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五年级学生描写清明节的作文怎么写?下面我们范文网五年级作文频道给大家精编的5篇关于五年级学生描写清明节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清明将至,翠柏凝思。清明节那天下午,姨妈带我和弟弟去了兰江公园扫墓。空气中还有细细的雨丝洒落在我们头上、脸上,浸湿了我们的衣裳。公园里樱花的花瓣散落在地上,绿茵茵的草地有了这粉红的花瓣,就像是织锦上有绣上了美丽的图案。这不禁让我想起杜牧的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花村。”不正好应景么?
很快,我们来到纪念碑下,我们静静的默哀一分钟,接着拿着菊花围着纪念碑绕了一圈,最后把金灿灿的菊花轻轻放在纪念碑下。姨妈给我们讲了纪念碑的由来后,我才明白,这个纪念碑纪念的是为了解放澧县而献出生命的那一千六百余名战士所立的,纪念碑上站着一个神采奕奕吹小号的士兵,好像时刻提醒着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历史,时刻准备着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而奋斗。姨妈还讲了澧县的名人“蒋翊武”的故事,我深深地敬佩这些为了解放新中国而前仆后继奉献生命的革命烈士,我也真正明白了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一直传承的意义——铭记先辈,感恩他们的无私奉献。望着高大的纪念碑,我默默地说:“解放军先烈们,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这美好的生活!”
离开纪念碑,姨妈带着我们在公园散步。公园的景色也异常美丽,小蚂蚁忙着搬运粮食,小蝴蝶喝着露珠,小花姿态各异,有的弯下腰像在偷听动物们说话,有的像士兵一样站在那儿,有的还是含苞待放,有的只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却全展开了!小草也从地下探出头来,好奇地张望四周,多么热闹呀!
这个清明节让我终身难忘,因为我真正了解了一个传统节日的意义,我也会承担使命,做一个“吹号手”,将这个节日的文化继续传承。
清明节作文 篇22
唐代诗人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年的四月前后,虽然春暖花开,但又时常阴雨绵绵。也许有些人认为清明是一个悲伤的代名词,但在我的眼里,却有不一样的感受。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气共有15天,这时候,寒冷的冬天已经远去,大地万物春意融融,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
清明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你看,绿油油的田野里开出了金灿灿的花朵,勤劳的蜜蜂正忙着采蜜呢。你瞧,远处的农民伯伯也抓住这大好时机忙着耕田播种。
清明也是外出踏青游玩的好时机。我们走在山间的小路上,随处可见满山的花朵,有粉色的杜鹃花,黄色的迎春花,白色的梨花,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儿,伴着微风,不时有股淡淡的花草香钻入我的鼻孔。山脚下,一群孩子们在快乐地放风筝,欢声笑语弥漫了整个醉人的春天。
清明也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跟着我的家人一起去给我的外公扫墓,今年也不例外。到了那里,首先,爸爸会把墓碑周围的杂草和树叶打扫干净,接着摆上我们带去的贡品,点燃香火,烧纸钱……然后爸爸会带着我们一起给外公叩拜。看着外公的墓碑,我仿佛感受到了外公和我们在一起,还在品尝着我们带去的美食呢。那一刻,我的心情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我能够来看望他,难过的是外公再也不能和我们享受这美好的生活了。带着复杂的心情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墓地。
清明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既有扫墓祭祖的淡淡哀思,也有春耕踏青的欢声笑语,非常富有特色,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传承。
清明,清明,飘着丝丝细雨,天马山被浓雾笼罩,模模糊糊,只剩下轮廓。在一片密密麻麻的墓中,我们找到了外公外婆的墓。
用石头砌成的墓,带了几分庄重。我们用扫把、抹布认真地将墓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将五彩缤纷的墓纸铺在墓的周边,在墓碑两旁各插了一束鲜花,摆了一个扁烛……整个过程,直至烧香,都是井井有条,庄重严肃,正是扫墓之格调。
最后,按照习俗,我们要与外公外婆“说话”,征得他们的“同意”,我们才能结束扫墓去烧金。我们选一人为代表来抛硬币,硬币若一正一反,表示外公外婆同意了。这次,因为我们姐妹三都是第一次来扫墓,便担任了“抛硬币”工作,三人一起与外公外婆“说话”。
大姐手里捧着两枚硬币,我和二姐合上掌心,三人一齐站在墓前,跟外公外婆说道:“外公外婆,我们来给您二老扫墓了,愿你们保佑我们。我们可想你们了呢!”接着,便悄悄说出各自的心里话。我诚恳地对外公外婆说道:“外公外婆,我可想你们了,来给你们扫墓了。外婆,您生前对我的好,我都没忘啊,我生日总有一包来自您的红包,我捣蛋时总有一顿来自您的痛骂和一支举到半空迟迟未挥下的鞭子,您对我的疼爱历历在目,这次终于得到舅舅批准,来看您了。我真的很高兴可以来看您。外公,听说您曾经当兵,真威武呀!你们的外孙女来看你们了……讲着讲着,墓碑上似出现了外婆在看歌仔戏的样子,出现了摆在姐姐家里的外公的照片,仿佛他们此时就在眼前,慈祥地微笑……
我们同两位老人家“讲”了好多话,一旁的大人们都吃惊极了。待我们结束与外公外婆的对话,大姐将硬币一抛,落在墓地的石头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一正一反,呵,外公外婆显然是听见我们三人的话,很高兴,便一口“答应”了。看来,外公外婆也很想念我们呢,特别外公,一下“见”到三个孙女,定是惊奇不已。
原来,庄重严肃并非扫墓之格调也。清明,追思故亲,与故亲“笑谈”,也很是亲密,很是快乐呢!
又是一年清明节到,吃过早饭,我就急着打电话给大伯,快点开车回去扫墓。
一路上有很多小车,都是回去扫墓的,路边的山上不时能听见“噼呖啪啦”的鞭炮声。我在车上却想象不出爷爷的样子,我从未见过爷爷,爷爷也没留下照片;爷爷生了五个儿女,听奶奶说以前的日子是很苦的,经常吃不饱,穿不暖……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我们到了爷爷的墓地,爷爷的墓地坐落在半山腰,前后左右都是果园,正是脐橙开花的时节,轻风吹过,可闻到阵阵的清香。爷爷的墓地是用大理石砌成的,既美观,又结实。我们先用锄头,镰刀(没工具的人就用手拨)把墓地周围的草除掉,除完草后再把墓地上的泥土清理干净,然后把洒、肉、苹果放在墓地前,再插香、杀鸡、把鸡血撒在墓地上,放鞭炮,跪拜,最后烧草纸、冥币。奶奶买了好多冥币,数也数不清,我们几张、几张地烧着,心想爷爷上辈子辛苦了,希望爷爷在天堂能收到我们给他烧的冥币,希望他在天堂有钱用,再也不会像上辈子那么苦了。
爸爸带着摄影机,拍下了扫墓的全过程,还拍摄了老家的老房子,老房子的石灰壁脱落了许多,既潮湿又阴暗,我刚出生时也是住在哪儿,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苦呀!现在大伯、二伯、我家还有姑姑家都住上了宽敞漂亮的新房,这都是爷爷、奶奶艰苦劳动和认真教育子女的结果。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前辈为我创造的好条件,同时要为家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做到经常孝敬前辈,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即使气节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之时”皆清洁明净之时。故谓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三月节……物质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解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是几乎所有春季节日的综合与升华,清明节也就是有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心土,折几只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了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就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给我的奶奶上坟,我们买了一些水果、纸钱和鞭炮,我们在去的路上看见有的人手里拿着许多上坟的东西。三五成群的来到自己家的墓地,给自己的亲人上坟,我们到了那里先烧香,再烧纸放鞭炮,我们用这种方法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之后我们还要给死去的亲人去扫墓,把扫墓扫的干干净净的好让亲人看到把她的墓扫的很干净。她一定会高兴的,我们上完坟回来的时候看见路上还是人山人海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一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是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是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