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当收到朋友的询问的信息时,我有些惊讶。等到她开始一字一句地把事情的原委告诉我之后,我也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她所说的焦急的情绪。原来,当大家怕到这一类自己掌控之外的事情时,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一直以来,自己就被这些事情所困扰,时间久了,原以为会淡然,结果没想到其实是一种积压。可无可奈何,我们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面对,去解决。我也很感谢她,让我更明白,其实我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当我身处困顿中的时候,一次次地徘徊,我以为是我自身能力的问题,由此产生了很多负面的自我抵毁的情绪。我想着,是不是自己太过于柔弱,别人都做得比自己好。
后来才明白,其实不是的。他们的淡然,有的是因为根本没有处在我的境地而已。这世上本来就很少有感同深受,只有冷暖自知。当他人同样遇到自己所面临的难题时,也不一定就表现的特别地淡定。所以,我也更加明白,有时候真的没必要内耗,也许自己的表现并不是最佳的,但也是自己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最好。我要提升的就是自我的认知,自我的包容。
本来这两天是因为那些莫名其妙的评判数据,整得没有了热情,明白的有些懈怠下来。
一是觉得就当是给自己放放假,不那么地苛责自己;另一个也是想给别人多一些发展的空间;同时因为太过饱合的状态,也会使得同样的质量就会被更严格地挑剔,并不一定会得到原本应有的收获。
时间是过得很快的,只是这样想,也过了几天,似乎不做为,也成了一种习惯,但心里总觉得不能因为这个外在的因素而放弃一直在坚持的东西。
也是那一道清脆响亮的声音提醒了我,自己真正要做的是什么。
可以因为外在的竞争环境而有所变化与调整,但不是直接就把自己赶到懈怠区,毕竟自己需要这些努力,也只有我们自己去付出,才会有一定的收获,哪怕只是很小在他人眼中的不起眼。我们要考虑的是,对自己有没有用处,有没有帮忙。
所以,还是要学会坚定自己内心的选择,不要太过于容易被外界所干扰,要明确自己做的事对不对,如果是正确的话,那埋头努力就是了。
中午在家翻水果篮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几个桔子有点放过头了,其中有一两个都有点要坏掉了。
于是不假思索地直接就把它们挑出来先吃掉。
一边吃,一边有点懊恼,之前怎么不知道早点吃掉,这样浪费真是可惜。吃着有些变味的水果,好心情肯定不好受,所以就直接把有点坏的扔掉,把那些还没坏的挑出来吃。
因为在吃的过程中,我突然想到的一个之前看到的知识点,叫:苹果定律。
说的就是跟我挑桔子吃有点类似的观点。大意就是,当你在果篮中发现苹果坏了,于是你舍不得先吃好的,就先吃坏掉的那个,结果发现怎么每次都是吃比较不新鲜的那个苹果。
而事实上,我们本可以一次止损,直接扔掉坏的,而是先挑果篮里最好的苹果吃,这样每一次都是吃到篮中最新鲜的。心情自然也会更愉悦。
通过这件事,我也更加明白,学到的道理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否则都是纸上谈兵,都是浮云。而且生活中很多时候做选择,要懂得取舍与止损,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是要多思考,眼光放长远。
昨天和老师聊天的时候,我问她,总是会感觉做事情太过于急功近利了,要什么办?
我原以为她会直接给我答案,结果她只是笑了笑让我去多看书,自己思考。
说实话,当时我是有点儿失落的,我以为自己会从她那直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就仿佛有了方向方法,可以直接就照着实行和改变就好了。
当然,我并没有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当一个人独处思考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
其实平时的学习中,老师给我们讲题,如果她直接给我们方法和答案的话,我们还会那么认真地去思索题目吗?
一般不都是先给出了题目,自己按着所掌握的知识去解题,如果有不懂的自己试着翻翻书,从中找找方法,即使再不懂,也有一点儿头绪,至少会了解那么一星半点,而不是一无所知,这样在老师准备讲题的时候就更能够明白哪一部分是自己要侧重去听的,更有质量地听课。
同样的,我也在思考中发现了自己会有这种心态的根源问题,明白了还是要学会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这也是和老师交谈之后的小小感悟。
以前都是在附近一家生意特红火早餐店买早餐,买的多了,渐渐地也觉得口味有些腻味。
今天早上出去逛了一会,才发现,其实附近还有几家包子店,只是自己一直没有去留意而已。
原因之一是,这些店面没有那家的位置显眼,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是可以进店吃的,所以顾客都在店内,不像那家早餐店是随买随走,所以总是门庭若市的局面。人都有一种趋众心理,觉得这么多人在买,肯定好吃,也会跟着去凑热闹。
后来吃了早餐之后,路过一边平时吃午餐和晚餐的快餐店,这才发现他们也是有卖早餐的,平时一直没有去注意。
看到门口贴得食谱,以及玻璃门里坐满的顾客,我不由地好奇地进去看看他们的早餐是卖些什么样的食物,这一看不打紧,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食欲。
他们不仅有卖包子馒头,还有其他店没有销售的各种粥,尤其是现成的白米粥,还有各种油饼以及面条粉之类的,总之是花样多多,总有你喜欢的一款。
虽然不是很饿,我居然也又点了一份粉条,还打包了两种油饼,实在是有点眼馋。
通过逛早餐店这件事也让我明白,其实有时候是我们的眼界的局限,只看到自己所了解的,然后以后世界就只是这么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认知的原因,你就会发现,原来有太多太多我们还不懂的知识。
有时候,我真的被他的干扰和指教感到有点无奈了。
有一些时候,真的差点被那一长串的说词扰得有点烦闷甚至心里会冒火了。
但我还是克制住了自己,努力地在内心告诉自己要理智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能着急。然后,在一连串的自我安抚下,我终于可以很镇定地看待那一些指教。
不可否认,的确都是发自内心地为我好的,也是真心地想帮助我,让我得到提升。
也许是因为语气的原因,还有过于频繁的干扰,才会让原本的好心起到了不一样的效果。
于是,每次在我差点再被激起烦闷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做自我工作,同时也学会了反思自己。
为什么会如此?
其实有一个很明显的答案就是,我自己太弱了,因为有太多需要提升的地方,所以才会让他人看不惯,想要尽一己去帮助拉扯你,也许方式方法不对,却也是出于一番好心。
还有一个我也在对于这种干扰中明白,自己不能学这种坏习惯,因为像这种状态我自己肯定也有,只是当时只会一昧地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出于好意的,根本没有考虑别人,没有理会别人的感受。
所以,很多事情,学会去多思考,也许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了。
这几天,我揽下了一个新的任务。当然本来这也是可以花点钱交予别人帮忙完成的,但基于时间以及其它的一些考虑,于是自己先揽下了。
这意味着我一天当天要多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此任务上面,而这个过程中,我也可以看看书,不过更多是碎片化阅读,因为有时候中途要去照看任务完成的进度以及质量,如果看长文或者是写作就容易被打断。
就这样,用计时器大概地估量了一下花费的时间,然后反省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地利用碎片阅读。真的是有反省才有觉察,才有进步。
我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接了一个电话,同时还有朋友聊了一会天,看了三四篇文章,而关键是我看文仍是一种散漫地态度,没有带着分析思考解析的一种学习研究的态度,这样的阅读,其实就是有点在浪费时间。
现在渐渐地觉得,不管是看书,还是短文,都要学着带问题去看,才能有自己想要的答案,也不至于在看完之后觉得空虚,好像一无所获。
正是因为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这样在以后同样的时间段,可以有适当地改正,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你一直特别地喜欢操控别人。
当然,你的出发心是好的,都是尽可能地想要让别人的生活更加地开心舒适,只不过你忘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大家都有自己所认为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乐趣,而你所认为并不一定就适用于其他人。
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如果他们按你的建议的话,你会开心,但他们未必会开心;而如果是他们依旧我行我素的话,会愉快轻松自在,但你又会有一种觉得好心好意被辜负的感觉。
其实,没有人可以为你自己的情绪买单,每个人都要学会独立、独处,以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如果是真正地为了他人好,那就是不要过多地干涉他人的自由。
假如你一直觉得自己的建议是最好的、最为优质的,那最起码的一点就是你自己要率先做出榜样,让他们从你身上看到值得学习与关心的闪光点。
这样的话,即使你不用多说,自然而然都会有人主动向你请教,即使没有,如果你能做到这样的份上,就已经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啦。
夜晚的时候,眼皮马上要粘上了,可是手机还捏在手头。
“叮咚”,一声信息惊醒了已有点儿迷糊睡意的你。
看了一下信息,原来是有亲戚明天要过来。一时说不清的情绪,不知是要推诿还是欢迎,因为你也有着自己的生活计划,而且最关键的事,这些天,你感觉自己真的有点儿疲惫。
但还是不忍心让对方失望,而你从来就是一个不懂拒绝的人,所以你应允了下来。
第二天的早晨,你果然还是没能用一夜的休息赶走疲惫,所以当收到约定出行的时间时,你的心里是抵触甚至带着不该有的小小的愤怒。但你知道,这愤怒,更多地是对自己的无能,以及曾经的任性导致的不太如意的现状。
理智还是能控制着你,把握着自己的情绪,尽可能地不让对方被你的负面情绪影响。
你安排了时间,然后想先趁着空闲的个人时间,把原本的一些计划尽快地先完成。然而,只一会,他们便来了,你有点儿无奈,但是看到大太阳的天气中,他们被晒红的脸,你的无奈变成了心疼与自责。
尽可能地让与自己相处的人感到舒适,这是你与喜欢的钟哥一样的价值观。
尽管很累,但你力所能及地做着应该做的事。其实更多只是一种陪伴给他们心安,你明白自己做的并不多。可是当你有点内疚地给予点小补偿时,你没想到自己反而收到了更多。
推搡之间,你突然为自己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态感到无地自容。
以诚相待,你能从中感受到幸福。
俗话说,没有期望就没有失落。有时候,我们对于一件事情寄以太大的希翼,往往就容易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当然,如果是如你所愿,自然是欢欣雀跃,如果和想像的有所偏离,自然会有烦躁涌上心头。
其实,这看似不可控的情绪,真正的开关还是把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有人分析过,我们把事情分为三种,一种是自己的事,一种是他人的事,还有一种是老天爷的事情。
就像看书做作业,锻炼运动,想自己想唱的歌,跳得舞,那就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像你的同学朋友他们愿不愿意陪你一起看书还是逛街聊天,那就他们的事,既然看似会影响到你,那最终的抉择权是在他们的手上;另外像刮风下雨呀,出太阳还是月亮的阴晴圆缺呀,这是老天爷的事情,不是你的掌控范围的。
当我们学会把平常遇到的事情细分成这三种,就会明显地舒心起来。
可能你会因为同学爽约没和你一起去逛街而生气,但想一想,想逛街是自己的事情呀,他不想逛是他的事,我们不能掌控,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去逛,决定自己是不是心情愉快。
有一些事情,理清楚了,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
我不止一次看到她的名字,最初以为是网络上的重名而已,只到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那个网名的出现频率。
不由地点开了她的相关资料,才发现还真的是同一个人,我在不同课程中的同一位同学。
相信在这个专业上去深耕的同学并不少,而她能让我看到并认出,理由只有一个,她太优秀了,所以才有机会一次次地在我们大家面前“刷名”。
当现一次看到她的名字时,又是间隔了好几个月,点开她的复盘作品,更是被她的勤奋所打动。
她不仅有本职工作,且收入也不低,在这个基础上,更是把副业打磨的井井有条,甚至渐渐地都快有越过本职的收入了。这也让她在工作中遭受不公平待遇时,总会萌生离职的想法,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底气的。
不得不羡慕人家的时间管理,以及对于专业的热爱。
同样的时间内学习同样的课程,人家早起远远地把我们甩在身后,还被邀请当了助教之类的工作。
这一切还是得益于她的坚持以及不断地努力付出。我们往往只看到最后的成果,却没看到背后的煎熬,就像她所说的压力过大,都掉了不少的头发,所以要开始量力而行。
从她身上,我看到了想要回报就要有所付出,也看到了要懂得权衡利弊。
面对有些庞大的开支,也许我的努力只能算得到上杯水车薪,但经过生活中一件件小事,让我明白,即使只是一份小小的努力,但只要你是行动起来,是在进步的路上,那也是值得鼓励的。
曾经有过不少很不错的选择,在当时的认知中选了认为最为适合自己的,现今看来只是逃避的一种行为。原来,那些方向之外,也可以有不同的分岔道,仍是可以一次次找到好的契机,有所改变。只是太过于高估自己的自制力,以至于当带着那一份上进心前行的时候,却被很颓废的状态所打败。外在的环境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个人本身内驱力不是很足,需要氛围去影响的话。于是,就一再地失去一些很好地改变机会。
回过头来,其实生活中本来就有不少机遇,有大有小,只要真的肯放心、认真去对待,都是一个可以扭转的机会。最为关键的是自己愿不愿意去抓住,能不能去坚持。
不要认为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机遇没什么吸引力,事实证明,如果愿意去行动,一次次的积攒,就会有翻盘的机会。所以,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与耐心以及坚持。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生活中被束缚,于是总自己寻找那些随心所欲的时刻。
可当真正地身处在那种境界时,也只是最开始的一时半会会觉得真正地放松,之后就陷入了一种空虚感。
人还是要有一种界定感,同时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最好寻找一种价值感。
否则,人人都只想着随心所欲,那这个世界的规则不就变成了蜘蛛网了吗?
就如同写作文一样,有命题的时候,看似被框定,但其实也有了一定的方向,你可以在这个范围内发挥所能。
如果没有命题,也会有一定的要求,否则就成了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了。
有张有驰,不局限于一方小天地,也不会过于夸大其词。
真正的随心所欲,是犹如空中飞扬的风筝,虽然肆意迎风,但仍有一根线,在被紧紧地抓住,不至于让它太过于自我,忘乎所以。
当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那种空虚感与烦闷,似乎就会有些许地减轻。
没有人有真正的自由与束缚,你所想的都只是在你内心的一种自我认同罢了。
有时候,真的会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很不自信,对于一件事情的处理会变得有些唯唯诺诺,生怕自己做不好,又要引起非议。
可是经验就是在经历中慢慢地积累的,如果一直不敢去尝试、去行动,那只能是原地踏步,越来越胆小,是一个恶性循环。
就像第一次去兼职打工,因为是新手,所以有的事情处理的不是很好,然后就会被说教。
其实就是自己的内心想法转变的问题,如果觉得人家是针对你,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被说两下就委屈不敢也不愿再去学的话,那吃亏的只是自己。
相反,如果换个角度想,人家说的没错,自己是做的不够好,但没事,自己正处于学习阶段,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做,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说教你的人,曾经也是这样过来的,只不过有的人会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有的人则不善于总结,只觉得当初别人也是这样说他的,那他自己同样的这样教,没什么不妥。要是玻璃心,那也只是个人的事情。
所以,当我们正确地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的内心的反馈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都不在意他人的话语,但要懂得从中提炼出对自己好的一部分,至于其它,就努力地把它们当成耳旁边风。
这是需要练习的,但也是很值得的一个方法。
现在只要有手机的人,都有一个很强烈的共同意识,那就是:每天的信息量太多了。
上到各种国际赛事,下到朋友圈以及群里各种琐碎的信息。
只要你拿起手机,总会有一两种消息吸引住你的注意力,让你片刻就忘记了自己要用手机的初衷也许只是回一条信息,打一个电话,甚至只是想要用一下计算器而已。
记得有一位很有才华的知识博主在做直播时,有网友问他:对于当前的某一个事件怎么看?
他的回答挺让我惊讶,震撼之余也有点钦佩他的勇气。
他说,“那是我能力之外的事情,有相关的人员会做出正确的处理,而我既帮不上什么忙,出不了什么力,也就瞎操心,只是做好我自己的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不给人家添乱就好。”
可能乍一听会觉得他有点冷酷,细想一下又佩服他的率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敢像他如何说出心声。另外一点就是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强,让你觉得有道理,同时他也有这样回答的一个底气。
所以,当我们被手机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时,不妨想一想,它们是不是你需要知道的,如果需要的话,那定点了解,如果不需要的话,那就没必要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上面。
懂得处理这些信息,也是一种生活智慧。
很久没有见面的一位亲戚,碰面的时候总爱说些规劝的话。
可能是从一开始就对于她会有这样的态度有戒备,所以,对于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会自然而然地带了滤镜,就会觉得不是在挑刺。
冷静下来的时候,不由地思考到:明明她做了不少事,费了不少力,为什么只单单记得她的那些责问的话呢?
说到底,就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了。
所以,不然她说什么做什么,都沾染了色彩,带上了有色眼镜一般,变了味。
其实,客观地来看,从她的角度,她真的是很认真地尽己所能,但没有意识到,有时候一些好的语气和话词会给那些努力添加魅力,同样的一些不太友善的语气容易抹去她的付出。
从我的角度来看,别人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提出意见,但没有办法改变,所以最多就去层次去理解,从更为积极的方面去看待。与此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喜欢对于另一个说教,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觉得对方在某一方面是不如自己的。
所以,与其争辩,不如从自身出发去做一些改变。
不知不觉,花了两个多小时了解了两位很欣赏的优秀者的成长故事。
有点出乎意料,和不太熟悉的人相互不苟言笑的他们,在私下是很搞怪且风趣的,而且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
有喜欢唱歌的,也有喜欢跳舞,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地爱笑。
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我也看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品质,那就是目标坚定且努力刻苦。
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在为了那一个既定的方向。
虽然对于个中的辛苦,他们只是寥寥数语地去带过,但看到他们如今所展示出来的实力,就可以窥见一二了。
没有人是可以随随便便地成功,即使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如今看似云淡风轻的表面,但实际上都是在那些日日夜夜地坚持与努力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出来的成就。
这也是特别值得思考且去学习的。
这几天的作品反馈并不是很好。
即使这是在自己意料之内的事情,但看到结果的时候,还是觉得挺不舒服的。
我们总在说,能否做好一件事,或者一直坚持,有没有得到反馈尤其是正反馈,是特别关键的一个要素。
深以为然,原还是挺清高地认为不太会受影响,事实上还是直接对于继续坚持的动力有了撼动。
也开始思考一些问题,如果只是一昧地沉溺于这种负面情绪中,有没有帮助呢?
答案不言而喻。
当然人非圣贤,总是会有点小情绪,只是要学会把握一个度,有所了解,也要有所思考与觉悟。
要去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成果,是自己从一开始的初衷就有问题,还是放置的方向不对。
如果没有坚定且清晰的目标路线,只是埋头奔走,那有可能就是南辕北辙。
学会先分析,不骄不躁,才是目前最为应该做的。
在一场聚会之后,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闲谈。
才知道原来也有人在默默地替自己出头说话。
当时就有点小小的惊讶,以及感激。
毕竟,即使那是很公正的话,由他来说也很合理且公道,但如果他当做视而不见,置之不言,那一样也就随着时光的流逝,忘却在记忆里,但会有一份委屈是偷偷留存在心底的。只是,可能连我们自己也没有去发觉而已,但会在某一个节点,突然蹦出相对应的情绪。
至少,他没有再把这样的一个行为当成了理所当然,而是学会客观地去分析,明白谁是谁非,懂得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才会更好地处理那些隐藏的想法。
我们每个人都在长大,不管你是多大的年龄。只是有的人习惯了把这一份成长变成了压抑和妥协,然后同样也有人觉得似乎这是一种惯性,不加异议,不知不觉中也把自个练就了那般的认知观。
可是,我们不能总是应着别人替自己去解决,还是要学着强大自身,毕竟只有一个人真正地有力量,别人才会更为去尊重他。
生活中美妙无处不在,就说乐器,生活中也有很多。所以说生活是美妙的,生活是富有生命力,我觉得音乐是最具有美感的,我也有点喜欢音乐。不过我今天啊!单单只说这“乐器”,笛子、小提琴……等一些是真正的乐器,至于生活中的乐器,在电视上也常见到,那便是——
牙膏管,是不是有些惊讶啊!自从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用牙膏管吹出了美妙的乐曲之后,我便也有些蠢蠢欲动,正好,家里有一个用了一半的牙膏,呵呵!我也来吹吹,搞不好,我也能哼几首了!我拿来牙膏管,用手按着牙膏管乱按一气,反正是没有人能听出来是什么歌了,反正我也没打算能吹出什么好歌来,虽然说我是乱按一气,但是从管内发出的声音还是满好听的呢!
从这件事上,我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很小,都不令人察觉,但是“小文章也能写出大作来了”!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就能得到很多的道理和灵感,(灵感满重要的哦!)生活就是如此的美妙,音乐不但让人陶醉,其实生活也很令人陶醉呢!
利用坐车的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卫生的文章。
因为是听姐姐说的亲眼见闻,同时很有共鸣,所以写的稍长了一些。
果不其然,那篇小文有很多人去关注,评论以及点赞,有人赞同有共鸣,也有人觉得我是否在夸大其词,语气并不算很友善。
心中有底气,自然也就直接回应了对方,但实际上,我已经写的过于委婉了,自己听到的那些见闻更为令人愤慨,只是我还不擅长去披露,也不太懂把握一定的分寸,只能以自己的能力写的简单些。
有更多的人关注,自然收益也会高一些,但实在是不能和以前的相比。索性也就不太去关注了,觉得应该更多地是在想怎么把一件见闻写的真实,同时也能为一些弱势群体写一写他们的处境。
在目前看来,自己的能力和底气还是不足,不太敢去写的很直白,这也是需要勇气的。
好的文字,不仅是有来抒发情感,表达心情,也能指出一些需要改正的现象的。
一直以来形容的习惯,并不好去改变,所以还是要多努力,多练习,同时也要提升底气。
一连几天都没有动笔,居然也成了一种习惯。可见,想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不容易,但要放弃一个好习惯,显然并不用花费多少气力。
这个时候,就是看自己的初衷了,觉得自己想要继续找寻那些向上的目标,还是随波逐流。
虽然我可以为这几天的懈怠找出不少的借口,但还是人是没办法欺骗自己的。我们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管你有没有去实践行动去做,心里还是有一根标尺的。
所以,再一次想到那些小目标的时候,我还是选择让自己再次行动起来。即使这些在他人看来可能是微乎其微,但每个人的需求背景都不相同,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去比较,而是和自己比,和自己内心的渴求相比,和过往的自己相比,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小小的进步,就是值得欣喜的。
人要学会知足,同时也要学会鞭策自己,不一定要借助外力,虽然有时候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的力量。
周末和一位大姐姐聊天,她说正准备去附近的照片馆拍证件照。
一问才知道,原来她在报考一个学位,为的.是以后考一个可以挂靠的证书。
我一边佩服她的学习动力,同时想到了她所说那本证书,就是几乎在电脑屏幕上常常见到的广告。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后知后觉地听说了这些可以只要考了就可以有机会领工资的证书。
乍听一下都会觉得好羡幕,好像真的是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
先不说其它的,就是这位大姐也早过了学生时代的年龄了,而这个相关专业的学位要三年时间才能考到,即使过程中考试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这三年的时间就已经挺磨练人的了。还有一个就是你要找到相关的单位可以挂靠。
后来想一想,世上哪有那么多免费的午餐,这些先前的准备是有一定的期限一定的付出,之后的挂靠也是有责任制的。
往往我们只会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就不会考虑得太久远,即使考虑到了,也会觉得没必要想太多,别人都这样做呢!
所以,也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有的人觉得可行,自己是对的,就去做,有的人觉得可以有别的方向,同样付出努力,也一样有收获。
总之,就是不能盲目地看别人的风光,而是要自己的脚踏实地。
昨天上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记录自己专注力的小软件。
这是我一直想要改善的一点,所以特地记下了名字,课后就去搜索了一下。
我发现,任何一个新的工具或者软件,都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最开始都不懂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笨拙,不晓得从哪里着手。于是有时候就直接上网查相关的操作指南,有的实在找不着,就自己在慢慢地摸索。
在这个过程,每当有一个新发现都会让我不由地开心起来,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然后,随着反复的了解,再去探索,渐渐地熟悉与掌握了大致的使用方法之后,真的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成就感。
当有同学知道我对这个小软件比较熟悉之后,他们也都过来向我请教。
我觉得这很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当我们对于一个新知识还不太了解的时候,如果能保持热情,反复地研习,坚持,只要学会了,就会有自信,就越会想去学习,而当你的成绩好了,自然会有人想向你学习与请教,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所以,还是要在学习上面多下点功夫多点耐心。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并不算大,但是也不能说是小。
这就像是我们常比喻我们的工作如同一颗螺丝钉,看似小,但也必不可少,同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时候会过于贬低自己的力量,却忽视了每一个人都是强大的,只要你愿意自视自己。
不要以为平时做的一些小事很不起眼,其实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放学回家,把书包摆放好。在爸妈做好晚饭之前,帮忙摆好餐具,帮忙整理一下饭桌,这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无形中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同时如果你不做,他们就要去做,而你只是举手之劳去帮忙了,无形中也会给他们减少一些琐事。
还有就是平时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一下卫生,把脏衣服扔进洗衣筒,帮忙晒一下衣服。这样一件件小事,你帮做一点,他帮做一点,而不是只是集中在一个人单独去做,这样就会分担了不少的压力。
所以有时候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哪怕只是生活中的琐事,只要你肯定自己的力量,有心去帮家人朋友解忧,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改变。
很久一段时间没有去关注微笑小天使,后来发现他的新作品已经完成了,估计很快就可以展示了。
那是他经过精心挑选且付出了很大的热爱云完成的作品。
其实当初知道他的选择,我也特地去看了原著,那的确是一部好故事,只不过凭心而论,他的形象并不是特别地符合。
所以,对于大家一昧地奉承说着期待,我还是选择观望。
我在想,选择这样一个故事,说明了他的眼光的确很独到,但至于能不能把这个并不是特别适合他的形象给完美地诠释出自己的气质与味道,那就是一种专业能力了。
有点小小的期待。
刚好也看到了他有一些额外的活动,又是受到了一众地追捧。只能说是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像他们闭眼的猛夸。
我发觉,其实他与钟大哥一样,他们并不是特别地完美,但他们身上有一股奋斗及努力的自信,这才是让他们能够一直受欢迎的原因。
不必要太过于浮夸与完美,而是适当才是最好的。
早上听到一个关于贫穷的评判标准,说是一天收入不到0.99美元的就算。
对汇率不太了解,那应该就是指一天不到七八元的收入吧。
看似这个好像有些荒诞,但这个是属于全球的一个标准,有的国家里,这些钱还能买个15根的香蕉呢。
当然放在我们现在的这个物价,估计能买个五六根差不多。
只是对于这个数值,突然想到,平常人好像一般都可以达到这个收入吧。前提就是你要走出去,去打工,去付出,用自己的体力脑力去换取可以明码标价的数额。
如果只是身在乡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最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活,那可能真的一天收入不是很多。最有可能的就是把多出的粮食蔬菜拿去售卖,应该也不仅只是那些收入吧。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都不去行动,去付出的话,整个懒散的状态的话,那即使是这点看似不起眼的小收入也会是一个小小的门槛呢!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所以也要提高认知,不要只是禁锢在自己的原有的不变的认知里。
有时候,我们总会被自己的偏见所禁锢,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停滞不前,殊不知,无形中这样的行为让我们耗费了一些不必要的精力,也错过了一些可以学习的机会。
那天,一位长辈让我帮忙去存一笔款子。
等到银行的时候,我直接去的柜台,结果柜员告知我,存款也要带身份证。
以往一直在自助机上办理的,所以对于柜台存款要身份证这个我还真的不太清楚。
我打电话给长辈告知要身份证的事情,同时也询问他密码,如果可以,那就直接在自助机上办理了。
长辈那边一时也有点懵,他说这卡以前是统一办的,他们也不知道密码,要不问问柜员,他们肯定知道。
我原本正打算往回走拿证件,听到他这么一说,还是尝试回去再问一下。
有时候,有些事情就是要学着胆子大一些,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
我先问了身份证的事,才知道,只需我这代办人的身份证件就可以,我刚还以为是要长辈那边的呢。
然后,我说了密码的事,他们果然是知道的。
于是,我在自助机上直接办理了业务,就无需再跑一趟了。
这件事,更加让我觉得,有时候不能太于偏执,不懂的事,就要胆大嘴甜去咨询,有时候只是一句问话,就能帮你解决问题。
昨天晚上,舍友告诉我,他帮朋友介绍了一份工作。
听了那职业和待遇,很是喜欢,只不过目前还不是很适合。
即使是了解了这个情况,心里还是莫名地有些不舒服,夹杂着羡慕或者说有那么一丁点没有必要的嫉妒。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由,选择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工作。
其实当真是没有必要去羡慕任何人的。
刚好昨天看到一张图,很是扎心,因为很真实。
那是一张冰山样式的图,浮出水面上的冰山是我们看到的他人的风光无两,有钱有权有闲有颜;冰山下的是我们没有看到的大量的自律、煎熬、锻炼、学习,以及各种压力等等。
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一定不知道别人背后的努力,只是人性使然,总是倾向于去看别人的“轻而易举”,却不细思他人的不容易。
如果一直是这样的心态去揣测与看待世界与他人,那懊恼的还是自个而已。
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自我改变思维,懂得从不同的层次维度去看问题。就像舍友帮他人介绍的新的工作,我们只看到了表面的风光,但也要想到具体哪一个人去做,他们的具体要求,路程情况,工作时长,以及工作量的简繁程度。
不要太过于盲目地对一件事下定论,学会思考。
这两天,天气有些阴沉,是不时是乌云密布,有时是狂风再撒点雨滴。
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风景中,那被大风所不停摆动的树枝,以及耳旁那呼呼声。我就不自觉地取消了去锻炼的计划。
等看书有点累了,站在窗边活动筋骨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路边有好几个正在散步锻炼的身影。
其中还有一个我经常碰见的阿姨,大约五六十的年纪。想想几乎每天的早晚都能看到她一个人在那健步如飞的锻炼。
没想到,这种天气,她居然也没有放弃呀。
我的心里不由地也被激励了起来,觉得自己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找借口,不由地很惭愧。
于是也下了决心,可以先换了鞋去锻炼看看,如果风实在大的话再做决定。
等我真正地到锻炼场地的时候,我发现其实这风是一阵阵的,而且是看某个路段,有的刚好是过道的风口,有的被建筑挡着,几乎就没什么风。所以完全可以自己选择路线。
从这件事情,我明白,凡事不要轻意地给自己放弃的借口,有时候,只不过因为站的角度不同,自己的认知还不够的问题,所以还是要多多地提升,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方面。
夜渐渐深了。窗外,每一幢楼房里,家家亮起了灯,恍若一颗颗忽明忽暗的星星。
原本你也已经准备休息了,只是手机还是不停地翻阅着手机屏幕。
不知道你到底是在学习还是工作,还是只不过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而已。
我们现在都越来越依赖手机,以至于一旦离开它,就不知应该做一些什么。
有人说,这是一种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行为,与此同时,手机中那越来越多的讯息,让我们越来越满足于有即时反馈的东西,然后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无法真正地安静下来。
翻几页书,就觉得看不下去,做一会运动,就觉得很难坚持,可一刷手机,一两小时过去了而不自知。
留下的是一种关上手机屏时的空虚感,貌似你一直在接收信息,可是真正地又记得了多少,其中又有几样是真正对你有用的呢?
我们陷入了即时的快乐与满足,渐渐地不懂得真正能让我们有成就感与满足感的东西,都是需要一定的付出、努力,一定的汗水与坚持。也许最开始是很难,但是只有去做到了,才会懂得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这是一个我们现代人都要去面对的话题,不同的选择,也会是不同的人生走向,不同的幸福感。
有那么一些时候,你沉浸在自己的状态中,觉得好像没有多大的成就,甚至因为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渐渐地消磨了信心。
这种挫败感是极其难受的。你想着挣脱,却也不知往何处逃遁,似乎只有面对,才是唯一的出路。
起初是有人安慰的,但时间久了,大家都疲乏了,毕竟这世上是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泥沼。
你就像那只受过伤后,不停地给慰问的人展示伤口的小猴子,最初大家的安抚让你宽慰,你习惯了这种被同情,殊不知,没有人会一直喜欢传递负能量的人,连你自己也是不喜欢的。
刚开始,你以为这样的行为被讨厌了,竟也有种对自我的嫌弃和怀疑。
可有一天,你突然明白了。最傻的,其实就是这一份自暴自弃。
你的那些伤痛和情绪,是真实的,也是只有你自己在亲身经历的。讲与别人听,大家都是随着自己的过往经历,在其中找到一丝半点的共鸣感,但没有一个人的过去是完完全全的相似的,所以那些理解,也都是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程度。
你应该明白,如果是同样的经历,也不定别人就能够表现地比你好,你的应对方式,表现能力也不一定就是最差的。
所以,应该学会肯定自己,学会褒扬自己,我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伙伴就是我们自己。
昨天翻到了一篇诗词解读,甚是喜欢,然后看到作者发表的那些个人想法时,不由地也激起自己的不同的意见。
于是也打开笔记,洋洋洒洒地写了数百个字,想着不如发给朋友们看看吧,有没有同感的,这样似乎也增加了一点儿的小成就感。刚发出去不到一分钟,我自己还在看排版以及配图好不好看的时候,就有朋友直接就点了一个赞。我当时有点慒,觉得人家是不是已经习惯了看到新内容就赞,而根本就不曾真正地去那些文字。现在大家似乎都有点儿吝啬自己的评论,一个赞,仿佛就代表了认可,只是这种秒赞还是无法让我觉得释怀,毕竟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认可。后来陆续的有朋友点个赞,只有一个朋友留言了,还附上一句,这么长的文字我居然给看完了。看到这样的评论,我也有点儿尴尬,也许是真的写的没有什么吸引力吧,看完只需几秒但现在大家更喜欢把注意力花在那些短视频上,即使有的很无厘头,没有多大的营养,但总比看我写的这类像鸡汤的文字有趣吧。也难怪现在很多人都在写迎合市场的风格,很难静下心来研究内容,但那其实是真的浮躁。
还是跟随内心的选择,好的内容还是会受欢迎的,但要足够优秀。
一个人如果自己不够努力的话,就很容易被他人所牵制。
以前并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渐渐地随着成长,越来越懂得它的深刻含义。
这就像是你没有足够的能力与底气的话,那么就特别容易被外在的声音所影响,所干扰。
譬如,你的身材可能有些微胖,你自己想着也许可以尝试减减肥,这个过程中,也是有运动或者对于饮食控制,当然效果也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
原来你只认为这是自己在掌控的事情,可总不经意地会听到很多的建议:你应该一天运动多少小时,你应该在什么时间锻炼,你应该吃什么样的食物才利于减重……
这样的关心的确会给我们动力,也很感恩,可时间一久,不由地就变味了。
效果不明显的话,不再是你自己的事情,而是很快会有更多的评判的声音:你就是根本没锻炼;你一点也没有控制自己的饮食等等。
好像自己的努力根本就没有被看到眼中,大家只是看到你的不足。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们习惯了只看结果。
通过这样的事情,我也就更加地明白,一定要足够地努力,有足够的底气,而且也不要太过在意他人随心所欲的评判。
最近因为习惯了周边人的呵护与忍让,竟是变得有些矫情起来。
其实人就是这样的,一旦习惯了舒适区,就会不知不觉地娇气起来,即使自己内心也很明朗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但不得不否认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可是我们都明白,没有人能够一直不求回报忍气吞声地付出,总还是会有情绪的时刻。于是在你又开始发表一番伤春悲秋的言论时,还是激怒了身旁的人。
一番教导喷薄而出,原以为只是数句就并不多会收口了,没成想是一字字一句句,一发不可收拾说了好几分钟。那种感觉受教者是特别地难受的。好几次想出口反驳,但还是隐忍住了。毕竟谁心里都是跟明镜似是,若不是长久的委屈怎会一下说起这样多的大道理,不过也是找了个出口发泄一下而已。同时那些道理都是相通的,都是懂得的,只不过平时互相不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已,而如此这般地讲出来说开了,也是很好的一个契机。沉默、自省、无奈与委屈。最后对方说累了,彼此无话,却是突然来了一句道歉,说忽觉自个说重了。
这也是成年人发泄情绪和自省的一个方式吧。
很开心看到昨天的成绩,可以说是给了自己一些信心,这也说明正反馈的重要。
看到一句话”如果你不够热爱的话,那么一次失败或者挫折,就很容易让你放弃!“
我其实也不太懂算不算得上是热爱,或者说仍只是在追寻探索的路上,所以才会一次次地因为外在的影响,时不时地迷失,然后按下暂停键,再一次次地重启。
这个过程中,耗费了我太多的心力,半途而废的杀伤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而一次次地重启,更是让我明白了那一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原本已经推动的车轮,如果能克服惰性,克服困难,完全是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偏偏我每只是做到了第一步,遇到一丁点的阻碍,就开始内耗自责,损耗了心力,选择了最为简单的放弃,过后又再后悔。
也别小看所谓的放弃,其实也对自己内心的一种伤害,因为做抉择也是要用一定的力量的。
所以,只想说,如果真的喜欢,那尝试着去坚持,看看它是否属于你的热爱。这个过程并不会很轻松,但是如果你能做到,一步一脚印,学会收集过程中那一点一滴的正反馈,哪怕只是一丁点,也是支持的力量。也许,你会收获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