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经典高一作文怎么写?下面是我们范文网高一作文频道给大家精编的18篇关于经典高一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初秋,美丽的季节,收获的季节,金色的季节,承载着梦想的季节。一阵秋风袭来,农田里散发出麦香的气息,田地里散发出瓜果的香甜,花田里散发芬芳的味道,而我坐在稻田旁,默默地观察着……
你看那一片片欢乐开怀的玉米,一波波翻滚的稻花向我们涌来,一只只高张笑脸的葵花,那么令人向往,那么美不胜收。
田野间,纵看一派黄绿相间的色彩,时而有几只野兔来回穿梭。看那弯腰的谷穗,在鞠躬施礼,不知是在感谢春天细雨的滋润,夏日阳光的哺育,还是为挽留温暖而虔诚祈求。秋风带走了夏日的炎热,却迎来了秋日的清风,去除了盛夏的恼怒,挥舞着沁人心脾的爽适微凉,令人流连忘返,废寝驻留。林荫小路上,幽暗的长椅上,孤独的我坐在上面,陆陆续续的迎来了几对青涩的痴男呆女,或嬉耍雀跃,或漫步牵手,或低哼悠曲,或凝视传眸。风清气爽,迎来了充满爱意的初秋。
而我的心情却是思绪万千,心中或苦或甜,秋风把我从遥远的地方吹到一个陌生的高中学校,我向往的高中生活即将到来,我却不止步的退缩,是没有准备好?还是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上一秒还在痴痴的幻想高中生活,下一秒却已来到学校,和同学们朝夕相处,我的心中万般愁绪,一方面是新学面临的压力,与同学相处之间的困难,以及与老师相处的陌生,种.种困难摆在我的面前,让我进退两难,我似乎在秋风中陷入沉睡。满天落叶纷纷扬扬,飘落了我无限的愁绪与无奈,将这些忧郁化作我的动力,去迎接更困难的挑战,去挑战更加优异的自我。“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一个“积极之秋”。
凉风习习,岁月如水,千回百转,不曾回首。远去了青春韶华,远去了春花秋月,不能远去了收获的金秋。让我们趁夕阳余晖未尽,挥汗为墨,去描摹田园秋韵,去描摹金色之秋。
读书之于语文,如同根之于树;源泉之于江河;基础之于广厦;灵魂之于血肉。
树根枯萎则枝叶凋落,源泉干涸则江河流干,基础不牢则广厦崩塌;灵魂萎靡则血肉枯僵。
不阅读,胸无点墨,是一个头脑空空的“空壳人”;不阅读,疯狂做题,是个死记硬背的“机器人”;不阅读,见解肤浅,是个坐井观天的蛙眼人;不阅读,思维紊乱,是个胡言乱语的鸦嘴人。
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还要从中汲取智慧的养料。因此,我们不仅要阅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文学;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还要读国外名著;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历史杂志,游记随笔,科普常识……
今天我拿起语文书背诵,没想到有意外收获:我突然感到:语文学习和名著阅读是分不开的。就拿“红军不怕远征难”这句话的理解来说吧,如果你没有阅读王树增的《长征》,你怎么会理解“不怕”的内涵呢?当你翻开老舍的《骆驼祥子》,你就会理解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当你读完曹雪芹的《红楼梦》,你就会明白“相思血泪抛红豆”的哀思。阅读延长了你人生的长度,增加了你思想的厚度,拓展了你生命的宽度。
阅读,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阅读,是与唐诗宋词的邂逅。阅读是对“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佩,阅读是对“拼将十万头颅血”的震撼。读书是笔墨纸砚琴书画;读书是生旦净末唱念打。读书是奇书骏马佳山水;读书是信笔玉龙丽风花。
让我们与读书携手,让我们与经典同行,让我们去阅读美丽而厚重的人生。
秋天意味着什么?
秋天意味着丰收和希望。——题记
秋天,一转眼就到了。有人可能会想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还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把秋天与这凄凉的气氛联系在一起,然而我感念的却是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成熟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等待着人们去摘取;看着这红彤彤的果实,让人不由得想起,它们曾经经历过风雨的洗礼、酷日的暴晒,以及果农辛苦的付出。今天,它以胜利者的姿态,展现在大自然中,为大自然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立秋十日遍地红”,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感叹起秋天的魅力——秋天给万物涂上了各种各样的色彩,五彩纷呈,绚丽多姿:秋风是黄色的,因为它吹黄了谷子;秋风是红色的,因为它染红了高粱;秋风是白色的,因为它装扮的棉花银装素裹;秋风是黑色的,因为墨菊的花朵就是证明。秋风是丰收的风,秋色是丰收的色,无论秋天到了哪里,就把硕果和希望带到哪里。
沉浸在秋天的美景中,想起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先生的忧国忧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让我们感动。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每一次理想的成功,每一个目标的达成,不正像收获秋天的累累硕果吗?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烦恼或者困难,是我们的爸爸妈妈耐心给予指导和安慰,让我们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知道如何克服困难,收获成长和经验;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老师谆谆教导,鼓励我们努力学习,勇攀高峰,我们在学习中收获了知识,认识了世界。从幼时妈妈教我们牙牙学语,爸爸扶着我们学习走路,到背起书包走进学校;从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一路上有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老师的呵护和关注,我们既有泪水,又有欢乐,更重要的是我们像秋收一样,收获了一个个技能、一串串知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当我们放下过去的成绩,心怀“秋风扫落叶”的魄力和决心,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赢得一个又一个的收获,心情就像农民伯伯看到眼前的果实一样欣喜。是啊,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没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又怎么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憧憬成功,但我知道成功的背后是艰辛和努力;正像农民伯伯一样,只有付出辛勤,才会有收获,我们只有努力拼搏,历经磨炼,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秋天的果实给人们富足,又给人以希冀。今天我们努力拼搏,为了成就明天有收获的自己。
记得有一句话:“读书成就梦想”。
书是人类文化的实物载体,是人类文明发展,思想的进步。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古至今,我们拥有多少的史书,那一本本史书告诉我们,从原始人类到封建社会再到改革开放,最后,是我们现代化的高科技社会。这些都无不反应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一个多么温暖的称呼,他如暴雨后的太阳闪耀着七彩般的光辉,永远令我爱不释手。自从班里面举行了书香之家活动之后,书更是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爱上了读书,发现书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趣。书中的人物是那么的活灵活现,经常在看书的同时去幻想自己已经在书的世界中,把自己当成书的一部分感到身临其境。有时候看到书中的英雄人物,我会希望自己也成为那样一个人,成为书中那人人敬爱的大英雄。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那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读书只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可是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热爱读书,就像古代的文人一样。汉代孙敬读书非常勤奋,从早上晨曦微露一直读到皓月东升,中间一刻也不休息。假如看倦了想打盹,就拿一根绳子系在头顶上,绳子另一端挂在屋梁上,这样就无法打瞌睡,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凭着这股劲,孙敬终于成为当世大学者。现在我们虽然做不到头悬梁,锥刺股,但是我们应该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孙敬凭着这股劲,成为了大学者。想要成就自己的梦想,就应该对自己狠一些,读书与梦想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书本上的知识,我们拿什么来成就梦想。西汉学者匡衡贫而好学。夜晚无灯,为了能借邻家的烛光读书,他在墙壁上凿了个洞。当地一个大户人家有许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工,但他不要报酬。主人很惊奇,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得到主人的书,全部读完它。”主人很受感动,就用书作报酬资助他。后来,匡衡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古代的文人,为了能读书,借着墙壁上那一点点的光。而现在的我们,拥有那么好的条件,那么亮的灯光,又有谁是像赵匡胤那样想要读完主人那里所有的书。
有一句读书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不一定是万能的,但不读书一定是万万不能的。没有知识的储备,我们拿什么去拼就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心理咨询家。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学生,没有能力去实现这个梦想,但这并不妨碍我去看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书籍,为自己的知识做储备。现在我们有很好的条件去读书,我们应该去珍惜这个机会,更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
抓紧时间读书,即使不能实现它,也能让梦想离自己更近一步。只有实现了小的梦想,才能有能力去实现更大的梦想,我们要成为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奉献出一己之力。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多读书,读有意义的书。
时光流逝,万象新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留存经典,品读甚妙,鲜比鱼翅,甜胜蜂巢。
莫言说影响他最大的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他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看来,时代将其捧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应该的。因为时间流逝,以着一种人们毫不察觉的诡异能量使一切都模糊不清,而他却能在多少年后仍让“活现在他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想来,他一定是极热爱这本书的,而这本书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在时代的飞逝中变成了经典。莫言先生定是对这本经典之作细细研读,仔细思考,然后不断学习其中的优点,把利于自我创作的东西日积月累,才有了今日的成就的,想来这一切也都是有联系的。
品读经典,说不定你也是下一个莫言。尽管你成为不了中国首位,但毕竟到那时他已成为经典,你已成为唯一,而唯一的背后一切也都被人们习惯性地对之以经典所定义,到那时,你也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所以,品读经典,是很有利于人们联系现在于过去的。
瑞典语言学家、世界著名汉学家高本汉说:中国学生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名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照此推理下去,莫言也正是因为品读经典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才有今天成就的。
所以,高先生的话是定有道理的,中国学生多读几本书对我们积累知识,提升语文甚至各科素养都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苏童说: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
经典作品往往是优秀作者结合自身所处环境以及通过表达自己情感诉衷且经受住了时代考验的文学作品,其中往往包含了一种特定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让我们在总结前人所走过的路的基础上,不断奋发进取。
所以,品读经典可以让我们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在人生路上有更多的方法论指导,更好地走向成功。
煌煌华夏,灼灼其华。滚滚的黄河之水挟着生命与辉煌奔腾而下,缔造了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巍巍大国。随着千年的流逝,其中深沉下如恒河沙数般无法计量的财富,留与后人共享。
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横三竖四地记录在纸上的,而是唱出来的,有着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跌宕起伏,也有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响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菲霏。”只廖廖数句便将一位归乡之人的怅惘,摊在了众人面前。《诗经》这部承载了先古人民无数喜怒哀乐的诗歌总集,便是藏在中国古典文化之中的一颗夜明珠,永无休止的散发着万丈光芒。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陈阿娇,这个娇蛮的女人与命运的这场博弈,终是以一盘败局收场。一个皇后,为了挽回丈夫的心,不惜千金买赋,虽然那个曾许下“金屋藏娇”之誓的刘彻最后还是废了后,但那篇“长门赋”却作为汉赋的代表,永远的留在了文学史之中,犹见汉赋的绝妙。盛于汉朝的汉赋历来以“辞藻华丽,手法瑰丽”的特点,闻名于世,似一盛装少女静静地端坐在中国古典文化之中,经年不衰,堪值千金!
盛唐气象,总是给人以开放包容的感觉,一如兼收并蓄、抑扬顿挫的唐诗。都说一个朝代的兴盛之物往往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我想,无论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飘逸,抑或是带有古来白骨无人收,天阴雨湿声啾啾的历史沉重感,都是唐诗多面化的体现,也是唐朝国风开放的体现。
星河冷落,是月如旧,翻过盛唐这篇华章,越往后就越有锦缎成灰的心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边疆的号角声响彻了几乎整个大宋朝,不绝的狼烟烽火,昭示着一个散落着金戈与鲜血时代的到来,所以,才让稼轩的满腔壮志豪情化为宋词数阕,独领风骚,也让李易安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飘摇成了“人比黄花瘦”,悲戚不已,应运而生的宋词,璀璨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夜空,绽成一朵巨大的烟花,光彩夺目。
盛世浮生,谁的风起云涌,谁的尘埃落定,在史册里,不过是薄薄的几页痕迹而已,唯有这些经典在岁月辗转中定格成了时空的坐标,成为炎黄子孙享不尽的财富。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我也从懵懂无知的初中生迈入了高中生活。高中生活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新起点。
回忆过往,感觉前一秒自己还在家里享受假期,后一秒我便换上了迷彩服进行了18天封闭式的军训,就这样我从初中生变成了高中生。
刚刚开始高中生活,面对新的老师,新的同学和新的学习环境……这里一切的一切让我陌生,感觉内心中还没有做好成为高中生的准备就已经开始了。
既来之则安之,我知道高中和初中是不一样的。进去高中就是进去了新起点,这里就是以后梦想实现的地方,这里是我开启新生活的地方。无论我是否习惯,都必须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与未知踏上这条可以成就我梦想的起点之路。
人不能总沉浸在回忆中,要往前看。所以我要渐渐忘记初中的学习习惯,换一种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高中的知识,毕竟高中不同于初中,高中生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既然你选择上高中,就意味着你想上大学,而高中就是我们通往大学的必经之路,考大学是公平的,公正的,新起点,新希望。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高中学业重,我必须抱走吃苦的心态,机会给你了,就要看你如何利用机会。既然当初选择坚持,就不要轻易放弃。
我才刚开始高中生活以后的时间里我可以习惯这里,我知道努力不能只说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会在这个新起点上好好努力的。不知前路如何,只知道我要加油!未来可期。
时下,很多人开始找回曾经丢失的书本,重品那些经典的魅力,感受经典的永恒。这样的做法对于继承传统文化,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都有着很大的用处。
然而经典诵读不应该只流行于一时,它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种需要。
作为仍处在接受教育的中学生,经典诗文、诗句伴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论语》的经典名句,在我们学习生活、同学相处中,我们要像那样多次检查自己:给人办事情是否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老师交给的知识、技能是否复习实践了吗?就像句子说的,只有做到这三点,我们的知识才牢固,朋友之间的友谊才更坚固,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才深刻。在我们校园生活中,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风貌,使我们的校园风气更和谐、美好和向上。“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我们,时刻提醒着我们的学习。经典,教会我做人的道理,端正了我的一言一行,让我成为一个举止优雅、文明礼貌的学生。
经典之作是精神财富,只要阅读,便不会空手而归,它会馈赠给我们形而上的宝贝。品读经典,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教会我们为人之道;;从鲁迅先生身上,感受到语言的犀利深刻与极富思辩;从“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体会到具有深沉爱国情感的屈原那份坚忍;还能从海明威那里学到“你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倒”的生存理念;《上下五千年》让我们见识了古老中国恢宏的历史,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气魄。这一切的一切无疑会让我们成为精神上的富翁。经典给我们带来的财富能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能活的坚定,活的精彩。
古语有云:“开卷有益”。读书,能让我们了解到人类文化,能让我们把几千年来积淀的智慧融入自身,能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我们要从经典中读出人生、读出智慧,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经典,它给予我们丰富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体会、方法。无论时光如何流转,经典依然是我们书架上不变的风景,经典依旧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人,生下来就该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极不完美的!就像是从小缺失母爱的小孩,人生会没有方向,会迷失自己!
小时候的梦想总是很幼稚,总想着要当护士啊、教师啊、警察啊、宇航员啊、消防员啊……这些没有新意的工作,从来没有真正的问过自己的内心,自己到底想要当一个什么呢?不是我们肤浅,是我们真的眼界不开阔!
我们越长越大,如今已是高一的学生了,自然看的书也就多了,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看呐,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书,让我认识到了除我以外的世界!
从书中我读到了很多人情世故,看到了很多我没有看过的风景,听到了很多我没有听过的话。书啊,真是个好东西,它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梦想!
我想去旅游,去那些我从书籍里知道的地方,我会拿着书,一个人去旅行。那样一定很美很美!我会把书中说过的地方全都走一遍,感觉一定棒极了!
旅行能让我们舒展身心、养精蓄锐,使疲惫不堪的身躯,创造源源不绝的动力;旅行也能让我们大开眼界,看清世界的“庐山真面目”,了解世界各地的奇风异俗;旅行更能将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尽收心底。
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种方式理解读书与旅行,我们可以把读书当做是一种旅行,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尽情的傲游,在书里走遍世界的山川河水,那种境界也很美!
让我们像读书一样去旅行亦或是真的带一本书,一个人,去环游世界。不放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温馨与激情;让我们像旅行一样去读书,踏踏实实一字一句,体会书里的精彩与睿智,装扮自己丰富的人生。
我们生存着,我们生活着,我们拥有着自己的生命。
心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有的人庸庸碌碌,一无所成;有的人事业成功,事遂人愿。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难认识的人就是你自己,认识自己,是进行一切事物的基础,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
古人云,少年不识愁滋味。要长大就要付出代价,要经受一些挫折,像蝶和蚕的蜕变一样,我们要学会化解烦恼,战胜挫折。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无言,我们就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活出滋味来,活出信心来。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这样说:“谁能赶走了友谊,谁就像生活没有了太阳的世界一样。”留一点时间给朋友,我们的天地会更宽,情绪也会更好。莎士比亚说“爱情是生命的火花,友谊的升华,心灵的吻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你已经错过了血多珍贵的友情,也许你……
人的生存是对种族或个体生命的保存和延续,是一种直接的生命活动。人的生存具有生存技能,生存技能实际上是吧生命转化为一种操作,使之成为一种人的能力;人的生存还具有生存智慧。
人的生命的可贵在于它形成的艰辛,也在于生命的时间属性决定生命一维流动,不可复返,还在于人的生命具有脆弱性,所以生命弥足珍贵,没有了生命,就没有了一切的基础,放弃生命,就放弃了存在的基础。我们不仅要珍惜生命,也要珍惜它人的生命,我们必须使对生命的敬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态度,使对生命的珍惜成为全社会的基本理论。
假如上帝给我一支笔,我要写下我的光辉。
假如上帝给我一支笔,我要它写下一曲又一曲动听的歌。
假如上帝给我一支笔,我要它挥洒我灿烂的前程。
假如上帝给我一支笔,我要它……
经典就是永恒,永恒就是经典。经典就是多年后,依然绽放出迷人的光芒,依然像天上的星星明亮夺目,依然能触动人的心灵,依然能打开人们记忆的闸门。
何为经典?小时候,经典就是总让我惦记的那本童话。在妈妈的怀抱里,听她轻轻读着那些动人的童话,每一个故事无不让我着迷。再大一些,识了一些字,那本童话更被我视为珍宝。《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海的女儿》不知被我读了多少遍,许多场景至今都历历在目。
何为经典?童年时,经典就是常让我在嘴边念叨的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些名字,像被施了魔法,镶嵌在我的脑海深处。记得我最早读的是白居易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娓娓读来,眼前仿佛浮现了一个可爱的娃娃撑着小船儿去池中,偷偷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如何隐藏自己偷采莲蓬的踪迹,船儿把浮萍荡开,留下了一道划过的痕迹,一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的情景。掩卷遐思,总会不由地会心一笑,为这个小孩的淘气天真,也为自己曾做过的那些调皮的事。
何为经典?现在,经典就是常放在床边的那本散文。我对书籍和知识的渴慕,就像鸟儿对天空的依赖,鱼儿对大海的畅想。我喜爱跌宕的故事,它的起起伏伏总会牵拉起我的一蹙眉、一抹笑;我喜爱聆听流淌在书海里的各种声音,让心灵来与他们来一次深切交谈;我喜爱那些优美的文字,它们是美丽的花朵,让我的眼睛变得更为明亮。
当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射进庭院的走廊时,轻倚在椅上,小心地翻开书页,一个个匍匐在纸张上温顺的文字散发着让人痴迷的芳香,指尖在文字中游走,鼻腔嗅着油墨的气息,一股融入了晨雾的书香将我层层缭绕。
阳光渐渐爬上我的腿,又或透过树叶照射下来,在书上投下片片光斑,花坛中隐约飘来几缕香气,让人分不清哪是花香,哪是书香。
经典,执子之手,岁月不悔。
经典,心之所向,一路痴情。
经典,似水流年,相伴一生。
悲哉!秋之为气也。
又是一个悲凉季,连古人的描述也大概如此,它似乎永远都是一个悲怀的角色。
刚入秋,有些树叶或许早已精疲力尽,挣脱了大树的怀抱到地上歇息去了。是啊,树叶用那瘦小的身躯阻挡着夏日的酷暑,把阴凉留给了大地、用它们碧绿的小伞为那些大雨来临时无处躲避的人们留下栖息之地。他们饱经无数袭击最终变得枯黄、凋落。这或许是它们存在的意义,又或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秋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把那缕缕的哀愁、牵挂、熏染的迷迷离离。老家的院中有一颗苹果树,是我年龄的三倍左右,它常年不结果,偶尔几次结出的果实也是又涩又酸,但长辈们始终舍不得砍掉它。有一年深秋,别的果树都准备冬眠了,唯独它顶这那巨大的绿伞,丝毫也不觉得累,像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爷爷说,它一直都是这样的,不知是对秋天的一种执着,还是出于一种独特的傲气。对秋天的执着?秋天有什么好留恋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其实是美好的,它给人带来丰收,带来喜悦,它为春天的花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它为每一个生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也在变相的写着生命的永恒,故事的再续……秋,何尝不是浪漫美好的呢?
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所抒发的感情当然截然不同,杜牧也曾在《长安秋望》中写到了秋天的风轻云淡“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你瞧,所有的一切都正褪去青涩,慢慢的,所有的一切都在迎接成熟,变得稳重,所有的一切都在期待繁花褪尽之后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得到明年的再盛,而我们,刚踏入高中校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这个秋天是希望的开始,更是誓言的见证。
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你虽一个人度过了所有,但还是要在清醒之后继续前行”。我们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事,但还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像秋天,从不曾忘记过它的使命,出现在每个人的生命中,让人不敢忘记。
此时,悲已不再是秋天的写照,它是希望,它是记忆,来年的希望,我们的记忆。少去喟叹秋风秋雨的无奈,它会在一代代人的演变中成为美好。
夜,神秘,安宁,皎洁的满月挂在深邃的夜空之上,疏稀零散的星星似乎是一道弧形,这经典的“弧”把我推入无尽的漩涡……
光阴转瞬即逝,儿时的我还只是一个稚嫩的小女孩,我经常腻在一个温暖的“弧形”里,那个“弧”好像是我一个小小的遮风港,在“弧”里,我总是挂着甜蜜的笑容。
只是,我不知离开了那个“弧”多久了,好多年了吧,不知离开了奶奶的怀抱多久了,数不清了吧,我却淡忘了似,直到去年。
嘈杂的电话铃令人心烦,意外的噩耗令人绝望,爷爷告诉我,趁着放假,去医院看看奶奶吧,奶奶生病了,我脑海里立刻波涛汹涌,万马奔腾似的想起昔日的一幕幕,以及那个经典的“弧”,眼眶微润……
来到医院,看见嘴唇发白,双眼深凹,经岁月磨砺的手轻轻地搭在被上,医院洁白的色调使我平静下来,只是那个经典的,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弧”依然存在。
奶奶看见我来了,眼睛像被清泉洗涤过似的,湿润清澈而明净,我的世界顿时模糊了。
我三步并作两步,踉跄地跑过去握住奶奶粗糙、布满茧子的手。
大手和小手,砺过的、沧桑的、黝黑的大手和稚嫩的、细腻的、未经时间冲刷的小手,两只截然不同,却紧握着,不愿松开的手。
奶奶将我拥入怀中,我的眼泪似乎积蓄了许久许久,终于流出,奶奶任凭我的眼泪沾湿衣裳,也不愿将我放开,我在奶奶的怀中再次感受到了那个“弧”的温暖。
奶奶她睡着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经典的“弧”,奶奶和我的嘴上心里洋溢的都是幸福。
双手合抱,形成一个“弧”,嘴角微微上扬,也是一个弧,这两个弧比任何弧都来得经典,一个是怀抱,一个是笑容,前者后者都是幸福温暖的经典代表。
我和奶奶的手,再次相握,这个“弧”是“我爱你”的又一个经典代表,幸福、温暖,以及“我爱你”都是这个亲情之间的“弧”。
情深深,弧经典,经典之中我爱你,奶奶你现在还好吗?幽深的月夜,伴我入睡,慰我寂寥,经典的“弧”,我要用你去温暖关心我的每一个人,经典之中,爱常在!
终于,在绝望的天色中,寒鸦抖落暮色,用最后的嘶哑敲响寒钟。填然的回声一次又一次地闷然撞击着柔软,它的眼中慢慢凝起稠泪。远处,雨停。
牛背上的牧笛与唐诗,灞陵上的柳色与伤别,大漠中的美酒与征战,燕山的钩月与胡马……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湮灭成灰远去。
而文人墨客用一支竹杆鹅毛信手涂来的古诗,也早已染上霉迹。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早已将这些背囊随意地扔在途中。那些曾令洛阳纸贵的著作,我们也只是随意翻阅两下,偶尔瞥一两眼便弃如敝履。
“不要。”我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而他们只是抬头看了看,便埋头继续将先贤的名篇随意地扔在路上,继而走进如火的夕阳中。
行囊,轻松了。
每次阅读经典时,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抚摸着每一个字眼。那些在字里行间跳跃的灵魂,都凝聚在指尖,排出一条通往彼岸的大道。
何谓经典?经典是夜半客船上的寒山寺,是浩瀚宇宙中的虫洞。经典既是那几首不必引述的古诗,还是对超维空间的探索。
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先哲们将自己的思想精华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字字珠玑的篇目凝结成手中捧着的书,这就是经典。我们阅读,就是思想碰撞,就是灵魂之间的相互说服与争执。
阅读经典,无异于淬炼自己的灵魂,先改变自身的语言行为,再改变性格,以致人格的重塑。我们阅读着经典,提升着自己的品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行,简单的“行”只是走,但我们的行,绝不是简单的物理运动。不必进入名山大川,不必翻山越岭。在泛黄的书页中,我们的灵魂早已领略过西湖盛景,抚摸过醉翁亭,仰望过楼兰城墙上的砖瓦。
灵魂在时光的照射下在书本中投下一抹颀长的影子,这道影子滑过灿烂的星空,吻过苍凉的荒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领我们仰望并猜测宇宙这个池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将这个星球的各个文明一一铺设在眼前。
身体未行一里路,但心早已游览过世界五大湖。阅读经典,无远弗届。
经典是雪中的炽炭,是不可忽视的烟雨。它走了,留下的是世界名胜,留下的是已涅槃的灵魂。
暮鸦静静地立在栏杆上望着远去的雨丝,忽然振翅高飞,向那片云奔去,它陪着雨丝向更远处潜行,直到生命尽头……
一本好书,是一杯淡淡的清茶,湿润了干涸的心灵;一本好书是一剂苦口良药,治疗了痛苦的生命;一本好书是一曲动人的牧歌慰籍了寂寞的旅途。
为什么人们总是说:“大山里的孩子勤奋,善良,纯洁。”为什么父母总是说:“如果家里没有钱,就算砸锅卖铁我也要供你上学!”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书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因为读书承载着我们的梦想!
相信大家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一篇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文中讲述的是一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一些孩子们,因为家境的原因,他们生活的很艰苦。那些孩子们要去学校上课,就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无论刮风下雨,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的求学之路。尽管他们的学校房屋很简陋,没有像样的课桌和板凳。冬天也没有暖气来温暖他们幼小的身躯,可是他们那颗希望通过读书、知识来改变命运的心激烈的燃烧着。看着他们那双稚嫩的小手冻的发红,有的孩子的小手都以被冻伤,着实让人心疼。可是他们从未放弃过,唯一支持他们的信念就是“只有好好读书,通过只是来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那些孩子们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在只是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在知识的海洋里游的越久,身体碰撞的海水就越多;在知识的天空里飞得越远,跃入眼帘的景象就越宽广。
每一个梦想实现的背后都有一段使人感触深受的情景,只要你有契而不舍,积极向上,遇到困难不退缩,敢于拼搏的精神,那总有一天你会实现你梦寐以求的梦想。
微风拂过,浊浪轻拍,拂掉上面默默无闻的岁月浮沉,那壮阔无边的历史长卷便铺展在我们面前。在历史的天空上,有多少我们不能忘却的文学经典如同星宿一般点缀其中?五千年的风吹雨打没能抹去他们的一丝锋芒,反倒是这五千年的陈酿升华了它们久藏的醇香。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代不朽的传奇,它们是历史给予我们的无价遗赠。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经典,而是因为它那足以穿越时间与空间,跨越文明与国界,超脱世俗的非凡灵魂,和它凝结的望穿古今,明察是非的智慧打动了每一个驻足观看的人,让他们口口相传以至不朽。这,便是经典,我们的宝贵财富。
一谈起经典,我们第一个想起的莫过于辉煌灿烂的古诗词。尽管它们已经离开了我们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我们依然耳熟能详,从这方面讲它们并未离开。让我们一同领略:望大漠无边,苍穹无际,红日青烟,天地雄浑,那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魄吗?看怒海狂涛,水天相接,吞天吐日,大气磅礴,那不正有“日月之心,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吗?转而,静听“间花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水冰下难”的优雅婉转,细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欢快生机。古诗词就像神奇的画笔,用别致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画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人文画卷,带我们遨游在古人博大精深的思维世界里,去理解文化的精髓。
西行之路千难万险,它们斩妖除魔取回真经;昏君当道宦官专权,他们该出手时就出手,揭竿为旗,聚义梁山;山河崩裂,诸侯混战,它们为了各自的理想,穿行于刀光剑影间,火烧赤壁,血染黄沙;封建家庭千阻百挠,封建礼教千约百束,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走上了曲折的抗争之路。历史的风烟,岁月的裂痕,盖不住经典小说的魅力。它们,他们,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无论是聊斋式尖刻的讥讽,还是三国式传统的叙议,它们都以生动的语言、个性鲜明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将我们带入到它们或喜或悲、或明或暗的情感世界中去,让我们聆听历史的回音,感悟人生与命运。
拨开岁月和历史的面纱,拾起那些永恒的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晓风吹开迷雾,让那旭日照亮那熟悉的文字,让经典显现。
昨夜,夏凑到我的耳边,悄悄跟我说它要走了,我没有言语,用回忆的感动和夏说了再见。
回忆这个夏,它来的很及时。它来时,我正发愁自己,没有汗水。中考刚结束的我,没有了压力,每天起床很迟,晚上睡觉很晚,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视、吃零食,很享受,无忧无虑。但身体的体重在增加,导致我感觉爬楼梯都要大喘气,这又让我很苦恼。当时的我,想尽办法出汗水,但是并没有什么作用,渐渐我也就看的坦然了,不再想那些,放宽了心态,日子正常进行着。
它来了,在我辛劳时。刚开始军训几天,早晨和中午都要站一小时军姿,烈日当空,汗水从脊背、胳膊、大腿流下来,又痛又痒;每天都要练习齐步走、跑步走和正步走,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清晨,我们沐浴着晨光上早操并做热身运动,这是我们大家都最爱的运动,我们都很开心。
回念这个夏天,它来的很体贴,它来时我正忧思,自己的眼泪无处躲藏。刚住校那几天,可能因为睡习惯了自己的大床,再去睡高低床时,自己的脊背莫名的在第二天疼痛的厉害,因此我也埋怨过;可能因为吃习惯了妈妈炒菜的味道而吃不进食堂里的饭菜而埋怨过,因而自己的眼泪无处躲藏。
它来了,多雨的世界,将我的眼泪掩藏,想家,想念亲人,痛恨军训带来的痛苦,一滴一滴眼泪被雨水覆盖,我也不知在脸上的是泪还是雨水。
时晴时雨,单纯而热情,是它磨练了我的意志,带我前进。今天凌晨。秋贴近我的耳朵,低声对我说,它来了,我大声呼喊,用深情呼喊,和秋说了欢迎。
深秋之夜,淡淡的月光撒在苍茫的大地上。一片寂静,只有秋风扫落叶的沙沙声。秋,把我不敢释放出来的忧伤,慷慨地赠送给了秋风,飞扬在这多愁善感的季节里,飞扬在这流泪的季节里!
重返故乡,这个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殊不知它承载着我与亲人满满的回忆。
故乡的庭院里,每一个角落,都曾流淌过我和爷爷的气息。它记录着我们的每一次欢声笑语;它保存着我整个童年里的美好记忆;它让我在爷爷弄弄的爱中逐渐长大。这是我来到人世间所收获的最初的温暖!
我抬头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脑海中满是爷爷祥和的笑脸……
不禁想起了那段让人难忘的日子:我总是骑在爷爷的背上,将头贴在爷爷厚实的脊梁上,然后紧紧地抱住爷爷的头;我总是抓着爷爷最长的三根胡子,却紧紧不放手;我总是捏着爷爷厚厚的嘴唇,如同橡皮泥般的玩弄。可他却从来不生气,在我的世界里,他甘愿扮演小丑的角色,脑海中的爷爷总是嘴角上扬,眉宇间流露着一代农民少见的乐观和豁达!
儿时,我是个性格火爆的小女孩,即使如此,爷爷依旧将我捧在手心,无论我做的对与否,他都会袒护我。也只有在爷爷的宠溺下,我才会做那个蛮横的小公主。每当外出回家时,调皮的我总喜欢和爷爷比赛,然后在半途我会故意悄咪咪地将鞋脱下,对着爷爷大喊:“鞋掉了”,爷爷怕我的脚受伤,急忙转过头去捡,而我却一边偷笑,一边光着脚丫向终点跑去,最后坐在院子里大笑。爷爷被我的小聪明打败,又因我的“可爱”而感到无奈。不算大的院子里到处都回荡着我们俩的笑声,久久不散!
然而,十年后的人生,兜兜转转,好像又回到了起点。那是没心深处的伤疤,我似乎永远也无法忘记守护在爷爷病床前,苦苦哀求他不要离开我的那个瞬间,乞求他不要睡着,看着以前只在电视里见过的心跳监护仪,望着爷爷艰难的呼吸,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目光呆滞,我好怕,我好怕心跳监护仪上突然出现一条直线!我的双腿发软,我告诉自己这也许是梦境,那一刻的自己,始终不愿冲破现实的牢笼。
我还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所在,只不过是对物是人非对时光流逝的无可奈何,我才明白,原来一切都只成为了回忆!难忘的回忆总是层层叠加,不知哪一段才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但我依旧想守护那个呆萌的老头,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最爱的亲人,他会化作天空中最亮的那颗繁星,继续守护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