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高考命题作文范文:举手投足之间
生命的车轮缓缓向前推进,人类也已从年幼懵懂的种群成长为拥有高度文明与智慧的生物。知识与责任让我们渐渐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我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善待自然。而我想说,善待自然,就请从举手投足之间做起。
这个世界有很多环保主义者。他们可以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来抗议日本人对鲸的残酷杀戮,他们也可以建造奇特而坚固的木屋过树上生活来反对商人们对森林的砍伐。有时候,我们不由觉得那样的勇气与壮举离我们太遥远。没有错。但爱与善待并不总是要用惊天动地的牺牲来表达。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就可以表现出对自然的善待。
弯身绕过低垂的树枝,轻轻扶起被吹偏的花朵,爱怜地送走不慎落到你书本上的年幼的蜘蛛,殷情地款待无家可归饥肠辘辘的流浪狗……生物之间平等的爱与尊重遂自举手投足之间显现出来。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自然辉映在每一个弱小的生命里,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是对自然的珍惜与保护。我们需要规模组织都很庞大的环保运动,但更需要涓滴成海的微小和细致。
动画片《西游记》里有一幕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唐僧正在打坐念经,忽然一只蚂蚁掉落在他的手上。唐僧并没有粗鲁地甩动手掌或是直接将这只小虫碾死,他只是轻轻地将蚂蚁所在的那只手放在地上,让惊慌失措的蚂蚁安全离开。记得小时候我每看到这一段,总会嘲笑唐僧的迂腐和虚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渐渐明白,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善,才成就了一个慈悲为怀的圣僧,才显现出佛的博爱与睿智。同样,当我们于举手投足间,积累对自然的善待,谁又能说我们不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呢?
是谁说过,人类要用博爱的宇宙观来看待自己,看待地球。宇宙观,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平等地对待自然,将人类自身看作地球上普通的一员。而涉及到将理念转化为行动,我则认为,要用最微观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去看待自己的行为。因为正是举手投足间的小小善举,才折射出一个灵魂的光芒,才体现出一颗满盛爱与美好的真心。
高考命题作文范文: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善待生活,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同时也善待自己。让世界处处充满爱。
大自然是美妙的,是神奇的,是有生命的。“自然”是一个令人感到亲切但又陌生的名词!他既孕育了生命,同时也能毁灭生命。我们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当小树被狂风吹弯了腰你会伸出手把树扶直吗?当塑料垃圾遍布草地你会随手拾起吗?当鸟巢被毁你会上前阻止吗?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小事虽小,正所谓滴水汇成江河,积压太多就会变成大事,就会危害人类自身。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如同狂风暴雨转眼即来:树木被砍伐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和山体滑坡;垃圾遍及大地使环境污染……没有了鸟语,没有了花香,没有了树高,人类也只能做一颗孤独的“小草”,自生自灭!
如果想生活在蓝天碧水间,我们就应洗心革面: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环境,亲近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小生命,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随地乱扔瓜皮果屑,多植树造林、种花种草……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自然更和谐。
自然与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地球上的一分子。你、我、他组成了人类,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家庭网。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又该怎么样与他人交往呢?是与人为善,是针锋相对,还是……
我认为生活在这个庞大的家庭中,我们应该与人为善,多关心和尊重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让人与人之间多几分尊重,少一些轻蔑;多几分信任,少一些猜忌……这样无数个“多几分”加起来就会构成和谐、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了。
怎样让这些多几分变为现实呢?答案是首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其次,在生活与学习中我们要善待他人,关心他人。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就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他人,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要平等待人,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人的缺陷与不足,不嘲笑不讽刺他人,对人有礼貌,和他人礼尚往来;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和睦相处;学会交友,要善待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朋友们,行动起来吧!善待生活,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善待自己。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谐,让天空更加蔚蓝,水更加碧绿清澈吧!
有一间公司招聘,在面试室门前放下了一把扫把。面试时间到了,应招的人都纷纷地走进面试室,然而扫把并没有站起来。最後的一位应招者看到了门前睡着的扫把,一声不出地把扫把拾起来,放在角落上。经理看到了整个过程,那个人马上被应聘了。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我们身边的东西。或许是生活的频琐,或许是生活的倡促,那些渺小的事物引不起我们的注意。
在逛街的时候,看到垃圾桶旁边的纸屑,人们会“看不见为乾净”;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人们随手把树枝折断然後丢掉;在路上,看见前方有一个丢弃的汽水罐,一脚把它踢得老远的;新闻报导上,报导着大气污染指数呈上升趋势,人们在抱怨着政府管理能力差……
但人们可曾想过,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呢?光顾附近的小贩摊,让环境变得更恶劣;想过马路,却被眼前的绿化带阻住了去路,不惜把脚压在绿草的上面;在参天大树上,刻上你们相爱的证据;遛狗,牠的粪便就在人行道上。
细节决定成功,是否文明就在我们举手投足的一瞬间。若你在践踏绿草前的时候想到:绿草也是一种生命的象徵,你还会提起你的脚吗?若你在踢人行道上的汽水罐时想到:拾起它扔到垃圾桶上,你还会把它踢得老远吗?若你在折断那低垂的树枝时想到:它也有生命的,你还会折断它然後扔掉吗?
总对别人说,我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折断树枝、践踏花草、乱扔垃圾,这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表现吗?不,绝对不是。
城市的文明,就在我和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就那麽一瞬间去决定,是短暂的。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决定我们给别人的形象。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决定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也就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决定我们的素养的好与坏。
别忽略了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它会关联着很多的关系。在我们举手投足之间,用一秒的时间好好想想在下一秒钟所做出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举手投足之间,是你性格学识德行无声的宣示;举手投足之间,是你追求着自己完美的选择;举手投足之间,你成为了你自己。
很多细小的方面,可以让人窥见你的真实,甚至看到你遥远的未来。古语曰:见微知著。在你自己也许毫不在意的细节中,也许有着决定着你成败命运的关键。汉朝的陈蕃,不拘小节,书房凌乱不堪,他的一位长辈对此表示质疑,他却振振有辞的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这位长辈立刻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后来虽如愿成为名臣,但他的大而无当的性格终于使他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
举手投足之间,你的选择,让人窥见你所追求的完美。还是汉朝,杨震曾荐举一人为官,当他一次路过那人的为官之地时,那人心怀感激,趁夜送来大量财物。杨震不受,那人以为他佯作客气,于是说,夜色很深了,没有人知道。杨震怒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那人悻悻而退。杨震历任朝廷大员,去世时没有为子孙留下一点财产,并且还不无自负的对子孙说,让世人知道你们是廉吏的后代,这不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很多人在与别人相处是一个模样,在独处时,又是另外的一个自我。人们常常把自己的真实隐藏在大庭广众的喧哗中,和人头攒动的虚伪下。只有在不为人知的独处时,才剥去层层的伪装,呈现出自己的真实。在独处时,没有众目睽睽,只有心灵对自己有着羁绊,因而只有强大的心灵力量,才能战胜那没有监督了的邪念,完成对自我的超越。范仲淹幼年贫寒,九岁时,曾到一座古寺借宿苦读,无意中发现一坛元宝,他不受所扰,藏好后,继续苦读。后来他功成名就,这座寺庙的和尚来找他化缘,他只交给他们一封信。长老接信大失所望,而等到按照信的指点找到那一坛价值不菲的元宝时,对范仲淹的品德佩服的五体投地。
人生中,生活里,我们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都是在向外界展示着自我。“意欲一个自我吧!”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世人的劝勉。相信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拥有智慧、正直、高尚、勇敢等美德的人,那么把我们的愿望变成真实吧!那么举手投足之间,想想你的作为是否能于你的愿望相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