高尚的小学生,还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难忘的小学校园生活。它会让你感动,让你读起来就好象在充满爱的海洋里翱翔。
爱的力量是伟大的。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是无处不在的!这就是“爱”真正的含义 让世界充满爱,这就是我们梦想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