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实用范文分享
总来不及去记录一些过往,日子就已被消磨得没有踪影,等我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突然受到触动而勾起这段回忆,记忆已不复存在,空留一地思想的碎片!
“渴望灾难,大大小小的灾难”把我的生活鞭打得遍体鳞伤,面目全非。然后会在这样的沼泽中挣脱,挽着月光俯瞰这一季的辉煌。喜欢把自己演绎成一个无坚不摧的英雄,活在自己的梦里,诉说连自己也不懂的心情,挥霍!
是不是每个生命的外层都有无法渗透的膜,周遭的一切都只能成为背景,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不想让人瞧见那落寞的黑白色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刺穿那道虚无缥缈的门,理直气壮的居住在另一个人的世界。
这个世界,覆盖太多的伤痕,烟雾缭绕风,也无能带走这一片迷茫,所谓的“了解”似乎只能成为谎言,一个自以为是的借口,什么才算是了解,或许,我也不会懂。
大树叫嚣着落下了秋的痕迹,转眼便迎来了冬,然后呢?然后,然后是周而复始的漫无边际的循环。圆周上突兀地停留着一个点,是终点?还是起点?都不是吧,更有可能是一个转折点。是我不小心编织的结,拉扯的网,丝丝缕缕纠结一起,填满一大块空地,嘈杂与喧嚣……有一座山峰齐齐整整地堆叠起来,包围了我,会呼吸的痛!
后记:写得乱七八糟,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
月,很弯。夜,很静。水,很凉。风,很冷。骑着脚踏车,独自在子夜的马路游荡。偶然抬头,望着那一轮明月,在云中若隐若现。
忘了时间的存在,因为一直在麻木,无法感到疼痛。只是,坚强是一件华丽的衬衫。除去后仍是苍白的自己,仍
是无力的伪装。会一直这样下去,也只有一直这样下去。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回首间,感叹已望过多少日月。过往的碎片,在心中漾起涟漪。
漂亮芭比在跳舞
那个时候的女孩子,总是最爱娃娃的,现在想来,真是幼稚的小萝莉。约莫四五岁的时候吧,姑姑给我买了一对芭比娃娃。我抱着她们不敢撒手,生怕被别人抢了去。从妈妈的橱子里翻出几块漂亮的布,又找了一把剪刀,我骄傲地笑着:我是芭比的服装设计师。但是,那把儿童专用的安全剪刀没能剪开那块布,我的手工处女作就以失败告终了。
不过呢,除了装扮芭比娃娃,我还有其他的玩法——让芭比跳舞。我的芭比有金黄色的头发,晶蓝色的眼睛,白皙的皮肤,相对修长的腿,跳起舞来也一定很好看。
于是,我稚嫩的手开始摆弄起两个娃娃,劈腿,跳舞,弯腰,把她们的手举到头顶转圈,然而最终还是噘起了小嘴,真是没意思,还没小狗狗可爱呢。后来,两个漂亮的芭比就被我遗忘在了玩具箱里。
单恋自由脚踏车
八、九岁的时候,才开始学骑脚踏车。刚开始的学习,就像所有人一样,胆怯。摔倒,爬起来,摔倒,爬起来,摔……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其实,我是个很要强的孩子,不希望被别人知道的,就一定不会哭。所以当我几番摔倒的时候,一滴眼泪也没有掉,妈妈一直很奇怪:这孩子摔倒了,不觉得痛吗?
终于跌跌撞撞学会了骑脚踏车,我很威风似的坐在我的公主脚踏车上,自豪的想:那些苦没白吃!眼中尽是遮不住的神采奕奕。
后来,大家都换了电动车,妈妈说也要给我换一辆,我却死倔着不肯换:我就是喜欢脚踏车,喜欢那种迎风而行的自由感。就这样,一直单恋着脚踏车。
闪亮舞台舞翩跹
妈妈告诉我:我从小就听到音乐就赖着不肯走。我想大概也是,因为,我爱上了舞台。十二岁,第一次登上大舞台,走出学校,走出这个城市。
上台之前,手心里微微冒汗,但看到同伴们神态自若的样子,也强压下心头的不安,微笑着。然而走上舞台,看到台下乌压压的人群,心里像是有一只小鹿在乱撞,不知如何是好。就在我产生晕眩感的同时,音乐响了起来,我木然地跟着节奏起泛,领着身后的队伍迈着小碎步走向舞台中央,银色的灯光突然变换成了闪亮的彩色追光,我的心竟然莫名的安分些许。
渐渐在音乐中放松了下来,终于完全放开,忘我似的翩然起舞。
离开羽翼泪缱绻
妈妈的心里,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我在妈妈的羽翼的保护下,无忧的成长。然而孩子,终究是要离开他们的保护的。外面的天地,还很大,总该自己去闯一闯。
十四岁,完全脱离了妈妈的照顾去北京比赛,在火车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不尽鼻头泛酸,还好没人看到我眼中的缱绻万千。妈妈,要相信你的孩子很强大!
当我捧着奖杯回家的时候,当我看到已经路过的风景再次重现的时候,突然感到心里像被一种成就感填满了。
漂亮芭比在跳舞,那是我幼稚的喜欢;单恋自由脚踏车,那是我执着的个性;闪亮舞台舞翩跹,我开始学着勇敢;离开羽翼泪缱绻,我已经长大可以承担。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高高的木质壁橱上静静地安放着一只好看的,散发着彩色光泽的玻璃瓶,里面小心的盛放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很完整。隔着玻璃瓶,相对的,一面纯白色的墙上挂着一面时钟;它并不安静,却又异常有规律地走着,发出清脆的声响。
突然一天,不知从何而来的一股力量震撼了那只好看的瓶子,它开始变得摇摆,最后失去重心掉了下去,不偏不倚,恰好摔碎在下面的茶几上。瓶子碎的很严重,但那些碎片却在日光的照射下更加斑斓,闪烁,浸在那些泼洒出去的生活里,使其不再能完完整整。
那股力量着实有些神奇,它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生活。它的名字叫做互联网,打碎了人们的生活。那只碎了的瓶子即使是再手巧的匠人也拼不回去了。
忆过去那完好的瓶子里的生活,它早已离我们远去。曾经的花时间购物;花时间阅读;花时间与朋友们交流,像拼图一样凑成的世界被打碎,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巴掌大的触屏机器。人们滑动屏幕,点开购物、社交软件,动动指关节……没过几秒,朋友们便获取了我们所想要传达的意思;再轻轻地把指腹按在机器上的指纹扫描处,又不过几天,快递员就敲着门把一个包的严严实实的箱子放在我们的面前。时间与生活,就是被那隐形的巨大的力量给击成碎片。
只是一只瓶子碎了,并不是多大的坏事。或许在艺术家的眼里,那瓶子的碎片与泼洒出来的生活所反射的无数光芒是一种几近完美的杰作。每一块碎片都是一个整体,每一点的生活,更是以前所被浓缩出来的精华。细想,我们只用了几秒钟,就完成了过去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事情,岂不美哉?
时钟依旧高挂在墙上滴答滴答地走着,那是不变的,是一种永恒。即使隐形的力量推动着生活,人们却更需要在碎片化的生活与分秒不停的时间中找出以前从未有过的平衡来填补碎片与碎片的间隙,使那些空缺有意义有光彩。如今,人们所认知到的世界早已和过去不同他们也需要在那些余下的时间里去探寻时间与生活真正意义的所在。
瓶子碎了,却不仅仅只是变成了碎片,反而是一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突破。有人觉得那是弊端,但他给人们带来的利益是无穷无尽的。人们需要做的是去珍惜时间,不能使那些余下的时间白白浪费了才好呢。
现代社会节奏繁忙而快捷,来自网络的诱惑更是层出不穷。当大人们因未完成的工作而发愁时,当学生们因未完成的作业而努力时,都可能会被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条短信而打断,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手头上的事去做另一件事。生活,正在被身不由己的我们慢慢地碎片化。
长长的,慵散的暑假里,我每天都过得悠闲散漫,白天睡个懒觉起床,吃一顿“晚早饭”,接着看看电视,刷刷微信,玩玩游戏。等吃完晚饭,出去散散步。回来后,就是每日例行的“追剧”,这样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也让我乐此不疲。
但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应该有的每天的学文化知识的时间都被这些“精彩”的碎片给淹没了,我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可以利用看电视的时间来画一幅完整的画,又比如可以趁着散步时,听听课文的录音,背背单词。这些都可以帮助我陶冶情操,节省时间。
这样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及诱惑着我,当今这些发达的信息科技产品及网络信息实在太强大。
当然,碎片化生活也有它的优点,现在网络上的电子书,这种类型的书多半的含义不会太深刻,不太值得细读,赏析,但它的篇幅较短,相对于纸质书而言,更容易记住文章内容的梗概,倒也不失为一种放松的好办法。
碎片化生活有利,也有弊,我会尽量将碎片的时间串连并利用起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贵在坚持!
在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心态与认知。因此,意识到碎片化的问题,然后考虑如何改正,也渐渐重要起来。
碎片化的阅读导致了阅读内容的肤浅,无法深入阅读。报纸上的评论,由于板块的碎片化,只让人知其一,却不知其二。现在阅读的碎片化,就是说像一本书,不是完整的阅读下来,而是今天都这本书的一部分,明天又该头另一本书的“怀抱”,这种类似的碎片化的阅读,怎么能使人理解书中的精华部分呢?不似古人的悬梁刺骨,也不像革命时期的艰难险阻。现在的阅读,仿佛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有着这样的心态,又怎么不会出现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呢?但碎片化的阅读不也正是导致了这种心态的产生的原因吗?如此循环,如何才能改正?这就是需要我们给后人思考的了。
而碎片化的不仅仅是阅读,还有时间。
碎片化的时间导致了时间的浪费。例如等公交车的时间,便是只有十分钟,若能好好利用起来,也能做不少的事。但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刷刷动态,聊聊QQ。时间的碎片化会让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还想着上一件事或是想着你刚才在手机上看的小说,段子。以致精神无法集中,认知停留在表面。
碎片化的时间,便是把时间划分成一段一段的,做事不连贯,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没有定心。而且这同样会引导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大家都是如此,那么错误就好像正确了似的。实则不然。碎片化的不管是阅读还是时间,最终影响的都是我们的生活,即生活的碎片化。生活的随便花,让我们行动拖拖拉拉,是我们的阅读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再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后,我们更应该学习完整化。阅读一本好书,从头到尾;写份完整的卷子,不要一天一题都做;充分利用时间,而非天天捧着手机……碎片中,取得完整化,如此,方为上乘。
碎片化的生活却有不足之处,但如果能意识到并能好好利用,那么,点会是你的气质,精神,乃至灵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旁人终究只能提点,最终抉择靠你们自己。我相信我们都能做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如今,“碎片化”模式似乎是其导致的必然产物。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营销、碎片化社交无时不刻地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日常的方方面面,“碎片化”既为我们带来快速、便捷,却也使社会沾染上浮躁之气。
“碎片化的益处显而易见:如使用手机、网络阅读,足不出户也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知;在外也能如微博的标语一般:“随时随地,发现新信息。可以说,“碎片化”生活,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新的讯息、新的体验。但另一方面,“碎片化”生活也带来“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以阅读为例,碎片化阅读是零散、快速的,“眼下了了,心上匆匆”,读时乐在其中,读完却收获甚少,恐怕“最是不济事”。
然而生活中有些事,却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久到唐诗宋词,每一个字都经作者细细推敲,如果只是表面略读,就不能体会其中的深远韵味;近到现当代作家的散文、小说,如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山西,汪曾祺先生笔下的大淖,如若沉下心来完整阅读,就能感受到青山绿水的风景画卷在眼前展开,优美的景致与淳朴的民风相映成趣,令人心向往之。
碎片化阅读易浮在表面,有时还会对所读内容造成误解。如杨绛先生的一句名言:“和谁我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零散着阅读到这句话,也许会认为是出自某位狂傲之人之口,然而通过完整的阅读她的作品和人生阅历,便能懂得这是人生过半所存的大彻大悟,并非傲然,而是淡然的心境。
欧洲的许多教堂,都有别具一格的琉璃玻璃。它由色彩斑斓的小块琉璃,组成庄严别致的大件艺术品。其实,我想“碎片化生活”方式也是如此,“碎片化”内容的本身有可值得采用的部分,但如将其完整化,它的价值会进一步提高,会更显示出丰富的内涵和底蕴。
因而,“碎片与完整”并不矛盾,“碎片化”应当鼓励,而深度化、完整化更值得提倡。
将碎片化拼凑联结,静心沉静下来,便能感受到世间隐藏的美好,感受到花香穿过厅堂,感受到尘埃之中开出花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再变得完整和统一,时间被不断地分割,我们正无形之中过着碎片化的生活。
现在,当你正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书或在写作业时,身旁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会打断你的学习,使你放下书或笔去接电话。而接完电话后,也许你父母又会叫你去吃饭。之后也会遇到诸如此类的事,而当你回到桌前拿起笔时,你就会发现时间已经被碎片化了。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因为信息的繁杂,以至于人们不太会去花很长的时间认真地去做一件事,而是把这件事进行分拆,与其他分拆的事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也带来了许多影响,比如我要看一本书,而我把这本书分为了几十个时间段来看。在第一个时间段来看时很引人入胜,但当我过了一天在第二个时间段看时,我就要花一点时间来回顾之前所看的内容,从而衔接起来。而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回顾中,往往会减少我的阅读效率,比那些用一天时间看完这一本书的人要多花那么些时间。又比如早上起来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必须要今天完成,而一天下来我发现我什么都没做,回顾这一天才发觉我把时间都浪费在了看电视,玩游戏,等等无关紧要的事情当中去了。接受信息也是如此,在网络上看到的十分混杂的信息并没有完整、深刻地印在脑海里,得到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
但是所有事情有利也有弊,碎片化的生活也是如此。原先的生活也会有碎片化,但是因为科技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给人们的可选择项很少。所以人们在上下班时乘公交的时候,会利用那些时间来休息或者看书。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手机不再仅仅是打电话,它可以帮助人们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弥补人们在上班途中的无趣。把以前的那些人们所忽略的时间给利用起来,使人们获得的信息更为广泛,不只是通过书本来提取新的知识。
所以,让我们利用好时间来迎接这碎片化的时代。
如今,现在的时代,碎片化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了,碎片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感受。
“碎片化”时间指的是在做一件事情时一些分散性的时间。虽然“碎片化”时间对于某些人来说有利有弊,但对于我而言,它在我生活中极有存在感。
当我出去玩等公交车等地铁时,我有时会拿出手机看会小说或者听会音乐,把碎片化阅读重拾起来。每次我看到小说更新部分,结尾处都是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可再翻一页是更新完毕,碎片化阅读也到此结束。等到第二天,怀着好奇兴奋的心情再看小说时,会更加有兴奋感。阅读小说这些零碎的时间虽不起眼,但重新回味时又有一番新的感受。
我在微信腾讯新闻里看到一个很有趣的新闻,一个美丽的小女孩有着一个残疾的哥哥,兄妹俩被父母抛弃,他们俩相依为命。那个美丽的女孩凭着自己的双手,去街道捡垃圾卖钱养活自己和哥哥。过不了几天,碎片化新闻又出现了一个大消息,这个小女孩因为自己的一点努力和长得可爱,看似很柔弱,被一对善良的夫妻领养,环境和生活变好。原以为她和她的哥哥能够从此过上好生活,可是事实往往不如人意,这个小女孩把曾经与她相依为命的哥哥抛弃了。
在这碎片化新闻的背后,往往会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就像那个小女孩的新闻,若没有第二次的碎片化,会误以为那个女孩是多么爱她的哥哥。
早上乘地铁时,都是比较困的时候,坐在地铁里,碎片化时间又上线了。在地铁里眯一会,再拿出手机看看时间,再看看到哪站了,没到再继续眯一会,也算是所谓的碎片化。
比如碎片化购物来说,五六十年代的人们要拿钱去集市上购物,去集市买东西还有时间限定,给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而如今的时代改变了,网上购物,不用出门也能买到东西,而且还便宜。偶尔有急事,可以办完事情再继续“碎片化购物”。碎片化购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便捷。
人们生活中处处有碎片化,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味道。
遇到碎片化的生活,你将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时代到来,如今的生活,在一篇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度过;不时跳出的一条提醒通知,又会把我们送往另一个应用,如此往复却什么也没看进去,而时间在一条条碎片化的信息中悄然而逝。
科技发达,通信方便自是好事,可每天早晨醒来,抑或是工作下班回家,一夜间,一天中的各类消息,或大或小,或急或缓,一股脑地涌至我们眼前,任谁也很难做到,在纷繁复杂的细碎中,翻找出自身所需的那些。更别提不受干扰的专心做完了。即便是父母是这样的大人,有时也难免会分身查看那些并无价值的“碎片”,我对此也深有体会。
开学了,我迎来一个十分关键的学期。课程有所增多,每天的时间如同被切割成了数十份。到了物理课,得从脑中调出物理分区加以记忆;新开的化学分区时刻迎接着新知的挑战;最好的莫过于体育课了,什么也不用想,是难得的休息时间。至于课余时间,本就不多,不少也被功课所分割。
于是,我决定想办法摆脱这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办法总是有的,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发现应对的最好方式便是在同一时间集中精力只干一件事。
可别小瞧这一点,真正要做到它,也是不容易的。既然这样,当然要付诸实践了。自此之后每个周末,我定会抽出一天去公园打打球,跑跑步,运动之余更是放松身心,可谓一举两得。除此之外,我也争取让生活变得规律化。每天九点半睡,六点半起,在家抓紧写作业,争取多些时间复习或是看书。在学校中,有着老师的管理,就更加如此了。生物钟定下了,我在应付学习,锻炼之时都能得心应手。
碎片化既带来了便利,也让我们渐渐失去了定力。这是只要学会把碎片化的时间整理在一起,在阅读,写作业的时候不要断断续续,养成固定的好的生活习惯,你会发现做起事来毫不费力——
毕竟,说到底,人最怕的莫过于“认真”二字。
“我们”——-大自然大型群居动物,与自己的亲人们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当然,出门在外,免不了会与自己的伙伴或是陌生人打交道。只要是人与人之间有语言或是肢体上的交际往来,就称得上是社交了。听到这,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在这个科技与传播能力大到不行的时代,我们是否在慢慢偏离对社交的定义呢?
就好比我们现在对外的社交,是否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提防,冷落,害怕。嗯,提防着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路人,冷落者前来问路的行人。因为,害怕他们会和自己惹出什么事端,让自己不知所措。渐渐地我们的思想也变得愈来愈“伟大”将陌生人定义为坏人,问路人定义成无聊的搭讪。再也不想以前一样热心,微笑着手指正确的方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有爱心,主动的扶老年人过马路;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心软,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一份力想给乞讨的人……
晴天霹雳,人们的社交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倒退,从曾经的一个整体变得支离破碎,就像是一面镜子被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成为了碎片,个个都成了碎了的镜块,变得不再圆润了,触碰碎片就会流血,人们吃一堑长一智,“聪明”地把自己磨得锋利————人物碎片。
无独有偶,站在我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去观察,我发现爸妈甚至是我自己变得越来越没时间陪陪爷爷奶奶。爸妈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理由,没工夫去陪爷爷奶奶谈谈心,甚至是一顿饭的时间都腾不出来,“宝贵”的时间都放在了有领导的饭桌上。我呢,就好像一直以来都是有学不完的洗习,做不完的功课。看来,现在的生活将自己最信任的亲情也渐渐碎片化了————人物碎片。
然而,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尽量杜绝碎片化的生活,因为年少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转折点,绝对不可以将关乎自己未来的重要阶梯碎片化。与知识的社交是门学问,他更着的我们用热心·爱心·时间去对待,去一气呵成地完成。让我们将碎片化的人们碎片化的生活都用有方法应对,有条理管理,秉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最更好的自己。
“快撕张纸下来!就利用这个课间来默写,快点!”
“嘶——”
或许什么是碎片化还没能完全理解明白,但这个场景一定不会陌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碎片化大军中的一员。再加上数码产品的风靡,碎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碎片化的总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老师来说抓紧时间进行检测无疑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而学生或许觉得老师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打乱了自己的休息。当然,除了这种自己已安排好的碎片被外在因素所打乱的矛盾,更多是是否能好好安排好这些碎片。为了迎合这种碎片化的需要,各类app等百花齐放,从文字阅读的“One一个就够了”到电影解说“谷阿莫X分钟看完---X”,从餐饮行业的饿了吗美团外卖的争分夺秒到快速配对的情侣软件……不得不赞叹这些碎片化“衍生物”的高效。这样看来,似乎所有人都已很好的适应了碎片化,毕竟都是一些共享的资源,然而,碎片化的总是一把双刃剑……
就如同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用来制造缤纷绚烂的烟火,当火药传入欧洲,去被改造为战争的标志。同样的资源在不同人手里将天翻地覆。即便是满口说我要好好学习的人,手机里装满了这些碎片化的附属品,也不代表着他在碎片中找到救赎。身边更多的案例往往是被碎片淹没,那些附属品显然成了碎片化的帮凶。如同站在布满碎片的世界了,被一只无形之手所压迫,最终淹没在无穷无尽的碎片中,似溺水的孩童那般无助。
只可惜没有救生员在碎片化时代下救你。碎片化的当代是时代的推动,无法逆转也无法改变。如何在这些碎片中生存并不容易,有人抓住了碎片,也有被碎片击垮。看似点滴的碎片,未能想到那是未来的拼图。有人觉得自己在碎片时代中得利,娱乐时光丰富多姿;也有人觉得迷茫,看似点点滴滴怎会误了大事;也有人苟且庆幸,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忙里偷闲……芸芸众生,千奇百态。
说是碎片化的时代,称其为碎片化的人生也不为过。人生中的点滴皆是碎片,而这些碎片的组合,方成每个人的人生。若是稍不注意,缺少了一个碎片,有可能只是无伤大雅的一小部分,也有可能正中靶心——最重要的那一部分。人生无常,人世无常。说遇上碎片化时代是命,亦不过说对待碎片的态度不过是人生态度的缩影。恰似印证了那句话“你若如何待我,我将如何待你”。世事无常,且行且珍惜。
十六岁,不大不小的年纪,所谓的人生旅途也才刚刚开始起步。可我也明显的感受到如今的生活与之前的的差别,仅仅是几年间,就有着质的改变。
初中的我成绩平平,对学习从没上过心,但成绩却也不是最差的那个,我从没追求过最好,这也是我最大的缺点,不上进。因此,在别人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断补课的时候,我躺在天台,望着蓝天白云,无所事事。还有一点也是可能是我唯一的优点,那就是,很少玩手机,几乎从不打游戏。所以啊,在别人通宵打游戏的时候,我总是坐在我房间的小阳台上,或是看看昏黄的路灯和来回的车子,或是抬头看看星空,又或者是拿着一本厚厚的已经看过好几遍的《红楼梦》读的津津有味。我不知道为什么明明上海的星星不少,只要不是下雨天,能看见月亮,就肯定能看见星星的身影,可总是能听见人们在谈论能在上海都市里看见星星是见多么稀奇的事。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忘记了去看那盛开的樱花长廊,忘记了在睡觉前开窗和星星打个招呼,忘记了在空闲之时拿出《红楼梦》反复阅读……
等我自己发现了这些改变,猛地间觉得很可怕。从初三开始,为了中考,每天睡得很晚很晚,早上起的又很早,整个人都是没有精神的。每一天都是在昏昏沉沉的考试,作业,上课,补课中度过。每一天几乎都是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在做同一件事情,偶尔拿出一本书,想放松一下,也被规定了时间,我只能看多久多久,接下来还要做什么试卷。我觉得这样的时间,像方块,更像碎片,勉强平凑在一起,就成了一天。再然后,总算是逃脱了中考的魔爪,我又进入了更大的魔爪,那就是高考。
自从进入高中以来,我们就开始准备迎战高考,老师课上讲的每一个问题都被赋予了‘考试一定会考,你一定要学会’的标签,原话是这么说的“我讲的都是会考的,不考的我就不教了。”但即使是这样,一本教科书上荧光笔画的,要比没画的多。可学习归学习,玩也是不能少的。就像我的一个江苏的朋友,学校是住宿制的,管的很严,而且是每周一休。每次周日回来和我们聊天,总觉得他是与世隔绝的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我们的本性就暴露了出来,越是忙,就越是见缝插针的玩。可那么仅有的时间,玩什么呢。又能接收到最新的消息,又能短暂的休息娱乐,除了手机和电脑以外可能也没有什么了。于是我们开始沦陷于这些高科技产品,慢慢的忘记了以前的生活,在逐渐的忘记了看完整本名著时的喜悦。
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穿插在学习中,生活中。碎片拼成的生活,让我们每一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忙碌而聪明,我们似乎知道的越来越多,又似乎变得越来越孤独,对于生活的意义越来越迷茫……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旅行,越来越多的人放下自己的事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远离城市,回归自然,他们做的,不都是在努力找回生活的意义么。而我们,作为学生,能做的只有最大限度的为自己的梦想旅程打好基石,努力将碎片般的生活过的五光十色。
21世纪,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时间就像一个超难的魔方,怎么转怎么拼,就是无法完完整整地做完一件事。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碎片化”。
什么是碎片化生活?让我来举行个小小的例子:
一天中午你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突然,好朋友采来了电话,接?不接?你压制着怒火,接开了电话:“喂”我们正在聚餐、大家都到齐了,你快点!不许不来!你无奈书就这么被搁置下了。聚完了餐,已经快4点了,或许今天还来得及看完,你心想各种消息开一条接一条。两百多条微信,几十条短信,一百多条QQ留言,十多个未接来电……晕!你一个一个回复起来,一个多小时的光阴又这么没了,哎——书最级还是没看成。
这种事是不是很常见?我们为什么不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这是因为我们所接受的形形色色的信息实在太多,信息的聚敛无疑意味着注意为匮乏。我们应该怎么办?碎片化生活,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发展大趋势,我们无法改变这个社会,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现在的我们,无论是工作、学习,压力都很大,闲瑕之余,读几本好书,好不惬意?NO!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没有时间。相比便捷轻巧的电子书,谁会带厚重的纸质书?相比短小精炼简单易懂的小短文,谁会看文字繁多,耐人寻味的小说?现代人压力大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衣食无忧,但仍想过得更好“安于现状”一个贬意词。或许,对于我们来说,一些“安于现状”一些“不求上进”能让我们过得更好。
亮美,却变幻无常。一切都在变,变过之后,留下的只是碎片。
思想vs碎片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作者的思想经历了柳永的缠绵,李煜的悲欢,苏轼的豁达后,最终定格在曹操的英雄情怀上。联想到自己,在刘塘的谆谆教导下成长,又应了三毛去流浪,思想上的。自认为经得起言情的甜蜜,更欣赏武侠的豪放,却在认识了米兰?昆德拉后,慨叹原来文学可以这么深入人心的传达作者的思想,受益匪浅。曾一度溺于达西与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的较量之中,又在斯佳丽的“tomorrowisanotherday”中得到灵魂的升华。然而,念念不忘的还是绛珠草在人间还泪的种种情怨。思想的碎片,多之又多,无法判定哪一片更能刺痛我的心灵,只感谢它们一路伴着我成长。
学习vs碎片
人一生都在学。我这一生真正认识学习,是在上了高中之后。小学时,只能算懵懂,初中也是混日子,高中大些了,才知道努力,却总是带着慵懒。状元经验看多了,动力也多,却无法一一用上正道,只做着白日梦,梦里是个有湖有塔的地方。
小学时很自负,升学考没上前10掉过眼泪,自己眼中自己总是优秀的。上了初中,第一只拿过两次,自信心大减。不料中考一鸣惊人,高中异地读,才见识到“高手如云”的世界多奇妙。心里那个梦便在这变幻无常的成绩中坚定了下来。碎片带给我的是回忆,我却用它创造未来。认定,那个有湖有塔的地方不仅存在于梦中,更存在于一年后的高考后。
友情vs碎片
小学有过一个要好的朋友,她的性格是我性格的补集,我永远都愿意和她做朋友,包容她的任性和孩子气。小学有过一个死党,现在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在文字里伤感曾经的一起的欢笑和悲伤,却不敢在现实生活中跨越岁月带来的鸿沟。回忆总是美好的,它却只能是回忆,回不去的记忆。
初中有过一个同学,每天上学放学同行,拌嘴却是家常小菜。直到现在,都不愿去承认那段友情,因为她带给我的伤痛远不是时间所能抚平。从此知道,某些人是不适合做朋友的。初中有过一个知己,到现在还是。我们一起时,总有无尽的话要说,我们一起时总有无尽的欢乐要共享……一直都在用心享受并珍惜。
高中有过一个同学,对我很好,其实她对谁都好,简称为博爱。明白了,博爱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值得学习。“朋友一生一起走”周华健这么唱。可是真正永恒的朋友又有几个?朋友一变再变,凝望着碎片,只道是珍藏,老酒啊百年后依然甘醇。有了朋友,我们的生命才算完整。
碎片,遍地,难以整理思绪。
时间的海洋里,碎片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与成熟,这经历了多少次的变化,多少次的升华?!我要把这些碎片珍藏,作为逝去的16个年华的追忆!
第一次来到这,说真的不知道写什么。随便写写吧,纪念我的成长。
我撇过头,几片阴影映在我的脸颊,那是阳光的碎片。阳光,想的这个词,猛的怔了一下原来我还记得它!我想,我还不是那么的悲伤吧,毕竟有些感觉只是刹那的。
我不否认,我的思维倾向于成熟,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表情。
算了,不想再去刻画这些悲伤了,它们只是碎片,碎片而已!