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文学生作文六年级作文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12篇)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1

我们的祖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有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但是我最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得到压岁钱,男孩子还可以放鞭炮呢!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是这样的: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这天,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里的人们都要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后来有一位老人,告诉大家。“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我们的家乡,人们在除夕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人们会买鞭炮、买春联、准备年货、买新衣服,人们还要彻底打扫卫生。除夕之夜,我们还要吃饺子,每年包饺子的时候,妈妈会在一些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有硬币的饺子,就代表着谁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的。吃完饺子后,我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到了春节那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穿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另外我发现别人也都很精神,也很高兴,到处都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我喜欢春节!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2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夏日的和风款款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面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端午节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3

在刚过去的新年里,我有些不舍,但也要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过年的时候有一件事我久久不能忘掉。

那一天是除夕我们收拾东西的时候,就跟平时不一样,就像爸爸平时特别严肃现在也变得开朗起来。收拾完东西之后我们开始吃年夜饭。妈妈告诉我饺子里有硬币谁吃到就说明谁今年招财进宝。饺子盛上来了,奶奶问“饺子像什么?”弟弟说“像耳朵。”我说“不对像元宝”爸爸开玩笑说“掉钱眼里了吧!”我们继续吃饭,突然爸爸问:“谁知道饺子的来历?”我们都摇摇头。我也假装摇头,正当老爸要说的时候我说“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明朝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河南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大家都点点头说我懂的多,只有老爸很伤心。

饭后我们去放鞭炮,放完之后我们便坐在一起守岁可是表弟守不住了叫我帮他守,我想:让他明天长“胡子”吧。可是我也守不住了。睡着了。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4

每一个家乡,都有不同家乡的好习俗。今天我就来说说我家乡的春节的习俗。

春节那天正是大年初一,每家每户都贴上了对联,挂上了大红灯笼。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守岁。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每家每户开始放炮仗了。还有美丽的烟花。“为什么要过春节呢”?我问妈妈。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年”的怪兽,没到大年初一它就爬上岸伤害人畜。这一年的大年初一,来了一个老人。发现人们收拾行装赶着家畜往山里走,有一个大娘,发现这位老人来到这,大娘对她说“快点跟我们走吧,一会儿‘年’就来了”!老人说“我不怕‘年’,可否在你家住上一晚”?大娘说“好吧,你可要小心‘年’啊”。过了一会儿,‘年’趾高气昂的走进村子,发现一个人也没有。只有一件房里有人。‘年’走到那间房子跟前,发现有一个老人身穿红袍,提着一挂炮仗,门上贴着大红纸,房子里灯火通明。老人点着炮仗。把‘年’吓的一溜烟跑回了河里。连影子也没有看到,第二天村民们回到村子。发现村子完好如初,人们到大娘屋里面。对老人跪下说“老神仙,谢谢你把年赶走了。要不然村子可遭殃了。”老人说“我不是神仙,不过我知道‘年’有三怕。一怕红,二怕响,三怕亮。”所以每到大年初一,每家每户灯火通明。放炮仗,贴红对联。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和习俗的由来。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5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也就是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四月正是西双版纳凤凰花盛开的季节,风景秀丽,是中外游客喜爱的旅游胜地。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十分壮观。在傣族人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得以生长、水是生命之神。在泼水节中,被泼得水越多,就越说明你受到大家的喜爱,获得的祝福越多。

除了泼水,还有许多其他的活动,比如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舟比赛。参加比赛的木船都是用美丽的花朵点缀的,装扮成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位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采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都会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焰火。点燃引线,高升如火箭般射入天空,在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火,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的人会受到人们的赞赏,并且能够得到奖励。除了高升,入夜人们还会将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圣贤孔明。

在节日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来到广场中载歌载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象脚鼓舞,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6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窜出火光,映红了天,映红了人们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这就是我们的春节特有的风俗—点旺火。

点旺火的这个“点”也是有讲究的,是得用金黄金黄的麦秸才行。爷爷总是在每年挑麦秸时净了手,郑重其事地用他那浓厚的乡音道“金闪闪,亮堂堂,来年有个好收成。”

到了三十夜里,老爸总把先前挑好了的麦秸,买好了的爆竹一一摆在院中,美其名曰“五瓣梅花阵”,其实就是用了麦秸放于正中,周围用了五门的花炮环个圈,当作梅花五瓣罢了。

待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各个家的院子里一齐点火,火光一现,也点燃了周围的引线,烟花爆竹也上了天,在天空中炸开一朵朵琼花,曼妙无比,这年味也愈浓愈重了。

问到为什么要点这旺火呢?一提起这个来,奶奶老是扯着她那独特的大嗓门,嚷道“好了么,可不是那个老灶头儿,不是老糊涂了,不识得自家门在哪了”。她口中的老灶头儿当然就是灶王爷了,自打腊月二十三送了灶王后,到了两年的界点这一日子,得把灶王爷接回来。可是这一家一户的这么多,哪里去找自己家啊!于是便引起了旺火放上了炮作一个信标,给灶王爷示意下,让他好找地儿了吧!

旺火——烧去的是旧年的烦恼,点燃的是新春的美好!在这里我祝愿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同学们学有所成!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7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的家乡泰州也有自己的特色,让我来讲给你听听吧!

春节前一天是除夕,在这一天,人们都要放鞭炮,贴春联,来迎接新的一年,关于除夕,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一个叫“年”的怪兽到处吃人。有一天,它来到一个村庄,刚进去,就听到“啪啪”地声音,年兽吓了一跳就跑了。后来又来到另一个村庄,在村口,老远就见到每家每户门前都贴着许多红色的东西。年兽因为怕红色的事物,所以就逃走了,所以以后人们都在除夕这天贴春联,放鞭炮。

除夕的夜晚,人们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吃饺子,饺子里还要包硬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的人就预示着来一定发大财。

大年初一,有拜年的习俗,晚辈到长辈家拜年。拜年时还有固定的话语,如向长辈老人拜年就要祝他寿比南山,长命百岁;如向做生意的人拜年,就要祝他财源滚滚,招财进宝。小孩子向长辈拜年,长辈要回拜,还要送给小孩子压岁钱,小孩子拿到红包后个个心花怒放,喜笑颜开。在春节这天绝对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死、破、亡等等。为了防止人们说不吉利的话,家家户户在春节早晨都要吃糖,名曰嘴甜,让这天都说吉祥的语句。

春节在正月十五后也渐渐接近尾声,人们又恢复了以往的工作、学习,在新的一年里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8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就连过年的习俗也给别有一番风味。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挂上通红的灯笼,鞭炮也想得和打雷一样。有的鞭炮震耳欲聋;有的鞭炮清脆响亮;有的鞭炮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整个天空照得跟白天一样。家家户户还燃起了篝火,不是为了取暖,而是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五六点就起来了,抱柴火,烧大锅,煮水饺。不知怎的,感觉大锅子里煮出来的水饺格外的香,是过年的味道。吃完水饺,大家都走街串巷给自己的长辈拜年,互相问候,十分亲切。“和顺满门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恭喜发财财进户,迎春接福福盈门。”、“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每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都要重新贴上一幅对联,当一幅幅火红的新对联贴在门口时,就预示着今年更加喜庆!当然,更不能少了贴福字,福字必须要倒着贴这也预示着福到家了。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重要的日子,每个人都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吃饭。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日,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我们的家乡习俗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你们的呢?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9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眨眼间,端午节的脚步又近了。

提到端午,首先想起的便是那甜甜的、糯糯的粽子。把箬叶卷成锥状,放入糯米、红豆,将剩下的叶子反复翻折,用绳子系紧,一个小巧的粽子便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人们为了不让虾蟹伤害屈原的遗体,便往水中投入饭团。后又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于是把饭团包在栎树叶中,这才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去年端午,我也参加了包粽子的活动。大清早,粽叶的香味弥漫在我的床边,勾着我的脚来到了楼下。家里人早已经热火朝天地包起了粽子。当我也开始将糯米填入箬叶中时,它却总是调皮地漏出。旁边的阿姨看见了,拿过我手中的粽叶,将糯米倒回盆中,重新折卷了一次,递给我:“圆锥的尖端要有一个小折角,这样糯米酒不会跑出来啦!你再试试。”我这才发现每一个粽子上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折角,就像四面小旗子立在粽子的顶上。

知道了这个窍门,我越包越起劲,一口气完成了十来个,一排摆在圆桌上。看着这一个个挺着大肚子的大粽子,我的嘴角也漾起了一抹满意的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粽子的美味在回味,清脆的童谣在耳边回荡。我喜欢吃粽子,喜欢过家乡的端午节!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10

除夕夜那天,妈妈早早地把包饺子的原料准备好了,只等新年的钟声敲响包饺子吃。

到了九点三十分左右,我们全家人凑在一起包饺子。包着,包着,只见妈妈把两枚洗过的钱币分别递给我和爸爸,自己留了一枚,让我和爸爸包在饺子里。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妈妈笑呵呵地说:“谁吃到带有钱币的饺子,谁就会福气多多……”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一会儿工夫就把饺子包完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已经准备好的佳肴美味端上了餐桌,紧随其后,热气腾腾的“福气水饺”也摆上了餐桌。我忙着让妈妈给我倒些调料蘸饺子吃,可妈妈给我倒的调料里竟没有消毒杀菌的“蒜泥”,我又问妈妈:“平时吃饺子调料里总少不了蒜,今天怎么没放蒜泥呢?”妈妈有些不耐烦了,生气地说:“大过年的,算(蒜)什么算(蒜)?小孩子家怎么这么多事呢?我见妈妈有些不高兴了便没再追问,只好闷头去吃饺子了。

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碗里,小心翼翼地咬开饺子,没想到,第一个带硬币的饺子就被我给“击中”,我大声喊道:“爸爸、妈妈,我吃到钱币了,我是最有福气的人了……”爸爸、妈妈看我那高兴劲儿,相继也吃到了带有钱币的饺子。

我自言自语地说:“这都是托我的福啊!”我也真心希望我们一家新年快乐幸福,学习、工作新年新气象!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11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就有自己的风俗。今天我就要给大家介绍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辽宁省很小的城市。那里比北京冷,也没有像哈尔滨天天下雪那么冷。

阜新有很多风俗,比如在除夕夜里要开门迎财神。年夜饭里要有鱼和丸子,有鱼是因为“年年有鱼”,丸子是因为希望家人团聚在一起。然后就要放烟花,放完了烟花才能回家吃饭,还有除夕当天只能吃两顿饭。

说了一些除夕的风俗,初五的风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烟花还有我认为最好玩的一项活动,还要吃一样东西。

吃的东西是一个小朋友很爱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只有在东北人们才做的习俗,但大家也就吃一两根。好多人都会去冰场滑冰,因为阜新是一个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冻一层结实的冰。

爷爷告诉我,好多老年人从小就在那里滑冰。直到现在,他们还有很多人来到冰场上坚持滑冰呢!

关于初五吃冰的这个习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网上查到,据说以前没有钱去买冰棍吃,人们就在井边上挖冰块去吃。这样吃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人都认为初五吃冰就可以让你在新的一年里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干活浑身有劲!到现在为止,东北人一直没有忘记这个习俗,我们家一直遵循这些习俗呢!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每个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希望你的家乡里也一样有很有趣的风俗。

介绍风俗的作文500字篇1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习俗,晒笋干就是家乡绍兴春季特有的习俗之一。

每年清明节前后,挑个天朗气清的日子,爸爸和爷爷总会背着锄头,拿着麻袋,去自家山上挖笋。挖来的笋种类多样有雷笋、毛笋、淡笋、笔头笋……这些都是可以晒成笋干,而且口味也不同。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全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和爷爷负责剥笋;奶奶把笋里的泥和笋根部红色的根须用菜刀削除干净并清洗;爸爸的力气最大,切笋的任务就是他的,把笋切成四五厘米的笋片或笋条,把它们摞列到竹篮内,装满后拎进厨房。妈妈已经在柴灶里生旺了火,把它们倒入大锅,烧到七分熟,妈妈便会把干菜放进去,煮大概40分钟,放上一些盐,焖上一小会,待水分焖干一锅又香又嫩的笋就出炉了,竹笋透亮微红,清香四溢,每当竹笋出锅时,我便会偷偷吃上几片,啊!味道好极了,鲜嫩可口。咬一口,里面的汁水就会溢出来。像这样忙活一个上午,十来锅的竹笋便煮好了。

接下来,就要开始摊晒了。我和爷爷先在门口的水泥地上铺开一张张大竹匾,把一篮篮的笋拎出来,均匀地铺在网上,只需等猛太阳晒上几天,笋就晒干了。

爸爸用干净的袋子把笋干袋袋包好,送给亲朋好友。笋干用来做汤或者烧肉煮排骨,那味道真是没得说,保管你吃了还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